天 使 之 痕

版主: 司徒正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5-10 17:03

第十三章

看完《苏联往事》,得到的新知识包括乌克兰大饥荒死700万,苏联将大批本国人和被占领国家的人流放,在监狱残酷虐待囚犯。其它的比如与纳粹称兄道弟,瓜分波兰,侵略芬兰,卡廷惨案等,我以前就知道。看到成堆的尸体,冷酷的枪决,说实话我没有以前那种震惊、愤怒的情绪,甚至有点冷漠,觉得导演在画面和音乐上有点故意煽情。一面看着斯大林那凶恶、得意的眼神,希特勒那狂热、威武的架势,一边看着一个个文质彬彬、弱不禁风的知识分子慢条斯理的分析和抱怨。

关于手段和目的,只要目的达到了,手段再残酷也会被后人忘记或者淡化,记住更多的是感激。不管是希特勒还是苏联,他们谁取得了胜利,他们的后人都只会感恩戴德,犹太人只不过是历史上又一个消失的民族而已,苏联被自己人整死的那两千多万人只不过是个渺小而冰冷的数字而已。

那些残忍的、卑鄙的、恶毒的行为,在人类史上并不鲜见,令我心中冰凉的不是这些行为,而是直到现在,善恶、对错仍然不能清晰的在全体人类面前分辨,像苏联、中国这样的国家,继续隐藏、歪曲大量事实,在这些国家,新的恶正在无知、愚昧的大众中间继续酝酿,如果情况不改变,下一个混世魔王必定会出现。

(苏联往事/又名/ 苏维埃故事/苏维埃往事/被隐藏的苏联历史)影片揭示的主要事件包括发生在1932-33年的乌克兰大饥荒,1940年的卡廷事件,苏联与纳粹在卫国战争前夕短暂的合作,苏联大规模驱逐异己,以及发生在古拉格(劳改营)的药物试验。影片利用已解密的档案展示了苏共及纳粹曾犯下的鲜为人知的罪恶。

比如1990年在苏联西伯利亚一所劳改营拍的录像,克格勃曾在那里对被劳改的人做药物试验;纳粹的录像显示苏共曾帮助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纳粹实施闪电战。最引人注意的是影片指出纳粹主义是马克斯主义的一个分支,因为希特勒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斯,其种族大屠杀想法直接继承于马、恩两人。

视觉冲击:一是乌克兰人民活活饿死在床上,而后又被拖拉机像倒垃圾一样铲到一个又一个死人坑里去,无数瘦骨嶙峋的尸体堆积如山。二是纳粹时代的宣传画和斯大林时代的宣传画被放在一起比较,出奇的一致和雷同,看上去就是抄袭。三是片子里引用了马克斯和萧伯纳公开支持大屠杀的言论,所谓的为了大多数人民的利益而合法地消灭阶级敌人或没有价值的人。

揭示内容:苏联一直暗中给予希特勒支持和援助,还私下签了很多保护协议,苏联红军和纳粹士兵的友谊也因为浸染了共同的血液而格外深厚,而苏联却打着“反法西斯”的旗号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对于不明真相而逃亡到苏联的犹太人一律都被“友好”交接到了盖世太保手里,大多数人死在了集中营里。

不仅如此,苏联也同样使用了所谓的“人道主义方式”的毒气,无痛苦地解决了数百万条生命,斯大林身边的一个个政府官员无一不担负着几十个大屠杀的罪名,他们以共產主義的名义消灭阶级敌人,美名其曰“建立世界新秩序”,“创造新人类”。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和日本军国主义、意大利法西斯、德国纳粹的反人性的嗜血屠tu杀有什么分别?当时的报章刊登了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原话,他认为,纳粹不过是共產主義的一个分支罢了。

马克斯学说太脆弱,所谓的落后民族,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他们不能创造价值,他们是社会绝大多数人的负担,他们生存的权利就可以被剥夺。我从来不知道有这么可怕的一种政治思想,苏联和德国更是把这个理念运用到极致,无产阶级、共產主義、社会主义、红色革命、这些美好的乌托邦式的理想国的背后,埋葬了多少无辜民众的生命,流淌了多少被迫po害的人们的鲜血?

除了纳粹德国的集中营比起苏联的“古拉格”更加广泛和更加直接祸害全欧洲等原因外,在我看来,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包括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和追求自由的人们,尤其是那些当年所谓著名的“左派人士”和“进步分子”,是否有勇气、有能力像当年鞭挞或埋葬纳粹德国的集中营制度那样来审视或清算苏联的“古拉格”制度?
“实际上,在阅读关于两个集中营的幸存者的记述报道时,受害人的不同遭遇比两个集中营之间的区别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内容,每个集中营让不同性格的人产生不同的恐怖感。在德国,你可能死于残忍;在俄国,你可能死于绝望。在奥斯维辛,你可能死于毒气室里;在科雷马,你可能冻死在雪地上。……归根结底,你的人生经历是你自己所独有的。”(第xxvii页)
甚至,连著名的苏联索洛韦茨基劳改营所写的“通过劳动——获得自由!”的牌子都与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大门上方的那条“劳动使你自由”的标语惊人地相似。(第189页)德国慕尼黑郊外的达豪集中营的大门上用铁模铸成的同样标语“劳动使你自由”(Arbeit Macht Frei)。毫无疑问,无论是纳粹集中营的“劳动”还是“古拉格”的“劳动”,都是无一例外地几近于死亡的劳动。
“古拉格”作为二十世纪运作和横行了近六十年之久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极ji权主义统治及其恐bu怖的代表,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它绝没有随着其制度的破产、罪魁的死去、流放地的变化、监狱的残败破碎等等而销声匿迹。“古拉格”现象及其历史不仅仅曾经深深地植根于苏联社会的各个方面,其本身就是苏联文化躯体所流淌、所循环的“血液”或“气脉”,而且已经走出苏联,超越了其时代,演化出其不同类型的变种,成为二十世纪某些地区和不同人民共同拥有和经历的极ji权主义生活“炼狱”。

《古拉格:一部历史》的作者提出了令读者们难以回避、难以平静的直切责问:“因为,如果我们永远忘记欧洲大陆另一半的历史,我们所了解的关于人类自身的某些东西也将失真变形。二十世纪的每一次大规模悲剧性事件都独具特色:古拉格,对犹太人的大屠tu杀,亚美尼亚大屠tu杀,南京大屠tu杀,文化大革ge命,红色高gao棉革命,波黑战争,其他还有许许多多。这些事件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哲学和文化根源,每一次均产生于决不会重复的特定的局部环境。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表现——而且还将继续表现——的只是我们贬低、毁灭自己的同类并且将其非人化的能力:我们把邻国变成‘敌人’;我们把对手贬为虱子、臭虫或毒草;我们一再把受到我们侵害的人说成劣等、次要或邪恶的人,只配监禁、驱逐或处死。”(第631页)。

一位曾经是古拉格的囚犯说,“一个使古拉格举世无双的悖论:‘在我们的劳改营,不但要求你做一个苦力,而且要求你在干活儿的同时还要歌唱和微笑。他们不只是要压迫我们;他们还要我们为此向他们表示感谢。’”(第261页)

阿普尔鲍姆疏理了古拉格背后的经济史逻辑,尽管语出惊人却言之有物。奥斯维辛集中营或许只为了一个邪念而存在——消灭犹太人;古拉格的初始目标却不是大规模屠tu杀,大批死亡的犯人只是政治镇ya压和劳动剥削的副产品。一些研究表明,甚至大多数纳na粹集ji中营也并不仅仅是为了屠tu杀而建造的。单从大规模屠tu杀的实施看,也有很多方式比集ji中营更有“效率”,前苏联被宣判死刑的犯人就不会被送到古拉格。人们往往把结果混同于目的,就如同从纳na粹的暴bo行判断希特勒一定是个满脑子毒汁的转世魔王一样。这样做固然让我们解气,却不能对深刻理解极ji权主义提供多少帮助。
承认苏联劳改营的经济功能并不意味着否定它在政治上镇ya压异yi己分子的作用,劳改营本身就是“红色恐bu怖”的必要组成部分。表面上相同的极ji权制度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思想体系和运行规律,一种劳改营制度的出现也可能出于决策者多重目标的考虑。中国学者郑也夫曾将《古拉格群岛》喻为“一部内涵巨大的教科书”,现在,阿普尔鲍姆至少为我们挖掘出了它的经济内涵。索尔仁尼琴自认为自己的作品只不过挖了一个窥视古拉格的洞眼,而不是从高塔俯瞰整个群岛。阿普尔鲍姆接续了索氏的工作,《纽约客》的书评认为,《古拉格:一段历史》与《古拉格群岛》的关系,就如同记叙特洛伊战争的史书与荷马史诗《伊里亚特》一样。英国《经济学人》则认为阿普尔鲍姆的这部著作绝不逊于甚至超过索尔仁尼琴的三卷本小说,并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恶行的标准史书”。
与希特勒基于种zu族主义的集ji中营不同,古拉格是苏联当局根据工业化需要而采取的奴gong工制度,追求经济增长是人类的天性,然而古拉格却是经济理性的癌变。为了实现一个所谓的伟大工业化目标,它可以忽视任何人道主义价值。经济理性和政治暴bo力共同构建了所谓的“命令经济”。当我们再为二三十年代苏联前几个五年计划的增长率所惊叹不已的时候,不要忘记它背后付出了怎样的生命代价。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5-30 11:03

第十四章

从Q市到省府北州,虽然只有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可大雨弥漫,竟然走了一天。杨东和我却没有闲着,我静静听着杨东的欧美之行的感想,精彩处,薛丽也插上几句话。等到了北州城省府前的步行街,已经华灯初上。

杨东的助理肖雪按照杨总的吩咐在华天大酒店登记了一个商务间和一个标间。各自略作洗漱,两位女士也描眉淡妆,薛丽着装休闲,肖雪靓丽。

北州城是西北要冲。千年的河像一条黄丝带穿城而过,自西向东。那座德国人造的铁桥也见证了百年来的历史,就像马克斯的思想至今还在控制着千年大河两边的人们。在妻子沈倩被囚在北州西部山上农场里的那两年,我曾多次往返于这座铁桥。

而黄丝带的意象,这自zi由的意象,在当时竟然觉得遥不可及,那时的感觉就好象是没有明天。

1980年代初,那些留长发、戴墨镜、穿喇叭裤的青年,在主流价值观里,不光是低俗的典型,更是道德败坏、有伤风化的流氓,甚至有些城市还专门组织共青团员、妇联成员乃至小脚侦缉队上街剪裤角。在1983年严打时,这样的着装打扮会成为警察格外关照的对象。
80年中后期,摇滚乐在中国兴起,重金属装扮的乐手成为中国社会的另类。他们虽然拥有万千年轻粉丝,一样逃不过无处不在的监管,很多有才华的乐队,只能在地下生存。官方乐评对此要么不置一词,要么认为这是资产阶级腐朽文化的影响,需要“清除精神污染”。
随着卡拉OK业的急速发展,90年代初,营利xing陪侍(俗称“三pei陪”)悄然走红,从上到下,从官方到民间,不仅口诛笔伐,更是采取了一波又一波的扫huang黄运动,其间判刑劳教者,不计其数。结果呢?如果我没猜错的话,现在全中国县级以上的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场所了吧?就连BJ“天 上 人 间”这样的奢靡之地,在很多二线城市也过多效仿。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全面进入网络时代。低俗与反低俗之争,从以往容易达成社会共识的“黄huang赌du毒”等传统领地,迈向了网络。
由于互联网与生俱来的技术特性,迅速、实时、互动、信息的自由流动和分享,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现实。这让以管理为主、缺少公共服务观念的政府部门一筹莫展。管理网络的部门越来越多,却令出多门、九龙治水,加之决策的官员由于年龄等原因,对新技术、新媒体充满疑虑甚至恐ju惧,“难言之隐,一禁了之”。敏感词设置的越来越多,屏蔽的外国网站也越来越多,甚至搞出 “绿坝”这样一个怪胎来。
当BT中国、veryCD不得不关闭,当魔兽玩家揭竿而起,当谷歌宣布出走的时候,人们发现,“反低俗”的大棒已经伤及太多无辜。
与此同时,民间文化尤其是网络文化的力量,如同石头缝里的小草,疯狂生长。聊天室、论坛、博客、微wei博成为亿万网民自我表达的场所,人声鼎沸,众口喧哗,无论怎样“统一思想”都是在痴人说梦。
周星驰在全面进入内地市场之前,无数盗版影碟就已赢得了大批观众。恰逢网络开始普及,中国网民几乎从一开始就秉承了周星驰的风格,以无厘头和搞笑的风格诠释着一切。好在星爷一直没有被官方视为敌人,在“曾经有一个机会摆在我面前我没珍惜”之类的嘻嘻哈哈中,网友完成了第一轮解构。
随后,木子zi美和胡戈接过了星爷的枪。一部自传体的《遗情书》,一部简单制作的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轻松将“低俗”全面推向网络。与此同时,各类美剧、韩剧、AV和魔幻小说等非主流题材在青年人中广泛流行,主旋律题材大多是通过官媒获得掌声,更像是官方意识形态领域的自娱自乐。
芙蓉姐姐的出现,是一桩标志性事件。她那招牌式的S造型,在引发诸多网民反胃的同时,也迅速走红网络。官方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作出反应,芙蓉在互联网和一些媒体上自由自在成长了五六年,直到凤姐的出现。
从美学角度来说,芙蓉和凤姐都是一种“审丑”的体验,在大量以反智为乐趣的网友中,很快形成风潮。从芙蓉姐姐开始,芙蓉姐夫、山东二哥、春chun哥、曾哥、犀利哥……再到凤姐,终于达到一个顶峰。需要说明的是,春哥和曾哥其实不丑,但被赋予了中性化的特征,外貌中的某些缺点被放大了。
奥威尔说过,“每一次作zuo爱,都是对组织的一次打击”。在公民原子化、NGO被视为潜在敌dui对势力、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的当下,全能型政府所树立的典型要么被无视,要么被嘲笑,要么被人肉现形,无论从形式到内容,大都乏善可陈。僵化刻板的官话宣传和无处不在五毛dang越来越不得人心,而低俗,也日益成为网民解构、嘲弄和反击官方话语的有力武器。在这样一种情境下,低俗与反低俗,实际上成为官民对主流话语权的争夺。
说到底,低俗本身和说脏话、看AV、骂名人一样,倒成了一种反击的话语权武器,可能格调不高,但无法禁止。从传播心理学角度来看,越是被禁止的东西,越是容易引发公众的对立、好奇和叛逆,其传播效果也愈加迅猛。再从长远来看,官方的各种反低俗措施不但收效甚微,还损害了各种文化思想领域的创新,可以说,一千个宣传部长都没有一个韩寒顶用,他们不仅不能输出价值观,而且正在输掉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战争。
  
“文ge革”的烈焰焚毁了它的敌人,也意外地制造了大批怀疑主义者。1980年,在西xi单民zhu主墙运动之后,借助三洋牌卡式录音机,台湾歌手邓丽君的爱情歌曲,开始在整个大陆流传。坚硬的革ge命信仰和斗dou争话语,第一次遭到软化,浸泡在人性的香艳眼泪之中。这是小邓和老邓之间的美学博弈。“爱语”像火焰一样蚕食着“恨语”。而后,小邓柔肠百转地征服了大陆。

一九八九年的BJ事shi变,引发知识界的全面转型。国家、民族、人民的三位一体的信念迅速凋敝。而另一个具有戏剧性的时间节点,在于周扬之后另两位知识分子的谢世:1990年8月30日,钱穆在台北去世;三个月后,冯友兰病逝于北beijing京友谊医院。陆台两地最后的国学名师的离去,似乎暗示了传统文化凋敝的必然命运;但基于政zhi治信念的危机,这两场死亡竟然没有妨碍“国学”,反而意外地激发了它的“兴盛”。
就在1990年这年,出版业率先掀起国学著作的出版热潮。而古籍的大量涌现,为90年代的“国学复兴”铺平了道路。而后,“国学热”分化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向度:《周易》热、南怀瑾热和国学杂志热,小心规避对重大历史事件的讨论,昭示出显著的“去政zhi治化”态势。1991年《学人》创刊,成为“新国学”的重要据点,并开启了“国学”类杂志的先河。随后,《东方》《原道》《原学》《中国文化》《国学研究》《学术集林》等蜂拥而至,加上原有的《读书》,宛如一场声势浩大的学术合唱。
几十年来,中国知识界首次用“国学”一词来命名它所投身的知识体系,也就是用“国家主义”来界定传统文化的属性,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学术精英转型的关键性标志。这场“思想淡出,学术凸显”的自救运动,并未把知识界引向独立的批判立场,而是引向集体皈依(谈心、妥协、共识、合作、契约、项目、资金、权li力)的主流。学院知识分子大步行进在余秋雨倡导的“和解”之路上,完成了跟国家主义的亲密结盟。
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转型,获得了来自官方的热烈称赞。1993年8月16日,《人民日报》以整版篇幅刊登了题为“国学,在燕园悄然兴起”的文章,编者按称:“国学的再次兴起,是新时期文化繁荣的一个标志,并呼唤着新一代国学大师的产生。”次日,头版再次发表“久违了,‘国学’”的署名文章。1994年,又有高层进一步表扬说:“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急迫任务,北大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应该肯定。”这些接踵而至的褒扬,意味着“高校国学”已经获取知识界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混杂在“国学热”中的“陈寅恪热”,则是自由知识分子对独立学术传统的缅怀。这是一场与“国学”内在错位的隐形思潮,显示出知识分子捍卫自我人格的企图。而这种对陈寅恪气节的追思,还可以视为一次文化血统的认归。陈氏所坚守的,不仅是文人的学术道统,更是知识分子的风骨。在“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训诫里,寄存着少数批判知识分子的孤寂信念。
然而,无论哪一种精英叙事,都只能是广chang场叙事向书斋叙事的退缩,成为象牙塔里的絮语。在知识分子的背后,出现了大面积的话语权li力真空。1993年开始呈现的“第二次改革开放”,为消费主义奠定了政治基调。就在这一年,上海各大餐馆开始出现殖民地时代的月份牌。在美食消费的现场,身着旗袍的美女粉墨登场,被典雅的欧式壁灯所照亮,重演女性身体的殖民地神话,藉此表达对于西方现代性的间接想象。
“月牌女”的复活,意味着身体对灵魂的超越。以“文ge革后一代”为主体的小资阶层出现了,开始精细地消费和时尚地生活。在第二产业大规模解体的同时,歌厅、按摩院和洗脚房大规模涌现,成为中国服务业的主流,藉此表达对身体的极度关怀。这是最奇特的中国式经济,在经历了20年的打压之后,它解放了人的肉身,赋予它放纵的权能。享乐主义一举填补了信念丧失的空白。这是90年代最重大的事变,它彻底颠覆了精英主义的统zhi治。在数码电子和互联网技术的声援下,大众消费文化接管了中国民众的日常事务。
2008年5月,为回顾“改革开放30年”历史,《新京报》发表“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作者之一黄晓菊的谈话。她说:“这场讨论对于青年自我意识的觉醒,是有很大作用的。”该报同时刊载评论称,多元价值观30年来已基本建立,而在新一代青年投奔更为功利的价值观时,曾引起“潘晓”们迷惘的理想主义,却早已杳无踪迹,取而代之的,正是恋物癖和拜物教的狂潮。
以三san鹿奶粉为核心的食品信任危ji机,以肖志军事件为代表的医疗制度信任危ji机,以及华南hu虎事件为代表的行政信任危ji机,作为三大代表性事件,谱写了零年代中国社会的典型病历。
各地政府的诚信缺失,才是构成信任危机的主因。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在中国涌现。它分布于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囊括了食品和物品、司法与执法、银行与股市、足球及其体育、教育和医疗、学术与专家等几乎所有领域,深刻摇撼四种基本信用结构–政府信用、人格信用、货币信用和专家信用,并最终完成由信仰危机、信念危机到信任危机的历史演化,把中国送入“信用资源匮乏型国家”的行列。
  
巴金的《随想录》中曾说,他一听到样板戏就心惊肉跳,成为一种典型的记忆创伤。
  
无论如何,打开尘封的记忆总是悲喜交集的。“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一代人的命运,只跟着毛mao一个人的头脑翻转,这是历史的非正常时刻。然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即使是疼痛,那也是一代人独特的疼痛;即使是破碎的记忆,那也是一代人独特的记忆。它不可复制,但很有可能重来。后人只能从读到的只言片语中尝试着感受那种感受,思索着那种思索,思索着那份思想的沉淀……
  
今夜,请允许一盏灯的存在,让许多的心情,沿着微弱的光线肆意的走动,在杜普蕾大提琴浪漫激情又悲伤的旋律中,一点点的聆听音符里寂寞的内涵,它们仿佛将人内心深处深藏的秘密,如抽丝般慢慢拽出来,然后率性而不可抑制的倾吐,叫人感知音乐带来的抚慰,一寸一寸地轻滑过冰冷的身体。
  
这些声音穿过斑驳的光影,和我们的心一样透着深刻的孤独,像空中的月亮,悲悯,高贵,又苍白疲倦,寂寥忧伤,如杜普蕾的《光影》,又如杜普蕾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诠释着大千世界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悠长的旋律,像一首埋藏在深处的使人落泪的忧歌,暗合着内心,叫那颗原本无助的心,瞬间找到知己.这样的时刻,你的眼里会满是泪水,周围宁静无声。
  
这首杜普蕾的《光影》,中文名字又叫《殇》,被电视剧《倩女幽魂》收录为插曲。大提琴低音部分的浑厚深沉,更震撼于它的哀和死。不少人称之为《光影》,斑驳的光影透着深刻的孤独,朦胧的虚幻编织着美丽与哀愁的梦。这样的曲子其实适合在夜深人静时一个人静静地聆听。兰泽幽魂,澹澹华生。上苍赐予高贵的核。清风拂过山林,泪光里映出幽雅的翼影,傲游在天。
  
“她被内心深处的力量所驱谴,而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被她掀起的洪流卷携前进。”
  
红尘俗世中,也许转身即天涯之刻,然而,今天我们尚存活于人世…… 《殇》被大提琴演绎得极度的哀婉悲伤,感觉整个心被笼罩在无边无际的忧伤里,无处躲藏,无可回避,无法挣脱出来,犹如一叶汪洋中的小舟。面对岁月斑驳的光影透过这音乐深刻的孤独,再次感受到了文字是如此的苍白无力。琴声中忧伤的韵味,确实直入心肠,回旋上升的旋律在我听起来,在忧伤的基调中也蕴涵着希望的微光。恰如佛家对人生的说辞: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5-31 11:21

第十五章

吃过早点,杨东和肖雪去了他们汇能总部参与的北州国际车展。

临走时对薛丽说,你陪陪你王哥,咱们晚上见。薛丽浅浅一笑。薛丽休闲的装扮之下,线条绰约。说起话来,话音很柔。有时眼光一闪,竟然有些风尘女子的顾盼。也许是,她在迷蝶酒吧的一种职业习惯。

我对薛丽说,过两天,我领你们几个去那个山上农场里看看。一转眼已经十多年了。

那让进去吗?薛丽问。

有朋友的。和你一样是位美女,叫郭琳。还有一位某部门工作的是杨东引荐的朋友叫章军。章军和郭琳有些关联,他们俩很熟。那两年多亏了这两位。间接的让沈倩少吃了许多苦。关系很复杂,你应该懂的。这次来,有些事情还要麻烦章军。

薛丽“哦”了一声没有回话,有些事情,她隐约知道一些,她也不便多问。

我们先随便走走,或者我陪你转转商场书店,中午吃饭后,我请你去咖啡馆坐坐。

省府前的步行街,是很明显的欧式风格。街灯,还有大理石地面。二十年前的电缆也都敷设在了地下。少妇少女们都着裙装,长短不同,颜色艳丽,大多浓妆。北州的夜景霓虹绚丽,恍惚间与大片里的纽约在接轨。那座铁桥联通南北,游人如织。南山与北山都有风景。俯瞰之下,东西狭长的北州城,真如风姿绰约的少妇,薄雾里,欲说还休。还有那条长长的黄丝带,飘柔。

告诉我 你要去多久 用一生等你 够不够 驱散了征尘已是深秋 吹落山风 叹千秋梦 前世天注定 悲与喜 风雨里 奔波着 如今已沧桑的你 那去了的断了的碎了的 生命的传说里 你已变得如此的美丽 当我再次看到你 在古老的梦里 落满山黄花朝露映彩衣 我再次看到你 在历史的记忆里 起阵阵烟波 你去往哪里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回家》(Going Home):长途车上坐着一位沉默不语的男子,在同车的年轻游客的盘问下终于开了口。原来他刚从监狱出来,释放前曾写信给妻子:如果她已另有归宿,他也不责怪她。如果她还爱着他,愿意他回去,就在镇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条黄丝带。如果没有黄丝带,他就会随车而去,永远不会去打扰她……汽车快到目的地了,车上的人们都坐在靠窗户的座位上往外看,只有这位男子不敢张望,他害怕迎面而来的可能是失望……突然间,全车的人都沸腾起来:远远望去,镇口的老橡树上挂了几十上百条黄丝带,这些黄丝带像欢迎的旗帜迎风飘扬……

幸福的黄手帕挂满枝头,爱一直没有走,从经典的美国故事到日本电影再到韩国电视剧,爱的意义隽永。
   
猛抬头,果然看见一串黄色的东西出现在眼前——那是从挂鲤鱼旗的高杆上垂下来的一块接着一块多达几十块的黄手帕!
   
一串黄色的手帕像一串黄色旗帜飘舞在五月明丽的阳光下……

我们能够看见,那木板棚子顶上的两串飘扬的黄手帕随风飘开。杆顶尖上还有一只红色的小风车在鼓鼓转动。高仓健看到了正在家务的独身妻子时候,倍赏千惠子回眸张望然而无语。这时电影镜头刻意拉得远远,远到只见双双飘渺幻影。一下子,倍赏千惠子跌入了归来人的怀抱中。此刻电影音乐空灵。此刻镜头横移回至红色轿车上面,两个年轻男女主人公小川株美和花田钦正为此情此景,深泣不已。这对恋人闹了一路,现在她们终于和好了 。
  
高仓健那微蹙的浓眉和深邃忧郁的眼神。旗杆上挂满黄手帕的经典画面。

讲着我和沈倩的故事,我一瞥间看见薛丽已眼光朦胧……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01 15:37

二000年的二月,沈倩从J城回家后,驻J办的传真也发回了Q城。萧峰杰惊慌失措四处寻找沈倩,下午在单位给沈倩戴上手铐,沈倩面容祥和信步走在大街上,沿路相识的人疑惑张望,萧峰杰等几人离开着三四米走在后面。那次沈倩被刑事拘留一个月。

去J城前,沈倩她们传看了《耶稣传》,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忽然,狂风大作,波浪打入船内,船就积满了水。耶稣却在船尾倚枕而睡。他们叫醒他,对他说:“老师!我们要死了,你不管吗?”耶稣醒来,斥责了风,又对海说:“不要作声,静下来!”突然,风平浪静了。耶稣对门徒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害怕?怎么还没有信心呢?”他们非常惧怕,彼此说:“这人到底是谁?连风和海都听从他!”

我对沈倩那次的出行没有看出任何征兆。而且沈倩为了不连累单位的领导,也许她认为可能就回不来了,和宝珠姑娘分手后就向街边的邮筒里给单位经理寄发了辞职信,义无反顾。

也许沈倩也已经默默做好了铺垫。一九九九年七月后的半年,她从短波收音机里,或者她们同门姐妹的口里也得知许多信息,而且有意无意的在说给我听。我当然非常清楚沈倩的为人和她信仰的宗旨,沈倩美丽善良。我很想替她分担一些,可无从下手。那时的黑雨真是铺天盖地。

紫金大厦在步行街的北面,旁边不远有个巷子,里面是一个宾馆,宾馆的一楼是猫屎咖啡馆。

这是个最接近欧洲风格的咖啡馆。门外有几个座。里面靠透明大窗子有五六个圆几高脚凳座,吧台对着正门。中段是沙发散座,里面是四个双人对坐的座。深色高级皮沙发。里面东西墙面挂着高清电视屏幕,中段的西墙面也有一个高清屏。服务生很忙。

靠窗的高脚凳上几乎都坐着装扮新潮的妙龄少女,口红涂的很重。涂抹了指甲的右手指夹着烟,有意无意的吸上一口,烟圈似有似无的飘渺。

里面的两个高清屏放着欧美大片,是原版片子,恍惚间感觉身在异国他乡。年轻的一男一女,靓丽的两男两女,还有一个是一位美女吸着烟,刷着手机。别的人都是风景,自己也在风景之中。
中段的高清屏下,一圈沙发上只坐着一个长发美女,斜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视。

我和薛丽在里面的角落坐定。

在寂静而喧嚣的氛围里隐隐约约传来一个音乐,我看见中段高清屏上放着一个MV。
佛珠,铜铃,前进的僧侣,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法号,金黄的旗子,蓝天白云,辽远的大漠,还有女主人公赤着脚一袭白衣站在干枯的河床上抬头望向远方隐隐升起的布达拉宫……
我看见山鹰在寂寞两条鱼上飞 /两条鱼儿穿过海一样咸的河水 /一片河水落下来遇见人们破碎 /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山鹰的灰

古筝流水般律动,展现着边陲古国异域的壮阔辽远。

最近几年环境恶化,雾霾天气席卷各地,由这首万物生而引发的万雾生,世间又有几人能参透其中奥妙。
从前冰城美呀 四季清呀爽呀 /今天十米开外看不清哪是哪呀 /听说那方圆千里都白茫茫茫霾呀 /耳轮里有汽笛声声在大雾里开呀 /我看见妹子在街上拼命捂着嘴 /捂着嘴的心情有种窒息的滋味 /一片大雾散开来就把人们包围 /人们在行走身上落满雾霾的灰

服务生不一会就端来两杯蓝山。
和薛丽各自品着咖啡。我似乎陷入回忆当中。我眼前竟闪回着沈倩、薛丽和肖雪的面容。薛丽似乎看出我的心情,默默看着我,没有话语。
有时我对沈倩的选择不太容易理解。她到底为了什么?或者说,她也许看到了我们的未来,只是无法言说。薛丽静静听着。

或许我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她在做着未来的我才能理解的事情,而在这段时间差里,一切都只能由她自己背负,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与寂寞。

看过电影或小说《苏菲的选择》吗?薛丽说,看过电影。

其实我也是在看过这部小说以后,才真正理解了沈倩。要想超凡脱俗的从地狱里提升,该有多么强大的修行。她们其实背负着一个时代的重负。我的眼光有些迷离。

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描述作家斯汀戈(一个南方人)从家里弗吉尼亚到纽约布鲁克林来追求梦想(大概类似于中国的北漂)。到达布鲁克林之后的生活并无多大起色,因为作家的收入局限,完成一部作品当然也不是像说句话那样轻松。后来又靠父亲从家里寄过来的400多美元(这是斯汀戈的曾祖父卖黑人奴隶阿提斯特所得的钱的一部分,共卖了有800美元金币,后由祖母兑换成5000多美元,据遗嘱将这钱平均分给她所有的孙子共11个)生活。后来花掉一部分之后,剩下的200多美元又被盗了,只剩下身上装的30几美元了,后来幸而又得到了苏菲男友内森-兰道的200美元接济。这是我所读到的斯汀格的所有资金了。不过那时候的消费水平毕竟低了很多:斯汀戈在一家出版公司担任“初级编辑”(其实就是校对)时的工资是每周四十美元;斯汀戈租住在“一个叫大学生俱乐部的大楼”里时房租是一周10美元;一块汉堡加一块馅饼“花不了一美元”;后来让莫里斯-芬克帮忙收拾苏菲的行李时给了他“50美分”作为报酬……

对,我记得作者在开始不久就讲述自己搬到了粉红色公寓,也就是苏菲和内森共同租住的地方,当然苏菲和内森是住一块的。
斯汀戈在与苏菲相遇的时候大约在1947年,二战过后不久,斯汀格22岁,苏菲三十几岁。不难发现,斯汀戈是那种典型的“闷骚型”,但偏偏又一次次地遭受折磨。

苏菲的遭遇使我真切地了解到二战时期波兰人民尤其是犹太人所遭受的痛苦。

苏菲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波兰人,后来波兰被德国占领,二战爆发,丈夫和父亲都被杀害,而自己和母亲则被赶往华沙,那时的苏菲还有工作,每天去工厂上班,其实质则并不是为了工资,而是为了能得到一张工作证,以免被杀。后来因母亲病重,自己偷偷为母亲买了一块肉,希望能为母亲补充营养,但却因此被抓。继而被运往奥斯维辛集ji中营,若被运往比克瑙则是必死无疑的,因为运往比克瑙的囚犯基本上就是要进毒du气室了。然而就在这里每天都有人惨遭不幸。
  
“如果是犹太人,最多可以活两个星期”,修女、牧师、教士什么的“有一个月的时间”,“其余的,三个月。”

在这里司令官所做的工作就是“选择”,每天要选择出来一批老弱病残的,或者别的看着不顺眼的送往集ji中营。就是在这里苏菲面临了自己永远都不会忘记的“选择”,她被要求选择自己的女儿或儿子送往毒气室,不然都要去……她一次次地哀求,但毫无作用,最终她狠下心哭喊了一句“Take her!”。就这样,在生命的选择面前她选择了让儿子吉恩活下来……而最终儿子的下落,是否被选入了德军的“利波斯波恩计划”而幸存下来,我们不得而知……我想多半是死了……

德军开始使用的方法是“小范围实行枪杀”,但“这样做导致血污遍地,很难处理且效率极低”,还有“把一氧化碳灌入密封的房间,而且这种方法效果同样很差,而且太费时间”。后来党卫军总司令霍斯发现了一种叫“裁格龙B的氢化物具有非常强的杀人威力”,对此,他的上司阿道夫-艾希曼赞不绝口。

因为自己从小精通德语,而且能熟练地使用打字机而被司令官霍斯选中,去到霍斯家里做了仆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为司令官翻译还有打字。后来霍斯被调走,自己又被送回集ji营,但她始终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还有相当的运气最终活了下来,直至德军投降……后辗转到美国,纽约,遇上了内森……她深爱的内森!

不料内森确是一个吸du毒的时刻会发疯的疯子,每当发疯的时候就会大吼苏菲对他不忠,打骂她(当着大家的面呵斥她如何跟别的男人勾搭),甚至会对她实施性xing虐待!她有时候也会反驳他,说自己对他是忠心不二的,但最后总是她先妥协,去忍受打骂!但是,是内森救了她的命,内森在正常的时候是个20岁出头的帅气幽默的小伙,她深爱着内森!

内森最后一次剧烈的发作使她产生了离开的念头,而“我”也十分希望苏菲能离开他,和我一起回到弗吉尼亚,回到农场,和“我”结婚生子,过上平凡的生活。但“我”未能如愿,最终还是在到达华盛顿,送了“我”一个永生难忘的美妙夜晚,在第二天凌晨趁“我”还在熟睡的时候,悄悄溜回了布鲁克林。和内森一同服用氰化物双双自杀!他们手握手安祥地躺在那个床上……

Tizzy Bac在《You’ll See》这首歌里唱到的一样:“请不要靠的太近,我背后柔软的伤口不想让人触摸。”

电影前面大部分的情节铺垫可能会让人觉得有点枯燥,乍一看像是讴歌青春、美好与友谊的桥段,但是当剧情一步步深入,明亮的色彩转为阴郁的黑夜,唯有酒杯可以串联起所有的因果时,方才发觉原来之前所有的美好都是建立在巨大痛苦之上的表饰,才明白原来最悲痛的不是流泪,不是叫喊,不是哭天抹泪寻思觅活,而是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把笑容、美好变成逃避的容器,躲在自己造出的美好世界里,假装生活很美好,假装生活很欢乐,假装自己笑的很大声,才能逃离那永远无法忘记的艰难时刻,才能找到活下去的一丝希望。

深沉的夜,苏菲坐在窗台上,眼神回望,又看到那个夜晚——那次夜晚要沉重千万倍——她讲起她所做的……当军官无情的带走小女孩,万籁俱寂,一声接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喊穿过屏幕,穿过无限的时空与次元的分隔,如一把尖利的长枪直直的刺到人的心里,瞬间心防崩塌,抉择的结果悲伤的让人无地自容,只想逃离那超越人性承受能力之上的选题,回过神后才发现原来眼泪已经流过脸颊,心灵摊坐成一片泪水,跟着苏菲一起任由这回忆摆布,毫无招架之力。

活在这世界上太过艰难,那次抉择更是永远不会愈合的硬伤,用笑容与美好只是最后的止痛药,任上帝也阻止不了这伤口的发炎、化脓与流血。等到全身枯萎,心灵衰竭,最后才能稍微有点安慰感的死去,仿佛这一切都是一场梦,一场睡着时想要死去,醒来后同样想要死去的梦,唯一的不同是,梦是带着甜味的,这点甜蜜对于一个长年心陷自责、矛盾、悔恨、无力的人来说已是最大的救赎,任谁都无法剥夺,也不能剥夺。这是心灵最后的防备,最后的盔甲,当这盔甲破裂,便无法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

战争的残酷xing性之一,是对人性的剥夺与践踏,苏菲作为一个母亲,她的抉择已经超过了她所能承担的范围,孩子被带走的一刻,她已成为一个行尸走肉,不知该去向何方,也不知归处在哪里,揣着一颗极度敏感却又极度麻木的心,生活在这看似美好的天地之间。唯一的慰藉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因为只有精神病患者,才能真正拥抱这世间一却的美好与痛苦,拥抱一个人所有的对错得失与本不应该承受的命运吧。

故事在这个早晨结束,可关于它的思考却从这一刻开始。作者是这个故事的记录者,经历者,却也难以说清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究竟是什么?

那个美丽迷人的女子为何经历种种磨难?那个温柔体贴的作者为何得不到她的芳心?那个渊博完美的男人为何精神失常?医生,将军,管家他们的种种恶性又是为何而起?死亡究竟是解脱还是另一个噩梦的开始?人性在哪里?而上帝又在哪里?
直到整个故事结束,我们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答案。也许世上的很多事都是没有答案的,那些所谓的答案只是我们个人意愿和思想的投射。我们的种种行为被思想牵绊,而思想又是人性的体现。人性太过复杂多变,没有人能准确的描述,然而作者却给出了一种定位——性xing爱与死亡是人生的永恒主题。

人的一生,几乎所有的事都纠缠在这两点上,而我们的生命也是在这两点间诞生与毁灭的。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那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我们来到这个世界,难道只是匆匆的走个过场?
没有人愿意这样浪费生命,因此我们为自己在这两点一线间增添了许多元素——快乐、悲伤、幸福、磨难……所有人的生命都会经历这四个过程,所以生命是公平的。幸福和快乐是人之向往,而悲伤和磨难是不可避免。

所以西方宗教一度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赎罪的,而所有的人类都是先犯下原罪,然后才走向光明的……因此,我们中的一部分找到了痛苦的根源,期望救赎;而另一部分找到了作恶的缘由,开始放逐……很多时候,这两个部分共同造就了每一个人,只是配比不同。
期望救赎的人们把希望寄托在上帝或是其他神明上,而放逐的人们则不相信上帝的存在。

“上帝何在?”
有人说,上帝在美好的天堂,有人说,上帝在你的心中,更多的人相信上帝无时无刻的与你同在。
“告诉我,在奥斯威辛,上帝何在?”
许多人沉默了。
“告诉我,在你经历痛苦疾病悲伤时,上帝何在?”
依然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的答案。有的人选择执着的等待,他坚信上帝终会出现,他知道自己终将进入那金色的大门……有的人在等待中迷茫了,他开始质疑,开始慌张,最终他遗弃了自己的信仰……救赎放逐只一念之间……

苏菲曾是个虔诚的信仰者,然而在一次次的磨难中,她不再相信上帝,不再相信信仰。有人认为正是她放弃了对自己的救赎才会换来悲剧的人生,可又有谁能否认它的悲剧本就是生命的设定?那个悲剧的剧本,本就是苏菲与上帝签下的一份契约呢?
“我爱内森,但此刻却痛恨生命和上帝。去他妈的上帝,去他妈的生命,去他妈的爱。”苏菲在生命终结的一刻憎恨了所有我们视为最宝贵的东西——上帝,生命,爱。
“我知道救世主不存在,我的躯壳将被虫蠹摧毁,我永远永远也不会再见到上帝了……”

“让你的爱普及到所有的生命中”这是作者自己从这个故事中挖掘出的句子。这并不是作者的个人认知,这是全球性普世的。然而这句话的可能性有多少呢?“在一个曾允许建立奥斯威辛的世界中,将爱缩减到荒谬地去爱一只蚂蚁,或一条毒蛇,或是病毒——甚至是其他美好而愉快的东西?我不知道。也许现在还找不到答案。总之,我保存着这句话,好提醒人怀抱脆弱而永恒的希望……”

“在冰冷的沙土下我梦见死亡,
但黎明醒来时,
我看见明亮的晨星。”

“这不是世界末日——只是早晨。美丽迷人的早晨。”这是属于你一个人的早晨,这是属于你永恒的早晨。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02 10:13

第十六章

传说释迦牟尼佛多少亿劫之前曾名儒童,对佛甚敬。有一次,燃灯古佛从泥泞的路上走过,他怕泥泞污了佛足,便把衣服脱下铺在泥泞之上,让佛踏过去,最后还剩一小块泥泞的地方,他就把头发铺开让佛过去。这时走来了一个卖青莲的女子,手持七枝青莲。他想买那七枝青莲敬佛,便问那女子买七枝要多少钱。那女子说:一百金一枝,共七百金。可他只有五百金。当那女子明白了他买青莲是为了敬佛顿时心生敬意。那女子说:七枝青莲都送给你,但你要答应我一个条件,生生世世做夫妻。他答应了他的条件,只为得到那七枝青莲。

他把七枝青莲敬给了佛,佛见他一片诚敬之意,便说:几亿劫后,你可成菩萨道。敬佛种下了修炼机缘的因果,这就是佛缘吧。幾億劫後,他真的成了菩薩道,又幾億劫,他下世傳法度人,此时他转生成了王子,而那个卖青莲的女子成了他的妻子。也許緣分都是這麼在許願中生起來的,世世接緣。那一世,他成就了如來正果,為後世人千古傳頌、敬仰, 修煉他佛法的弟子經久不衰,禅宗达摩就是佛祖的第二十八代弟子。

茫茫红尘人在迷中有多少红尘亲缘法缘。

释迦牟尼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理法时期,再五百年为相法时期,再往后就是末法时期。据佛教经典大乘同性经卷下、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六本等记载:到佛教末法时期时“教法垂世,人虽有禀教,而不能修行证果,称为末法。”
末法时期一千年,再轉法自然(歸入正法時期)。有文记载,某时释迦牟尼在天宫说法,当时有大魔王名“潶泷”又叫“波旬”也于众中听讲,之后他起立对释迦说:“我要坏你佛法”。释迦佛答:“我法是正法,你坏不能”。潶泷继续说:“等到末法时期,你法运衰时,我让我的魔子魔孙统统穿上袈纱,走进寺庙,坏你佛法”。释迦佛泪下,良久后,释迦佛说:“那时我将率领我的弟子,脱掉袈纱走出寺庙,而且一世修成!”……五祖弘忍传心法和衣钵与六祖慧能时说:“衣钵传到你这一代,就不用往下传了,那个时候是到了末法时期,闻佛者不少,真修者凤毛麟角,末法法在人间,而不在寺院”。

13颗水晶头骨它不光现在人们在谈论,它也传奇的被记载在西方非常著名的一本预言书里。这本书就是法国的诺查丹玛斯写的《诸世纪》。这本书明确的记载了13颗水晶头骨。我就读它后边的几句:
“祈祷吧,末日即将到来
埋藏了几个世纪
终于发现了这失落的东西
神圣的事件发生了
美丽的女神飞翔在太阳的周围
原野在颤动斑岩的石柱
石头大火从天而降石海生成
十三颗水晶头骨
带你寻找失落的‘第六大陆’”
这就是诺查丹玛斯他明确的提到了13颗水晶头骨。当然他所说的这个事情就是13颗水晶头骨出现以后,他实际上是暗示人类这个地球会有一系列的变化,其实也就是跟我们刚才所讲的这个新旧更替、地球净化期是很有关系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钱币专家们一直试图揭开一枚17世纪法国古币上镌刻着的“神秘轉輪”图案的谜底,但图案的奥秘至今仍然无人解开。
这枚神秘硬币的拥有者是美国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泉的肯尼思-布莱斯特。他是一位钱币收藏家,曾担任美国钱币联合会主席,他说道:“这枚钱币历史悠久,是17世纪80年代在法国铸造的。钱币上飞旋于空中的轮盘图案,有的专家认为可能是不明飞行物,也有的猜想可能是《圣经》中描述的一种‘伊西基尔轉輪’,其实现在钱币专家们对这个不寻常的图案也还是无法解释。”
专家称,这枚罕见的铜币其实并不是真正流通的日用货币,而应该是一种少量铸造、具有特殊用途的仿币,如教人如何数数的教具、或游戏与比赛的筹码等等,但因为古币上镌刻着一圈神秘的预言体文字,让人们认为它很可能与宗教或预言有关。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信徒们确实常常铸造一些镌刻着与信仰内容有关的仿币,随身佩戴,与中国古代民间私铸的吉祥“花钱”有些类似,所以也有专家认为它有可能是宗教中的事物,如《圣经》中曾描述的“伊西基尔轉輪”,尽管关于这“伊西基尔轉輪”的介绍在宗教典籍中也是语焉不详。
这枚古币的正面镌刻着一个巨大的转轮在云层中呈现着倾侧盘旋的姿态,四周攒簇着不少漂亮的云朵,下面是一片美丽的欧洲乡村景象。在图案四周刻着的一圈神秘拉丁文字“OPPORTUNUS ADEST”,也是让专家们感到迷惑不解的。而“OPPORTUNUS ADEST”的译文就是“時機到了,它會出現”。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英国两个电视制片人在他们确信20世纪初当真有一颗水晶头骨已经面世时,他们意识到这不再是一个传说,而是真实的存在。于是,他们开始了世界范围的考古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有关水晶头骨越来越多的奇异现象……他们不得不从水晶头骨被发现的地方开始从头调查,拜访各式各样的人物,包括巫师、巫医、UFO专家、科学家、考古学家和神秘学家等等……终于,这十三颗水晶头骨最终汇聚在了一起。整个的考古过程被拍成纪录片,冠以《二十世纪末世界最伟大的考古发现—水晶头骨之谜》的片名在英国BBC电视网上播出,震惊了欧洲和世界。该纪录片被同名译成三十多种文字,成为几年来名列前茅的世界畅销书目。2011年10月,《诺亚方舟惊世启示2》纪录影片在香港的放映,又向人类揭示了一个千古之谜。

我重点说一下通过玛雅土著人的“长老”和“巫师”和这些水晶头骨“通灵”获得的信息。这其中最重要的,有三个信息:一、古老的文化将从新回到人间;二、在世界的东方将出现一位智者,他将告诉人类道德如何回升;三、1992年到2012年是宇宙的最后净化期。

先说第一个信息,古老的文化将重新回到人间。在我这个年龄的人中,在我们的幼年,我们没有学习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历。上個世紀中葉,一場“文化大革ge命”,几乎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赖以存续和发展的道德文化破坏殆尽。《三字经》,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好的儿童启蒙读本,“昔孟母,择邻处”、“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多好的儿童道德启蒙教材。但是,问一问我们这些四十岁以上年龄的在中国大陆长大的中国人,我们又有谁是读着《三字经》中这些故事长大的?没有。以弘扬仁义礼智信,倡导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孔子学说,以及承传我们中国古老文化的三坟五典、四书五经,我们中做学问的人又有谁读过这些经典?没有。

再看一看西方世界,对我们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西方人一直推重和尊崇。1988年,75名诺贝尔奖的健在者聚首法国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中国孔子的智慧。这些诺贝尔奖的健在者当中,几乎没有一个中国人,他们都是当今世界顶级聪明智慧的人,这些人竟然从人类生存的高度来认识中国古代孔子的智慧、来认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一些西方的智者甚至断言:人类文化的根,就是古老的中国文化!

既然中國傳統文化是人類生存的根本,那麼,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和詆毀,無疑就是在毀棄人類生存的根本,也就是在毀滅人類、滅絕人類。好在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正在从新找回我们祖先的古老文化,正在通過古老文化的啟示,看清什麼是真正的善惡正邪,遠離邪惡,而走向美好的未來。

第二、關於在世界的東方將出現一位智者,他將告訴人類如何道德回升。宇宙的法为每一层次的生命规定了不变的道德标准。一个生命,只有符合了某一层次的道德标准,才成为其层次的生命。,一个生命要想不被淘汰、不被毁灭,唯一的出路就是从最低的境界,一层一层“回升”到天为人制定的最好的道德标准,成为最好的人。这一过程,其实也就是生命返本归真的修炼过程。

第三、關於水晶頭骨揭示的1992年至2012年是宇宙最後淨化期的資訊。注意,水晶头骨揭示的1992年—2012年,是宇宙的最后净化期,而不是宇宙“最后毁灭期”!末日和末劫是两个概念。末日,就是到那一天,世界就结束了。而末劫,就是世界的最末的一场劫难,并不是世界的结束和宇宙的结束。并且,经过宇宙的最后的净化,留下来的全是好的、善的。

末劫後的世界無限的美好,這一點無可非議。關鍵是在末劫中能夠留下來,也就是能在宇宙的最後淨化中,不被淨化出去。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找到宇宙最後淨化的標準,只有符合了宇宙淨化的標準,才能留下來。

讓我們把話題從新回到水晶頭骨之謎上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不是偶然的。我們來看這樣的三個時間節點:
第一,1992年,宇宙最後淨化期的開始。前面已經講了,造物主對宇宙的一切早就作出了有序的安排,包括宇宙最後淨化的標準和淨化後宇宙的發展。
第二、這世界是善惡同存、正邪同在的。正的善的生命,希望所有的人、所有的生命,都能留下來,都能擁有美好的未來。而宇宙中舊的邪惡生命、邪惡勢力,他們是為私的,他們生來就是害人的。他們希望生命在宇宙淨化中被淘汰。他們認為,淘汰才是淨化。按照他們的認為,宇宙的淨化就是宇宙的毀滅。他們也知道,對眞善的認同與反對,成了生命留下來和被淘汰的標準。

從1992年開始,西方世界對瑪雅預言的考古也在世界範圍內展開。并且在1998年,这一世界伟大考古发现完成。考古发现纪录片的播出,无疑在点醒、点悟着整个人类。1998年10月,《水晶头骨之谜》的中文译本发行。随后的几年,这本畅销世界的书在中国大陆随处可见。

現在想來,2009年美國大片《2012》的全球上映,絕非偶然的。虽然大片的导演对玛雅语言的演绎,似乎是一种误读(也许是有意的误读),但导演拍摄此片的用意绝非是为了带给人对2012年的恐惧。导演的真正用心所在,是能够引发我们对玛雅远古文明的深度思考,找到2012的破解之道!

其實,據我觀察,在2012年2月雙慶市王某軍事件之後,中國政局確實開啟了一個淨化的起點。天上與人間是對映的。這些思路沈倩也給我講了很多,也使我越來越明白沈倩她們在做著什麼使命的事情。

薛丽抿了口咖啡。眉头的纠结渐渐舒展。朝我微微一笑。咖啡厅里此时的背景音乐是《天空之城》,淡雅忧伤。

电话短信的提示音响了。我打开一看,对薛丽说,我约了朋友章军,他一会就到。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07 9:52

我和沈倩相识交往的那年,那些年我们正年轻。有一部古装电视连续剧把背离正统文化的宫廷争斗、权术、阴谋阳谋刻画的最深刻,叫《淮阴侯韩信》。穿越历史的苍茫,至今仍有悲凉的感觉。

片中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十大冤将,他能屈能伸,有大忍之心,能受胯下之辱,胸怀大志,用兵如神,不过纵使时刻心怀心系着"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的忠心也是无补于事难逃被杀的结局。不仅因为蒯通劝言说他"背有王相"传进吕后之耳,因为其功高盖主,还因为飞鸟已尽,良弓何用?
当年的《淮阴侯韩信》中难忘的有张丰毅内敛的表演,剧中服饰、对话中自然流露出的汉风汉韵,监视韩信的美女(史兰芽饰)齐娥的美丽和对韩信的坚定,在吕雉的指使下去韩信身边卧底,因为动了真情而触壁身亡的情节,以及贯穿整部片子的深刻历史故事,包括韩信卓越的军事战略才华,刘邦的慧眼识英才等,都曾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这部片子所创作的主题歌及插曲更是曾经让我久久沉醉,其古韵深远的曲风在无形间就激发起心中一股豪迈的激情与感动,那是怎样一种深远的感动呢?似乎是对已逝岁月以及那些已隐没在过往岁月中的英豪们,所怀着的一种崇敬与祭奠的心里。
亮惶惶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疑兵疑阵在何处?
战场埋伏!
官场埋伏!
朝廷埋伏!
宫廷埋伏!
帅才不及帝王术,
兵书不如圣诏书,
空留下十面埋伏古琴谱,
让后人评述功过何如。
演唱者张洪声唱来更显苍凉。就像记得梁山一百单八将聚义,大排座次,就像记得亚洲第一的浩浩荡荡的北洋舰队,脑袋也鲜明记录着,十面埋伏当中,楚声四起,一代枭雄霸王项羽穷途末路,悲壮无已的自杀以谢——那是韩信一生最辉煌的时刻,铸写成四句沉甸甸的主题曲:“亮煌煌几页史书,乱纷纷万马逐鹿。雄赳赳一代名将,野茫茫十面埋伏。”调子敞亮宛转。从属于乱世的勇气气壮山河,凌驾于乱世的能力力挽狂澜。一将功成万骨枯。他们在书写“骇人听闻”的同时,也为自己描上洗不清的“妖魔”的胎记。刘邦被韩信的“十面埋伏”战阵惊呆了,投去不动声色的一瞥。这一瞥成了韩信作茧自缚的先机,谁能料得到呢,“帅才不及帝王术,兵书不及圣诏书”,韩信自己反成了“十面埋伏”困的最彻底的人。于是从齐王,到楚王,再到淮阴侯,最后由吕雉出面,用天才一般的想象力终结了一代开国名将的生命。此情此际,凡怀一腔热血之人,能不长歌当哭,有泪如倾?看到韩信死在未央宫,我很难过,那种难过至今还能清晰地回忆起来。

心下感激太史公留下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也感激用一份虔诚的心意,将它重在荧屏书写的每一个人。人们虽然不喜欢悲剧,但“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偏是不容撼动的历史。
仍然记得韩信被杀的一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被骗入宫后,吕后要杀他。韩信仍恃才气傲说,汉王答应过我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后阴冷的一笑道:好一个三不杀。我叫你见天不杀。宫女们推来一个有顶盖华盖的车乘,韩信背着手走了上去,说,我这一背有帝王之相,呵呵呵。然后又出来一帮宫女用很长的一条白布,把车辇围了个严严实实。我叫你见地不杀。随后又有一帮宫女人人手持锋利的纯纯的竹子枪,吕后说,见铁器不杀。宫女们齐声:"杀!!”一齐刺向帷幕。

一代名将魂归他乡。随后乐声响起:
亮惶惶几页史书,
乱纷纷万马逐鹿。
雄赳赳一代名将,
野茫茫十面埋伏。
山埋伏,水埋伏,
将军战术传千古,
云埋伏,雾埋伏,
功臣末路断头颅。
  
现在想起韩信与齐娥美丽而纯纯的感情,我的面前就会浮现沈倩的面庞。

21克有多重?也许是一个铜板的重量、一只蜂鸟的重量、一块巧克力的重量……也许,也是一个人灵魂的重量。因为有一个非常难以解释的医学生理现象:据说人在死亡的那一刹那,体重会减轻21克。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那消失的21克又是什么呢?有些人便认为消失的这21克是人类的灵魂的重量。在2003年,出现了一部名为《21克》的电影,正是借此说法,来比喻人类灵魂的重量。
  
创世主给了我们生存所需的肉体,相对于21克,可谓重之又重,这个肉体用来呼吸,运动,工作,拥抱,追寻,等待,或者可以来互相搏斗,还有享受爱的美好……那么这个21克究竟占了多大的份量?会是我们生命的根本之源?没有了灵魂我们还可以去存活吗?
  
“无论怎样,生活还是在继续”,这句“生命无法承受之轻”的坚强话语多次敲击着观众的心灵。拿“21克”(灵魂)作为片名,其实是生活抗争死亡的一种象征和勋章。其实几乎所有的人都面对过不同的良心拷问,这拷问让人恐惧,但生活必须继续,我们需要希望,所以我们会做一个虔诚的信徒,用信念使自己获得力量。只是,红尘依旧左右着我们的生命和思维,身在红尘,该来的还是要来,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可就是这个灵魂时时刺在心上,自己在灵魂里挣扎,这比蜂鸟还轻的21克重量,却成了一生的苦难。
  
西谚说在人死亡的瞬间,失去21克的重量,这是灵魂的重量。21克,3个硬币的重量,人能承受吗?或者是不能承受之轻!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10 12:02

第十七章

章军看了一眼薛丽,问,这位?我说,是杨东杨总的,那个,朋友。薛丽忙伸出手,说,你好。哥!

落座。我也给章军点了一杯咖啡。

章军身体略胖,穿着暗色的衣裤,他表情很少。眼光有些阴郁。品着咖啡,说,杨东几天前给我打过电话,说你们要来。我们几个这也是断断续续十几年的交往了。呵。说着,他瞥了一眼薛丽。

也许有美女在场,章军的面容渐渐舒展。开始健谈起来。薛丽目光灼灼,仔细打量着这位神秘人士,并且似乎有些略带崇拜的看着章军,能抵过美女薛丽风尘眼色的男人寥寥几人。这让章军很是受用。

我问,章老板,郭琳最近可好?章军说,她也就那样。一般两三个月,我们一起坐坐,聊聊。二0一三年年底,废止劳教后,她们所变成强制戒毒所。也就没有那些年那么大的压力了,也许对她们这类人群是个解脱。

当然,你们或许会疑惑,我的身上体制化色彩不是很浓厚。在介入你的妻子沈倩相关事情的前后,我了解的前因后果可能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多,信息来源的多面也使我有了鉴别思考的可能,所以让我受杨东之托后,可以不违人情,帮了些小忙。你的感谢我有时也受之有愧,根子的问题在我的层面无法阻止,但可略作变通。

我一笑,说,这说明章老板眼光不一般,对体制研究的精透。并且可以穿越体制内各阶层,直至最底。

呵。这话不假。从人间天堂到人间地狱,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冰火九重啊。唉,我有时也自知罪孽深重(此时面色稍有愧色),我不能免俗。

薛丽心想,这样的男子世间也是少有,性情率真。什么都干过,什么都知道,还懂救赎之道。可,就差那么一点才能入窄门。心里不禁暗暗有些佩服。这点上,章军和杨东有些相像。薛丽离座,到吧台又要了一壶蓝山,回座后,给章军续上。默默听着两位大哥的对话。

其实,从一九九四年开始,我们的人就打入了沈倩她们的群体。呵,有不少人竟然入门开始了修炼。而且对沈倩的师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没有查到任何一丝不妥。你们知道,人最恐惧的是什么吗?是引而不发。是你眼前一寸的枪口,不知何时扳动枪机。是射出的子弹面对弥漫一切的空气的无奈,没有目标,就没有伤口,此时的子弹,是孤独与恐惧的,在空气的灼热里的痛苦,烈火焚身。

章军的眼睛里似乎已经没有我们俩个的存在,也许他太孤独了,也许多少年来他很少有倾诉的对象。

我们的大老板姜增,也许早已经后悔,可他早已骑虎难下。上屋又被自己抽梯,下不来。那年他……
据《其人》一书中的报导,姜增的妒嫉心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太强的妒嫉心最后转变成仇恨,并且做出很多很多不可理喻的事情。

姜增整人并不是外界想像的蓄谋已久,他还没有那么大的智慧。他下狠手清除若干政敵,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或者是什么时候顶撞了他,或是和他看好的女人走近了一小步,或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犯了他的忌,甚至什么都没做,仅仅因为让他感到不舒服。

起初姜增企图用减少五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为条件引渡沈倩她们的师父未果后,就向特務部門秘密下達了暗an杀令,由國家安quan全部和总can参联合组建了一个特別行動組,专门负责搜集沈倩她們師父的行蹤,招募、訓練殺sha手,準備暗an殺。

二零零零年十二月,它获悉大dafa法师父准备到台taiwan講法的消息後,即秘密派人与taiwan的黑hei社会组织秘密接触,并开价七百萬美元重金收買殺sha手,准备暗an殺行動。由于dafa师父早已了解他们的动向,最后时刻才宣布改变赴tai计划,结果白白花了冤枉钱,气得姜增咬牙跺脚。
此次暗an杀失败后,姜增不甘心恼羞成怒,变本加厉,给特te别行动组下了军jun令状,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暗an殺dafa创始人。
对此,姜增向特wu务部门下达密令,由國家安an全部和总can参谋bu部联he合组建了一个特te别行动组,招mu募训练一批亡wang命之徒。这个行dong动组的宗旨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乃至生命制造事shi端,栽zang赃陷hai害,误导舆yu论民意去敌di视dafa,并寻机暗an殺。
而且姜增还特pi批五十萬美金招zhao募由婦fu女組成的〝敢si死隊〞,仿效〝斯裡lan蘭卡猛hu虎組織〞,把她们训练为〝人体炸dan弹〞,准备派遣到米国,等沈倩的师父参加学xue员心de得交liu流会时,装作修炼者,靠近,以身体引爆。

在二00一年香gang法会前,姜增得到密报,dafa学员将在1月13~14日在xiang港举行会议,dafa师父将在1月14日的会议上发表讲话。姜增立即下达密mi令,要不惜一切代价抓住这次在自己地盘动手的机会。于是解fangjun总canmou部、國家anquan部及公anbu三方联手,立即制定了一個代號為〝一一四〞的暗sha行dong動計ji劃,當時東南亞和北美等地的中gong海wai情報機構都進入特te別狀態,xianggang及ao門幾乎所有的hei社會集團均被zhonggong威逼利li誘而涉入ansha行動。
此計畫指定由gangao地區heishehui會集ji團實施直接an殺,這樣就可以避嫌。对此秘密的安排,姜增自信萬無一失。香gang心de得交liu流会刚开始时,等候法fa輪gong功創始人出现的杀sha手暗自心喜,认为万事具备只欠领赏。
但一月十四日dafa师父迟迟没有出现,埋fu伏的特te务们焦躁不安起来。最后在修炼心得交流会即将结束之际,主持人突然向所有与会者念了dafa創始人從美國發给大会的贺词,dafa师父发出贺词之时说,這封賀電對〝某些人〞打擊會很大。
暗殺又一次落空。消息傳出後,姜增半天沒緩過勁來。這時,暗殺團才知道dafa創始人已經洞悉刺殺陰謀,姜增极为得意的這個暗殺計畫全部泡湯。

我们的信息渠道也有各种讯息汇集。我个人觉得,与当年耶稣被钉上十字架不同,dafa师父确实不同凡人,他确有神力力挽狂澜。现在此时是越来越清楚了。这也是我渐渐开始敬佩沈倩的师父的原因。姜增在与天斗,在与神斗。唉。我也庆幸你们当时给了我一个机会,沈倩的事情,也是我开始走向救赎的起点,举手之劳,当时虽然有压力,现在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呵呵,苏菲的选择……

日前在微信流传的前述文章以“见证死亡细节:令公子的衣服和大人物的派头”为题,作者身份不详,但从着笔看,应是BJ从事法医、殡葬界或者相关的人士。
文章作者自称“由于工作的关系,从业11年”,并以目击者身份讲述,2012年3月18凌晨,发生在BJ海淀区保福寺桥那场勘称改变了中GONG权力构造的法la利车祸当事人,时任中GONG大内总管令某划的公子令穀陈尸现场的情况。
这也是迄今为止首有文字公开提到目击令某划公子死相的报导。
文章說,令谷車禍死時,並非外界後來所傳正與兩名女大學生“赤身祼體玩車震”。
文章称,当时一辆红色的两座法la利,载着个人,撞到了桥洞的墙上。豪车毁了,司机死了,两名女乘客受伤了。他把这件事发到微博后,网上便迅速发酵起来:一辆跑车,一个男人,两个女人。
不过,他说,除了当年现场的那些人以外,也许只有我敢肯定“三人没穿衣服”是一个谣言。这是因为他看到了现场死者的照片,令穀“躺在地上,穿得类似是夹克那样的深色衣服。”但看不清他的脸。“又过了很久的时间,我知道了逝者的身份”。
由于正值中国传统祭逝者的清明节,这一文章此时流传引起猜测。有网友认为可能是与令家密切的人士所为。至于其所述的是否事实,也无法证实。

令穀之死让令某划仕途逆转。2012年3月15日中共兩會閉幕,时任中共双庆市委书记的薄熙某被免职,令某划还参加两会闭幕式上,三天后其子出事。
2012年3月18日,令某划24岁的独生子令穀,驾驶法拉利轿车在BJ保福寺桥东辅道附近遭遇车祸身亡。令穀当场死亡,车内另两名女性重伤。据悉,令谷当时正在BJ大学攻读研究生。而关于这起法拉利车祸的新闻报导随后引发各类传言。
财XIN网曾报导,为掩盖儿子死因,令某划与周某康达成了某种政治约定。但这个约定随即败露,令某划的政治道路由此逆转,並引發中南海重大变动。2014年12月22日,令某划落马。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19 9:47

邪恶那无奇的面孔,又被称作平庸的恶。可能是你我他中任何一员。章军说起这个话题有些激动。我就曾经在这张面孔之下,现在想起来很羞愧。于是我做了大量这方面的研究,期望警醒这些平庸的恶们。

回想人类历史上的暴行,大自犹太人大屠杀、亚美利亚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和9-11,小至哥伦拜恩校园惨案、维工大惨案、Jeffrey Dahmer连续杀人案、等等。在我们的想象中,这些“邪恶”的嘴脸,一定都是面露凶光,满脸横肉,要不然就是精神异常,丧心病狂。

奇怪的是,二战以后,联军在德国占领区所接触到的,都是些“善良的德国人”(good Germans)。那些穷凶极恶的纳粹,似乎是社会上不存在的“别人”,他们的嘴脸,好像只能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才看得到。

Os Guinness曾经讲过二次大战前夕的美国,德国后裔聚集的社区会放映些德国人反犹的宣传片。当观众看到犹太人被迫害的镜头时,不禁会高声欢呼。这些本来都是守法朴实的美国公民,怎末竟然会以虐人为乐呢?
《纽约时报》最近报道了一则新闻,60年前美国一位反情报官员在法兰克福的一所公寓里发现了一本相册。2006年,这位佚名的老人把这本相册捐给了美国的《犹太人屠杀纪念馆》。这本相册的原主是《奥斯威辛》死亡营的一位纳粹官员,Karl Hoecker。它所记录的,并不是那些集中营中受害者的惨状,也不是焚化炉或是毒气室的阴森。那些都是我们深印脑海的印象。

照片拍摄的是1944年的夏天和秋天,描述那些管理死亡营的纳粹党卫队和助手们的生活写照。画面上让我们看到的是些穿戴整齐,相貌端正的年轻男女,在死亡营附近的纳粹度假地嬉戏,快乐地吃着蓝色的浆果,拿着手风琴,唱着歌。我们不能想象,这些人就是刽子手,而那些可怜的受难者就近在咫尺。
在照片中,Karl Hoecker正非常庄重地点着圣诞树。天哦,这位屠夫亲手杀了不下1000人,但他却像是位友善的邻居。难道邪恶的面孔竟真是这样的无奇吗?
1963年,政治理论学家《阿伦德》(Hannah Arendt)女士,写了一本有些争议性的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n in Jerusalem)。书中记载她1961年代表《纽约客》杂志,访问在耶路撒冷被审,负责处理犹太人《最终方案》(Final Solution)的设计者《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她的结论是:历史上最大的邪恶,例如犹太人大屠杀,并不是由一批狂热分子,或是精神病患者所执行的,反而就是一批平常人。因为接受了自己国家的前设(或意识形态),所以认为自己所作所为都是正当的。
  
难道这些人就像你我?这想法何等可怕!?这也让我想到一部电影,《义海雄风》(A Few Good Men)。为了服从命令,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竟然将队友虐待致死。要了解人类的行为模式,暴力和良心,这些事件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阿伦德》的研究,首先引进了“邪恶那无奇的面孔”(the banality of evil)这个观念。土耳其人和日本人所以不断地否认发生过屠杀,我们也可能从这些事件中找到线索。笔者希望能够分几次仔细地来思索这个问题。
英国摇滚乐团《无线电头》(Radiohead)2003年推出了《2加2等于5》这首歌。它影射奥维尔(George Orwell)1949年的名著《1984》书中的一段。这本书是奥维尔受到纳粹作风的启发,特别是其宣传伎俩,而写的寓言(预言)小说。
奥维尔认为,这样的领导班子不但可以控制将来,也可以控制过去,远比炸弹还可怕!主角Winston Smith虽然只看到4根手指,但是因为受不住电击,终于宣称他看见了5根手指,给了权威所要求的“标准”答案。这就是所谓的“双重思考”(doublethink),高度控制下的社会,最后会变得是非不分,真假莫辨。
其实,在现实生活里,这种例子所在多有,也并不是纳粹的专利。就是在我国,也是“古已有之”的,秦代赵高的“指鹿为马”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
很可能也受到了《1984》的启发,1951年间,著名的心理学者阿什(Solomon Asch)作了一系列有名的试验,后来被称作“阿什同化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注1)。他的实验证明了,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之下,人们会说出明明是错误的话。
如今,这种群体压力带来的效应已经不是甚麽新闻,但是它还是不断地在我们的生活中重复着。有时,我怀疑,那些对《达尔文进化论》毫不质疑的人,是否只是因为不愿意被人当作笑柄?或者,那些坚持宇宙年龄是6000年的人,他们是否也受到压力,害怕被人戴上“信仰不坚定”的帽子?
  
另一个实验更有争议性,那就是“米格伦实验”(Milgram experiment),又称作“服从权威的研究”(Obedience to Authority Study)。1963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米格伦(Stanley Milgram)发表一篇震撼世界的文章(注2)。1974年,研究结果出版成书(注3)。他研究的是,良知在权威下的反应:在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有力量拒绝吗?
实验开始於1961年7月,也就是艾希曼被抓回耶路撒冷审判的3个月后。米格伦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他们只是单纯地服从命令呢?还是共犯呢?
在“服从的祸害”里,米格伦写着(注4):
“服从,在法律和哲学上是非常重要的议题,但它们很少触及,在遇到实际情况时人们会采取怎样的行动。我在耶鲁大学的实验,便是为了测试常人,因着科学家所下达的命令,会在他人身上加诸若干程度的痛苦。当权威者与受测者的强烈道德感相冲突的时候,受测者会有甚麽反应呢?即使受测者道德不安,当刻板的权威者命令他去伤害他人的时候,受测者通常都会照章行事。甚至于,虽然听到他人痛苦的尖叫声,多数受测者还是会继续地执行指令。实验显示,成年人几乎没有条件地服从权威,这着实令人费解。”
“常人,没有任何的仇恨情绪,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在参与可怕的毁灭性的任务中,可以成为杀手。就是在毁灭性的效果已经非常显著的时候,若是他们又接到与自己道德标准非常不协调的命令时,极少数人会有抗拒权威的能耐。”这真是匪夷所思!
  
在实验开始之前,米格伦曾经在耶鲁心理系四年级生中作过问卷调查。这些人在了解实验的性质之后,认为,只有极少数有虐待狂的人(1.2%),会在伤人的情形下继续执行指令。可是实验结果证明,虽然他们所施加的电压足以致人于死,有三分之二的人会执行到底。而且,从来没有受测者因为他人的痛苦尖叫,而要求去看看对方的死活,也从来没有人为这种不人道的实验提出抗议,要求取消实验。
同样的实验也曾经在不同的社区,和不同的人群中作过。马里兰大学的Thomas Blass教授把所有的实验拿来做对比,发现不论是甚麽时间和甚麽地点,所得到的统计数字竟然是非常吻合,总在61-66%之间。
这个发现或许不可思议,值得我们深思,让我们对人性中的正义感和是非心产生怀疑。下次我们要来看一个在斯坦福大学做的实验。
(注:1、Asch, S. E., Effects of Group Pressure Upo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ements. In H. Guetzkow (ed.) Groups, Leadership, and Men, 1951, https://faculty.babson.edu/krollag/org_s … nform/. 也可参照《维基百科》。
  2、米格伦在《变态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发表“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 ,1963年。
  3、米格伦: “Obedience to Authority”,1974初版。本书一直再版,2204年、2005年都有新版。可参考维基百科。
  4、米格伦的文章“The Perils of Obedience”(1973)可在网上读到:https://home.swbell.net/revscat/perilsOfObedience/.)
  
当美军(2003年)阿布格里卜(Abu Ghraib)监狱的“虐囚门”事件被揭发出来的时候(2004年4月),全世界都大为吃惊,一个高唱人权的国家,竟然会做出这样违反人权的事情?布什政府连忙解释说,这只是极少数“坏苹果”干的孤立事件,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美军的行为。后来调查证明,这种虐待行为并非那么孤立,而是当时美英两军在伊拉克监狱中多次发生的事件!
从战俘的口述,以及有物證的虐待行为包括:
针扎战俘伤口,放狗咬战俘。
踩跺战俘的光脚,对战俘拳打脚踢。
用扫帚把和椅子打战俘,用荧光棒或扫帚把柄鸡姦男战俘。
向战俘身上泼化学液体,向裸体战俘身上倒冷水。
用手枪威胁战俘,威胁强姦男战俘。
让男女战俘脱光衣服,然後给他(她)们拍照、录像。
迫使战俘模拟性交并拍照。
强迫战俘脱光衣服,数天内让他们保持裸体状态。
强迫男战俘叠罗汉,然後在他们身上“跳舞”。
  
在审讯中,辩方请到了斯坦福大学的金巴多教授(Dr. Zimbardo),替一位被告的狱警作证。金巴多教授取得了所有的调查资料。经他研判,这是整个管理系统的问题,不只是少数败类的行为。在一个管理松散,单调无聊的环境里,寻找刺激的狱警,往往会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他说:“社会性与制度上的力量,可以导致原本善良的人做出邪恶的行为。”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19 9:52

第十八章

利用参与“虐囚门”案件的调查,他写了一本书,书名是“魔鬼效用:好人为甚麽会变坏”(注一)。书中,他把“斯坦福监狱实验”和阿布格里卜监狱的现象作了许多对等性的连接。
  
1971年夏天,斯坦福大学的金巴多教授,在取得(Palo Alto)市警局的合作后,作了一项实验,以了解被囚禁者的心理反应(注二)。结果本来为期两周的实验,六天后被迫终止,因为那些自愿的(大学生)狱警,虐待自愿的(大学生)犯人的行为已经失控,到了极端有害的程度。
当初,金巴多教授在报上登广告,招募身心健康的学生自愿者,参与心理实验。从75个应征者中,他严格挑选出24个身心健康的人。然后再用抽签的方式,抽出8个“警卫”,16个“犯人”。背景都是中等家庭的男性白种人。
在实验开始前,主持者给警卫们一些训练,要他们负起管理的责任。除了不可施加身体的暴力以外,警卫们有充分的自由。他们可以在监狱里面营造一种乏味的气氛,若有必要,他们可以制造一点畏惧感,让囚犯失去自主权,增加他们的无助感,让他们知道,只有管理者有权力,被囚者没有权力。
每位警卫都发了一套卡其制服,一根警棍。和一副反光的黑眼镜,以避免与犯人有目光接触。他们可以自定轮班时间表,下班后还可以回家休息。
那些被选中作囚犯的人,仅仅被告知在家中等候召唤。没想到,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他们被事先安排的(真)警察,以“抢劫”疑犯的名义逮捕,送到警局。经过宣读(米兰达)人权,采集指纹,和照相以后,他们分别被戴上眼罩,送进了“监狱”,也就是斯坦福大学心理系大楼的底层,特别改建的假牢房。在那里,他们被脱光搜身,驱除虱子,穿上号服。这些人压根就没有料到,这就是实验的开始。
每位犯人都穿上了不合身的罩衫,上面绣了囚号。除了一双拖鞋外,连内衣裤都没有,有意让他们感觉不自在。他们头上罩着尼龙紧身帽,制造那种初入伍后剃光头的感觉。足踝上还带着脚镣,意在提醒,他们不是自由人。

第一天还平安无事。第二天起,麻烦就开始了,囚犯们起了暴动。为了镇压,这些警卫们用灭火器攻击犯人。警卫们更是借着点名的时间,处罚犯人,强迫他们做伏地挺身,或是强迫他们唱歌。警卫们并且控制上洗手间的权利,强迫一些犯人用双手清洗马桶。警卫们并夺走了“坏”分子的床铺,强迫他们赤身睡在水泥地上。先后有两个犯人因为受不住压力,凭临精神崩溃的边缘,不得不停止他们的实验,用后备者接替。
在过程中,似乎警卫和犯人都认真地接受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三分之一的警卫变得越来越有虐待狂的倾向,其他的警卫也并没有阻止他们。而且,当实验提早结束时,大部分的警卫都非常生气。
当一位女性研究生来访问时,她为监狱中的恶劣情况所吃惊。她不仅看到虐待,而且是升级到性xing虐待。身为金巴多教授的女友,她立刻要求停止实验。显然在她认识到情况严重之前,主持者还没有意识到这点。
  
结论:这个实验虽然很不完美,也受到许多的批评。但是,它也给我们一些启示。一般学者归结说,实验的结果支持“情境因素”(situational attribution)的行为模式,而非“个性因素”(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的行为模式。也就是说,外在的情境决定了一个人行为,而不是(内在的)个性。米格伦的实验,也是这样作结论的。在有充分合理的社会架构和观念之下,人们的是非观很容易受到影响,人们会自动地去调整认知失调,以服从权威。
  
我个人相当怀疑“情境因素”这样简单的结论,情境不过暴露出了一个人内在的倾向罢了,它不能激发内在没有的倾向。所以这类事件更多是反映了人类有罪恶的天性。也就是说,为了迎合权威的要求,人内在的邪恶,会胜过良心,不仅可使用不道德的方式完成任务,甚至会以邪恶的行径为乐。那部有名的小说《蝇王》,不也就是在阐明这个论点吗?

“虐囚门”案中,金巴多教授的作证是为被告开脱,认为那些令人发指的虐待行为,多是松散的管理环境造成的。以至于一筐苹果都是烂的。这种说法当然有其道理,但是并不能因此开拓被告的刑责。
  
新约马太福音第15章,记载着一段耶稣与门徒的对话。当时的犹太社会非常看重传统的“礼教”,这种规范显然形成了一个“充分合理的社会架构和观念”。一批卫道的权威人士,为着耶稣的门徒吃饭前没有按照规矩洗手,认为是“离经叛道”,因此来向耶稣抗议。耶稣回答他们说:你们为甚麽拘泥于传统的规矩,反而废掉了上帝的规矩呢?因此,他借题告诫他们:“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显然在那个流行“吃人的礼教”的社会里,连门徒也听不懂老师的铉外之音,只有耶稣能洞察这个似乎很简单的道理。
  
“耶稣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么。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么。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马太福音15章16-20节)
  
这种从里面发出的思想,可能是影响我们行为最大的力量。那2-3位特别有虐待狂倾向的警卫,并不是甚麽大奸大恶,可能平时还是我们的好朋友(甚或就是我们自己?)。其他那些“照章办事”的警卫们,并没有为同僚的行为抗议,还作了虐待狂的帮凶。这些人的表现让我们想起,当恶棍们在欺负弱小时,那些看热闹的旁观者,多半也是欺善怕恶,说不定还会给受难者补上两脚。
  
是的,人的可朔性是很高的。除非他有很高的自觉,或是受过很深的宗教和道德的熏陶,否则人们内在的邪恶会很自然地被环境引发出来。
(注:1、Philip Zimbardo, “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 Random House, 2007.
  2、金巴多教授设立了一个网站,介绍这个实验,请参阅https://www.prisonexp.org/。另,维基百科全书也有详尽的介绍。)
  
回到艾希曼(Adolf Eichmann)。根据《阿伦德》的研究,负责处理犹太人《最终方案》的艾希曼是自愿参与这项计划的。经过数个月与狱中的艾希曼的访谈和观察,她认为艾希曼并没有深刻的仇犹意识。艾希曼似乎无法体会自己行为所带给人的伤害,也无法把执行政策与自己的道德观统一起来。

从艾希曼的自我辩护里,他认为自己是依照命令和法律办事,把《最终方案》的执行纯粹看作是一个官僚系统的运作。他搬出了康德的(先验性的道德律)《定然律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为自己辩护。在康德的观念里,众人的良心是最终的“颁法者”;可是在艾希曼的观念里,希特勒就是最终的“颁法者”。因此,他完全漠视了康德道德哲学里所隐藏的《黄金律》(己所不欲忽施与人)的原则。
当初在《万湖会议》(Wannsee Conference)作决策时,艾希曼不过是个配角。当海德里希(Reinhardt Heydrich)的《最终方案》受到所有纳粹要人的支持时,艾希曼所承担的道德压力就减轻了,似乎他不过是个洗手表明无辜的《彼拉多》而已。
《阿伦德》认为,艾希曼最大的障碍是,他缺乏道德上自我反省的能力。孔子的门徒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苏格拉底也说,“一个没有自我反省的人生是个不值得活的人生”,这些话应用在艾希曼身上是最恰当不过。他一切的行为都是外在(环境)导向的,无法作内在的省思,去聆听良心的喊话。犹太人的灾难是与他绝缘的,他无法作道德上的判断,以致促成了极其邪恶的后果!
《阿伦德》的分析可能并不完备,但是它反映出大环境与人性间的复杂关系。我们探讨人类社会“邪恶”的面孔,原本并不是为了满足知识上的好奇,而是希望为苦难的人生提出一些反省和建议。
  
从恶到善的出路?我们观察有钱人,或是大公司领导阶层的行为模式。这些人或许都是“殷商”,并非甚麽大奸大恶。但在这个金钱挂帅的大环境下,他们适应良好,唯利是图。谁会想到自省,商业道德,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些既得利益者所带来的,不仅是贫富不均的社会,而是奢侈的风气,和自我膨胀的生活态度。换句话说,人的尊严降低了,他的价值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有钱的人是靠着金钱膨胀起来,显然他的价值是低于金钱;没有钱的人不但没有了生存的条件,他们更没有了生存的价值。
难道这就是人类应当接受的价值观吗?不,但愿不是!先贤们所憧憬的大同世界,是个和谐、互助的社会,是个尊重、照顾“邻舍”的社会。这是祖训,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是在这个人吃人社会,有谁能够配得用祖训去说服人呢?
  
谁是我的邻舍?在一般国人的心目中,我的“邻舍”就是那些对我有利,或是有用的人。这些“人脉”是我应当照顾,也应当培养的。至于这个圈子以外的人,他们的死活也许是社会的责任,但肯定不是我的责任。至少,这是绝大多数赢家的必备心理。
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中国社会,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范仲淹思想或许让有钱人感觉迂腐,但却是建设一个真正的文明社会的前提。如果那些为富不仁的赢家能够自省,存着感恩的心,积极的爱护“邻舍”,反馈社会,他们所带来的影响力将会是很可观的。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美国许多的慈善基金,都是这些大企业家们所设立的,包括今天的巨富比尔盖兹和巴菲特。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领导风气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美国的例子有目共睹,难道这是“礼失而求诸野”吗?
在极大的程度上,美国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重视,是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响。基督教信仰所传达对上帝的敬畏,和对人的尊重,影响了文化,使得人们以社会(而不只是小团体)福利为己任。这点也是19世纪法国名政论家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对美国观察,所得的深刻印象。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为了要显明自己有理,有位体面的律师质问耶稣说:你说要爱邻舍,但是天下人这麽多,谁才是我的邻舍呢?嘿嘿,他心里想,搞辩论、讲道理,自己从来就没输过。
耶稣并没有敷衍说:你自己琢磨吧。反而为了认真回答他,耶稣讲了一个小故事(改写路加福音第十章):
有一个生意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办事。不幸,在半路上遇见了抢劫犯,把他的财物都抢走了,还把他打得半死,奄奄一息。正巧这时有个犹太祭司要去主持仪式,路过此地。看见这个倒霉鬼,正在呻吟着。他张望了一下,看到是前不沾村,后不着店。他摸摸脑袋,想不出甚麽法子,又怕误了圣礼,于是就假装没看见,从旁边绕过去了。
过了一会,那个圣坛前的帮手也正好路过。这时几乎已经听不到呻吟声了,他看到一个昏迷的人,淌着血趴在路上。他考虑了一下,这年头骗子太多,想到万一是个老千设的骗局,到时候沾得满身鲜血,那不是跳进约旦河都洗不清吗?于是赶紧离开了是非之地。
不久,一位替圣坛打扫厕所的农民工,正要去打扫,也经过这里。他看到路上躺了一个人,大吃一惊。急忙量了一下,发现还是活的。他赶紧撕开自己的衣服,给这人止了血,又简单地给他的伤口消了毒,让他喝了点水,稍微恢复了一点神志。
然后这位农民工就把他背起来,一直地走到一个民家。为了救急,他还掏出些钱来,交给这家的主人,要他好好照顾这个不幸的生意人。并且说,要是钱不够,他回来的时候再补上。
  
讲到这里,耶稣望着这位律师,问他说,到底哪位才是这位不幸生意人的邻舍呢?他说,是那个怜悯他的。耶稣点点头,轻声说,那你就照着去行吧。
这个律师很可能是个法律专家,打官司很内行,办事脑筋清楚。他虽然辩才无碍,但可能从来没有自我反省过。他只关心:谁是我的财神爷(邻舍)?但从来没有考虑到让自己去做别人的邻舍。
  
结论:邪恶的面孔与善良的面孔,它中间最大的差距,不是脸上的横肉,很可能就是这种自我思辨的能力。我认为,耶稣所讲的故事,正点中了人类彼此相待的瓶颈。若要寻找从恶到善的出路,我认为国人,包括富人,如果可以这样地自我思辨,究诘自己做人的价值到底是什么?问问自己是否是那些受苦人的邻舍,那末中国的前景会是很光明的。
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人能够持续地照着理想生活,他需要有个中心的信仰和人生的典范,以作为指导人生的力量。那,你我的信仰是什么呢?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19 10:24

第十九章

艾希曼在临终一刻,似乎总结出我们在人类漫长罪恶史中所学到的教训——邪恶的平庸性才是最可怕、最无法言喻、又难以理解的恶。在政治中,服从就等於支持。

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将上百万的犹太人送上朝向死亡的列车。

但艾希曼说,我无罪。

纳粹政权倒台后,他逃到阿根廷。1960年,他被以色列特工绑架,次年在耶路撒冷受审,全球关注。出生德国、流亡到纽约的犹太裔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接受《纽约客》邀请前往采访审判过程,在杂志上发表五篇文章,结集为《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平庸的邪恶》。

艾希曼认为因谋杀罪起诉他是错的:“我从来没杀过犹太人,也没杀过非犹太人,就这个问题来说——我从来没有杀死过任何人,我从来没有下令杀人。”

在狱中时定期探访他的牧师也说,“他显然既没有对犹太人恨之入骨,也不是个狂热的反犹太主义者。他“个人”从未有任何反尤行为。”

连精神科医师一致认为他很正常;他对妻儿、父母兄弟姊妹态度“不只正常,还堪称为理想典范。”

他认为自己只是个守法的人,他的一切行为都只是在履行职务,而他在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中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偶然的,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取而代之:因此几乎每一个德国人都有罪。

汉娜阿伦特在书中描述他的最后陈述:“他从来没有憎恨过犹太人,也从来没有杀人的意愿,所有的罪行都是来自对上级的服从,而服从应该被誉为一种美德。他的美德被纳粹领导人滥用,但他不属於统治阶层,只是个受害者,受罚的应该是领导阶层。艾希曼说:“我不是那个被打造出来的禽兽,我是谬误的牺牲品。”

阿伦特同意。她说“艾希曼既不阴险奸诈,也不凶横,也不像理查三世那样“一心想做个恶人;艾希曼格外勤奋努力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想晋升,而我们无法认为这种勤奋是犯罪……,他并不愚蠢,只是缺乏思考能力——但这绝不等同於愚蠢,却是他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罪犯之一。”

的确,这是汉娜阿伦特在本书中要提出的:“艾希曼在临终一刻,似乎总结出我们在人类漫长罪恶史中所学到的教训——邪恶的平庸性才是最可怕、最无法言喻、又难以理解的恶。”

艾希曼不是恶魔,而只是小丑。

阿伦特真正要指出的不只是邪恶的平庸,而是其原因:艾希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没有思想能力(thougtless),而这就是平庸。在后来“思考与道德思量——致W.H. 奥登”一文中她说,“大规模犯下的罪行,其根源无法追溯到做恶者身上任何败德、病理现象或意识型态信念的特殊性。做恶者唯一的人格特质可能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浅薄……是一种奇怪的、又相当真实的“思考无能”。

如果一个人毫无犯罪动机有可能做恶?我们的判断能力是取决於我们的思想能力吗?无能思考与良知的失灵,是同时发生的吗?阿伦特相信,思想能力,亦即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可以酝酿出良知,因为可以确保人的道德完整性。因此,“这种脱离现实与缺乏思想能力,远比潜伏在人类中所有的恶的本能加总起来更可怕,这才是我们在耶路撒冷应该学到的教训。”

《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平庸的邪恶》在出版后引起很大的争议。首先,许多人认为艾希曼并非真是一个没有恶意的平庸官僚:早在1932年以前,艾希曼就已经参加了反犹太组织;在纳粹倒台后,他还在匈牙利参与了在欧洲屠杀最后一个犹太人的活动。尤其,艾希曼曾对同伴说:“我将高兴地跳进坟墓,因为500万个犹太人死了让我很极端满足。”对此,阿伦特说他只是在“吹嘘”。似乎,她对艾希曼智力和语言的鄙视蒙蔽了对他的判断。

其次,阿伦特在书中追究德国和波兰与纳粹合作的犹太人领袖——用阿伦特的话说,“犹太领导人的角色无疑是整个黑暗的故事中最阴暗的一章”,这让很多人批评她对犹太人没有特殊的同情,去批评受害者是非常无情的,尤其她曾和支持纳粹的哲学家海德格有恋情。

对於有人批评她不爱犹太人,她的回应是:“你说的很对——我并不被这一类的任何‘爱’所打动,原因有二:(首先)我这辈子不曾‘爱’过任何民族或团体——无论是德国人、法国人、美国人,还是劳动阶级,我真正爱的只有我的朋友们,并且,我所知道和相信的爱仅仅是对於一个个具体的人的爱。”

著名学者Judith Butler诠释说,她的确不“爱”犹太人或“信仰”他们,而仅仅是“属於”他们。

总结来说,《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探照出邪恶的平庸性及其与人的思考能力的关系,这补充了她之前的巨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中的关於恶的理论。在该书中她将极权主义界定为“激进的邪恶”(radical evil),会彻底改变人性,但在《艾希曼》一书中,即使人性本身没有改变,却依然能制造巨大邪恶。

不过,另方面两本书还是有某种共通性;《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中强调极权主义的一个基础是个人在群体社会中的“孤单”,因而激起对权威的忠诚:“只有当他属於一个运动,他在政党中是一个成员,他在世界上才能有一个位置。” 因此,可以说探讨的是极权主义下个人服从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在《艾希曼》中则关注了人的缺乏思考使他把服从当作唯一目的。

(不过,虽说此书对恶的理论有重要贡献,但阿伦特却强调这本书其实只是一部对审判的观察报告,而非探讨邪恶本质的理论。)

《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纪实》的另个重要贡献,是探索极权主义下个人责任和罪行。

“艾希曼们”往往辩称自己只是一个小齿轮,只是服从法律和命令,而不能算是犯罪,并且如果他们有罪,人人都都可能有罪。事实上,战后的德国人的确背负着强烈罪恶感。在另本著作《责任与判断》中,阿伦特就说,战后在德国道德混淆的本质在於,那些全然无辜的公民确认他们彼此和整个世界都感受到罪孽,然而那些罪犯却少有承认自己犯下的罪行。但阿伦特说,“没有所谓的集体罪恶或者集体的无辜,罪恶与无辜只有针对个人才有意义。”

她也认为法官不应该把这场审判视做是对犹太人苦难的审判:“如果被告仅仅是个更大议题的象徵,我们就必须低头认同艾希曼及其律师的声名,亦即他之所以被绳之以法,是因为这件事需要一个代罪羔羊,不仅是为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也是一个代罪羔羊来解释整场浩劫和其原因——反犹主义、极ji权政府、人类的原罪。”

而汉娜阿伦特在本书的核心主张就是,只要你参与了执行,你就要负起责任,就是有罪。

在本书最后一段她说,法官应该有勇气说:“我们关注的重点是你实际的作为,而非就你内心和动机是否可能无罪,也并非你周围的人是否有犯罪的可能。” “我们假设,你之所以成为这个大屠杀组织中的一个工具完全是出自坏运气,但这不影响你执行,从而积极支持大屠杀政策的事实。在政治中,服从就等於支持。”因此就要负担责任:“这就是你必须被处死刑的理由,也是唯一的理由。

“反人类罪”第一次在法律意义上得以正式使用,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国、日本战犯的法律审判。1998年7月17日,联合国在罗马通过一项决定成立世界首个常设国际刑事法院的条约,这就是《罗马规约》。

《罗马规约》于2002年7月1日开始生效,至2013年2月16日,全球已有122个国家批准《罗马规约》。根据规约,国际刑事法院的主要职能就是对犯有灭绝种族罪、反人类罪、战争罪、侵略罪,这四种国际罪行的个人进行起诉和审判。规约将反人类罪定义为:“是指那些针对人性尊严及其严重的侵犯与凌辱的众多行为构成的事实。这些一般不是孤立或偶发的事件,或是出于政府的政策,或是实施了一系列被政府允许的暴行。”简单地说,就是针对民众实施如:谋杀,酷xing刑,强jian奸,政治性的、种族性的或宗教性的迫害,以及其他非人道的行为。

自2002年以来,共有7名国家元首被判“反人类罪”,他们分别如下: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指控1982年在杜贾尔村杀害当地148名什叶派村民,犯有反人类罪等罪行,2006年被判处死刑,已执行。

乍得前总统哈布雷:被指控在其执政时期至少杀害了4万名反对者,超过20万名普通公民曾遭到特务部门的监禁或虐待, 2016年5月30日,被设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的非洲特别法庭以反人类罪、战争罪等罪名判处终身监禁。

苏丹总统巴希尔:被指控在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

利比亚前总统卡扎菲:被指控2011年利比亚安全部队对平民进行了“大范围的”和“系统性的”袭击,造成了至少有1万名利比亚人死亡,犯有反人类罪。

科特迪瓦前总统巴博:被指控在2011年同反政府阵营发生武力冲突,造成至少3000人死亡,犯有反人类罪。

利比里亚前总统泰勒:被指控在塞拉利昂11年内战时期,支持革命联合阵线的叛乱分子屠杀上万名民众,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被判刑50年。

危地马拉前总统埃夫拉因:被指控在1982年至1983年执政期间,下令屠杀了1771名伊西尔玛雅原住民,2013年5月因宗族屠杀罪和反人类罪被判监禁80年。

前国家元首获刑回放。除了反人类罪行之外,下边是部分世界各国前国家元首被判刑的记录回放。

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因在2001年到2003年间,利用旗下公司和海外账户在交易广播权的过程中逃漏税,2013年终审被判4年监禁。

阿根廷前总统梅内姆,2013年6月因非法向厄瓜多尔和克罗地亚走私武器,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

斯洛文尼亚前总理扬沙,2013年6月因受贿被判入狱2年。

吉尔吉斯斯坦前总统库尔曼别克,2013年2月因滥用职权罪被缺席判处24年徒刑。

2011年12月15日,巴黎一家刑事法院裁定前总统雅克.希拉克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等罪名成立,判处他两年监禁,缓期执行。希拉克成为法国首名获刑的前国家元首。

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2011年8月因涉嫌滥用职权谋取利益和下令开枪杀害抗议者等指控而受审,2012年6月被判终身监禁。

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2011年6月被缺席判处35年监禁和罚款6400万美元。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罗德里格斯,2011年4月因受贿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以色列前总统卡察夫,2011年3月因对三名属下犯强奸罪和性骚扰罪,被判7年。

阿根廷前总统雷纳尔多.比尼奥,2010年4月被以绑架以及虐待罪判处25年有期徒刑。

韩国前总理韩明淑,涉嫌收受5万美元贿赂被起诉,2010年4月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

秘鲁前总统藤森,2010年1月,被指控犯有2起屠杀罪和2起绑架罪,判处25年监禁。

哥斯达黎加前总统卡尔德隆,2009年10月,被以挪用公款罪名判处5年有期徒刑。

2007 年9月12 日,菲律宾前总统艾斯特拉达被肃贪法庭宣判终身监禁或最高四十年徒刑,成为菲律宾史上首名被判刑入狱的国家元首。

尼加拉瓜前总统阿诺尔多,犯洗钱、诈骗、侵吞公款等罪行,2003年12月被判处20年监禁和1000万美元罚款。

1995年,韩国进行了轰动全国的“世纪大审判”。一审判决前总统全斗焕死刑,判决前总统卢泰愚22年有期徒刑,并分别追缴巨额罚款。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22 7:30

第二十章

章老板说的真好。尤其这句“邪恶那张无奇的面孔”,精辟传神。我看了看薛丽。沈倩给我讲山上农场里的故事时,她也很疑惑,那些女干警们的面色多变。似乎就是,人就是被众多的善灵与恶灵共同控制的,比例与比重浓淡不同,人的主意识正了,人就被善加持,人的思想一念邪恶,人就会被恶灵控制。

章军喝了口咖啡。确实如此。你形容的非常恰当。

我说,我有时也非常困惑,沈倩她们为何如此忍辱负重,讲真相,叫人明善恶。也许她们通过修炼已经明悟,末法末劫时的人类,最终面临的状况。就如同创世纪,与之后的诺亚方舟。

章军插话,创世主为何《创世纪》?诺亚为何造方舟?

呵。我说,为何创世纪?这很玄妙,说不清。而诺亚方舟(Noah’s Ark)记载于圣经《创世纪》。当时人们无休止的相互厮杀、争斗、掠夺,人世间的暴力和罪恶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上帝看已经无法救要了,就决定在地球上从新建立一个符合人类标准的世界。这应该第二次创世,与传说中的2012是一个意思。

这些我知道,章军说。圣经记载,在罪孽深重的人群中,上帝认为诺亚是一个义人,很守本分;他的三个儿子在父亲的严格教育下也没有误入歧途。诺亚也常告诫周围的人们,应该赶快停止作恶,从充满罪恶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但人们对他的话都不以为然,继续我行我素,一味作恶享乐。上帝决定用灭顶洪水把世界上一切不洁之物(包括那一期的人类)全部冲刷干净,才开始繁衍新一期的人类。上帝选中了诺亚一家:诺亚夫妇、三个儿子及其媳归,作为新一代人类的种子保存下来。

上帝告诉善良的诺亚,要他们用歌斐木造一只巨大方舟,分一间一间的造,里外抹上松香。这只方舟要长300肘、宽50肘、高30肘(古代长度单位,1肘=0.44米)。方舟上边要留有透光的窗户,旁边要开一道门。方舟要分上中下三层。他们立即照办。

上帝看到方舟造好了,就说:「看哪,我要使洪水在地上泛滥,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我却要与你立约,你同你的妻子、儿子、儿媳都要进入方舟。凡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七公七母;不洁净的畜类,你要带一公一母;空中的飞鸟也要带七公七母。这些都可以留种,将来在地上生殖。」

2月17日那天,诺亚600岁生辰,海洋的泉源都裂开了,巨大的水柱从地下喷射而出;天上的窗户都敞开了,大雨日夜不停,降了整整40天。水无处可流,迅速上涨,比世界上最高的山巅都要高出15寸。凡是在旱地上靠肺呼吸的动物都死了,只留下方舟里人和动物的种子安然无恙。方舟载着上帝的厚望漂泊在无边无际的汪洋上。

诺亚601岁那年的1月1日,地上的水都退干了。诺亚开门观望,地上的水退净了。到2月27 日,大地全干了。于是,上帝对诺亚说:「你和妻儿媳妇可以出舟了。你要把和你同在舟里的所有飞鸟,动物和一切爬行生物都带出来,让它们在地上繁衍滋长吧。」

据《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最后停泊在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

不过现在的人都认为《圣经》写的是传说与神话。可各国方舟考古学家却一直在努力,不是为了猎奇,而是为了向世人证实历史的真实。我说。

寻找诺亚方舟被设置了重重无法逾越的障碍,首先亚拉腊山是一座活火山,它最后一次爆发是在1965年。「亚拉腊山」在土耳其语中被称为「惩罚之山」,因为它经常发生雪崩和山崩,有终年隐匿在烟雾中的大裂缝,以及地震和火山爆发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还有雷击危险(构成这座山的花岗岩会吸引闪电),这些都是自然因素,还有人为因素,就是土耳其政府下达的禁令和被当地土著库尔德族的游击队员擒获的危险。

俄国飞行员罗斯科维斯基在1919年拍下了第一张诺亚方舟的照片,照片中显示,一个模糊的暗色斑点出现在山顶厚厚的冰层下,因而不少专家怀疑那就是《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1957年,土耳其几名空军飞行员驾驶飞机考察亚拉腊山顶,发现这个物体呈船型。1995年,美国理士满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鲍切尔-泰勒对大量卫星成像图片进行分类,最终发现这是一个长180多米的庞然大物。当时他认为这有可能是诺亚方舟。但是没有一个人能靠近它。

千百年来不少方舟探险家登山寻找方舟,或许有人发现了它,但最终一去不回,几十次已知的探险均以失败告终。也许就象贵州发现藏cang字石一样,需要一个时机。藏cang字石有2.7亿岁,500年前坠下崩裂成两块。但数百年来都有一条神秘的蛇在把守,无人能靠近,没有人知道那块石头有什么特殊。直到2002年6月,那条蛇才消失了,让人发现了这块天成的藏cang字石。

寻找诺亚方舟阻力重重,除了活火山亚拉腊山本身的危险外,土耳其政府下达禁令和被当地土著库尔德族的游击队员擒获的危险也令人不得不止步。而且航拍的诺亚方舟具体在亚拉腊山的哪一侧依然是个迷。

2004年10月,香港的基督教组织(影音使团探险队)前去探险。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库德族不但没有阻挡,而且一位库德族长老居然告诉他们寻找诺亚方舟的上山路线,过去从来没有外国探险队走过这条路。说白了,是从来没有外国探险队找到过正确的上山之路。

为什么2004年库德族不但不阻碍反倒给予关键性的帮助呢?一位网友说的好:“这一定是上帝安排好让人们发现的,人类是时候该清醒过来寻找回缺失的信仰了。”

影音使团总干事兼探险队成员袁文辉表示,他们非常顺利的发现了一处被冰雪覆盖的露出悬崖的长方型物体。于是探险队用长镜头拍摄到洞内有类似横梁的木头结构,因此推断是诺亚方舟残骸。探险队欣喜若狂,回去后根据这次发现与专家研究后已经做出模型,推算诺亚方舟是藏在雪山里头,并积极计画招募专家共同探索。

5年多之后,2010年4月,香港基督教组织和土耳其专家组成联合探险队再次上山,这个考古团队是世界上首个进入方舟内的团体。这个进入诺亚方舟遗址考古的成员,大多来自香港诺亚方舟国际事工组织,还有协助他们的土耳其专家。他们率先公布从土耳其东部的亚拉腊山考古带回来的纪录影片,以及方舟的船身残骸、内部构造,还有采集到的古木化石样本。考古队并宣称古木经碳14方法测定,已有4,800年的历史了,正好符合圣经《创世纪》所记载的方舟存在时间。

他们在山上的火山岩浆灰及终年封雪的地质层下,发现7个木质船舱。考古队宣称整个木造建筑结构内有多个船舱,还有横木梁,可能是豢养动物的地方。从他们公布的录像中,还可以看到木制筑体内有门、楼梯。

探险队成员李博宇表示:“我看到一个用木料建造的结构,每块木板约20公分宽。也看到榫头,这是金属钉使用前的古代建筑证据。”库德族长老把发现诺亚方舟的优先权给了炎黄子孙,这很值得每位朋友深思。

2011年10月初,也就是离2012年很近的日子,香港与土耳其探险队决定把拍摄的考古历程整理成纪录片《诺亚方舟惊世启示2》,在香港各大戏院上映后,获得极大的回响。

《诺亚方舟惊世启示2》电影宣传短片是这样说的:攀越惊现雪岭斜坡,挑战变幻莫测大风雪,冒险闯进随时塌下冰洞,闪避足以致命火山石,一队甘愿冒死的中国、土耳其探险队攀上绝岭,带来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经历。探索队员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旁白:“不可能的影像证据,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发现。”“发现引起全球震动,横跨七年的绝地探索,关系人类过去与未来的发现。为面对灾难的时代,带来什么惊世启示?”

“一个发现,足以改写人类历史”电影宣传短片一开始就把答案交给了观众。确实,人类历史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只不过被刻意“改写”了。2011年10月,改写的历史终于恢复了原貌。

章军说,其实我们也渐渐明白了。据很多民族记载,2012年是我们这一期人类文明的结束,就和《创世纪》建造方舟一样,人类会出现“世界末日”,只是表现方式不再是以洪水灭世。仔细琢磨琢磨《创世纪》,就会发现,如果还有人能达到诺亚及家人的道德标准,那上帝就会同等对待,让他们进入到新的世纪去,可惜的是,诺亚劝那些堕落的人改好,他们不听,所以才遭遇不幸。如此看来,避免“世界末日”。很简单,不需要建造飞船逃往其它星球,只要做个好人就保证安全。沈倩她们的使命或许就是唤醒。她起码对我做到了,我是真明白了。

对,呵。这也就是我越来越理解沈倩的原因。我说。为了让更多的人躲过灾难,创世主慈悲,不断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唤醒世人,包括贵州藏cang字石,优昙婆罗花,寻找诺亚方舟,还有用美国神奇少女阿琪雅纳的艺术成就打破现代人的思维观念等。目地就是让堕落的人提高道德、恢复良知,变成一个好人。

章军此时说到兴头。他看了一眼薛丽,说,我一会带你去看看堕落的地下。

我会意,对薛丽说,时间差不多了。你先回酒店,和杨总他们一起吃饭。我和章老板晚些回去。

薛丽朝章军招了一下手,笑,说,回见,章哥!

章军也笑着点了一下头。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28 17:53

紫金大厦负一楼是个酒吧。章军说,类似的酒吧在北州城很多。不是很高档,但生意很好。看来他经常光顾,也许是工作原因。

走下几个平台台阶,音乐声就有耳闻。吧台前堆满啤酒。章军看了一眼吧台,就进了里面。刚进去,灯光昏暗,酒吧里十几盏昏黄的长吊灯灯光下都有一张方桌,四个椅子。射灯,转灯,光线迷离。章军找了一个中间部位的方桌,坐下。我也跟着坐在侧面。

这既是酒吧又是卡拉OK厅,但唱歌的男人很少,大多都在听歌。曲库里有中国外国的流行歌曲。章军也让没有给我让烟,一个人独自点燃,烟雾飘渺。我待了会眼睛开始适应。看到西面是对坐的三人沙发,中间有长条茶几。东面是面朝大厅的三人沙发,前面有长茶几。并排的沙发间有隔断,是隔间。北面有一个稍大的隔间。不断有男女走向那里,看起来在跳舞。

服务生过来,上了几瓶啤酒。章军随手给了钱,又要了两碟瓜子。大厅里穿梭着十几个各色女子。陪酒的,陪聊的,还有聊着就去跳舞的。似乎每个女子都在搜寻猎物。

章军说,不行,你先坐在面朝大厅的沙发上,看看。我有些明白,就拿着啤酒和端着碟过去。不一会,章军的桌子边就坐了两个女子。

一会功夫,就有一个窈窕女子过来,坐在我的旁边,她右手拎着一个手包。超低U领裙装,脸色光亮,口红很重,二十多岁吧。“哥!给我开个张,跳个舞吧。”我“呵呵”一笑。没有说话。我侧头一看,心里暗说,诱惑啊,呵。

女子说,最近几天人生意不太好。随后就拿起我的右手,放在她的腿上,眼睛在极速的观察。“大哥,就跳个舞吧,如果有感觉,可以给你留个手机号。上面的宾馆可以开房。现在的男人喜欢胸大的,你看,我的怎么样?”

我抽回来手,说,我再看看。看见章军已经跟着一个女子跳舞去了。我身边的女子并不生气,说,我说了这么多,大哥给我买个饮料可以吧?我拿出十元,给了她。她快速离开,似乎朝吧台方向走去。过了会,她过来,手里并没有饮料。说,那边有位老板找我。我一会过来啊!可能是看我再没有意向,便永久消失。

在大厅里游走的女子大同小异,年轻妖娆。一会,又过来一个女子,她并不急于做生意。在我身边絮叨起来。最近风声紧,西坪那边派出所换了个所长,一下查封了几家酒吧,那边的小姐都过来了。(她似乎是在说我刚才遇到的女子,骗子一个。)很多客人抱怨,她们的服务差劲。没有我们原来的人服务到位的。从前几年,BJ的天上人间被查以后,这部酒吧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了。原来有黑包间,可以直接做的,现在成了如此装修,只能摸了。规模大的,离这不远还有一家。但这家给人感觉,装潢高档一些。知道这家的老板是谁吗?是东坪看守所的所长。这家已经开了很多年了。安全着那。晚上九点多,有演艺节目。结束就到了凌晨两点。我是在超市里干营业员的,一起的朋友叫我过来的,说是来钱快。你看,我这一身行头,就要几千。还有化妆品。我现在是单身一人。听过女人的胸经常被按摩,不会得乳腺癌吗?

我呵呵一笑。这是你的理由啊!人说,胸大无脑。呵,真的假的。她也嘿嘿一笑。伸手过来,摸我的手。手感凉滑。我看着她的眼睛,眼睛很干净。唉。从钱包里拿出十元,给了她。她回笑说,谢谢哥!

我喝了口啤酒。感慨。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间,原谅我红尘颠倒。

走在夜景的步行街。章军问,有什么感受。我说,阶层层次不同,都欲海无边。章军呵呵笑着,你我不是圣人。一曲十分钟的舞步,就是一段花柳人生。全身游走,随便摸。都很受用,不过她们的职业病,可能已经感官麻木。此行业发展到此,也就到了极致。还算有底线。买摸不卖身。前四五年,简直不能看现场,查过后的现场,套套满地。黑暗包间,鬼兽遍地啊。现在是满足,释迦佛祖说的触感欲望。这比大老板们包二奶小三和几十个情人可能成本更低。但对人生人身的欲望满足感没有多少差别。看这堕落的地下,我们如何才能超凡脱俗。抛去这“地下”的隐喻,我们都生活在这没有天空的城市里。

章军看了看表,时间还早,我们再到哪坐坐。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3-06-28 18:01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都市差不多大同小异,白天的摩天大楼和富丽的街景橱窗,晚上则是五彩霓虹和灯红酒绿。

  北州城也不例外,他的特别在于远古的黄河像一条黄丝带穿城而过。我觉得倒是这幅珍藏于省城博物馆的《金城揽胜图》绘出了北州的历史与未来。图画高83厘米,宽150厘米。作者夏临人何海楼,表现的是北州八景,近景是横贯北州城区的苍莽黄河,中景是繁华南岸的风貌,远景是峰峦起伏的山脉。精心绘制了北州迷人的山光水色,具体展现了晚清北州的人文风貌。他运用了中国画的传统手法和古典艺术风格。八处胜景,可谓有点有面,丰富多彩。

也许逃离本身就是逃避现实,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受寂寞。这时灵魂和肉体才能合一,自己才能认识自己,找回自己。

  要感受一座城市,就要去三个地方,一个是书店书城,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是茶楼和高档酒吧或咖啡馆,这是城市里真实的自我在品味伤痛和疗伤;一个是酒城和歌城或洗浴城,这是肉体是否会被诱惑,或超脱或堕落,只有一念之差。

迷失者找不到出口,所谓清醒者也未必真正清醒。

地上十八楼的这间西城书吧,由居室改装。明黄色的墙面。西藏的、新疆的还有各种古董收藏,随意的摆放或悬挂。可以看出,她的主人也曾游历各地,很有品位。我们被招呼坐在里间的沙发上,我和章军相对而坐。桌上放着两杯咖啡。一本小说《朗读者》。这是一本叫人欲哭无泪的小说。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前半部分讲述了少年迈克偶遇公交车检票员汉娜,两人之间维持了一段情欲纠缠。几年后,迈克成了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旁听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时,发现令他魂牵梦绕的汉娜竟然在被告席上。当男女主角的爱情关系被放置于对纳粹战犯审判的背景之下,爱情便失去了原来的味道,罪责、救赎、伦理、历史等问题更多地占据了观众的视线。
影片前半部分对男女主角情欲纠缠或是畸形爱情的勾勒恰恰折射的是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二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曾经的信仰被无情抛弃,普通民众对待生活茫然不知所措,人与人之间冷漠且相互不信任,仅仅从影片刚开始男主角家庭聚餐时的那种场面就可以看出来。正是这种社会环境造就了男女主角当时的心态,生活受压抑,渴望激情的释放,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这一扭曲错位的爱情。
与以往的经典二战题材影片相比,这部电影的焦点和视角是独特的。获第66届奥斯卡七项大奖的《辛德勒的名单》焦点是不惜一切代价解救犹太人生命的德国商人,是反对纳粹暴行的英雄。获第71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美丽人生》和获第75届奥斯卡三项大奖的《钢琴家》焦点都是集中营的受害者。而《生死朗读》是电影史上第一部聚焦施害方的二战题材电影,主角汉娜曾经是集中营女看守。
影片自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位女看守身穿党卫军制服、佩戴徽章、挥动武器的场景,甚至都未再现那场夺取三百多名犹太人生命的罪恶,而是把焦点放到了本应是普通人的集中营女看守身上。有些人认为这部影片是“用艺术化的手法给残酷的历史披上了温情的外衣”。影片的确用大量笔墨描绘了女主角汉娜的普通人身份,她对生病的陌生男孩表现出关爱,他在聆听朗读时眼中尽是温柔,她在公交车上兢兢业业地工作,她在教堂里听着孩童们的歌声动情流泪。但是在二战中如果没有像汉娜这样的普通人的参与和支持,希特勒何以能一手遮天?纳粹屠杀何以能实施?在当时难以想象的时局下,即使是有学识的人都可能被希特勒的狂热“信仰”蒙骗,何况是未受过教育的普通人?汉娜是无意识地参与到这场惨绝人寰的暴行中的,但是她的所作所为的确加速了邪恶的蔓延,我们不能因为她是无意识犯罪的从犯而否认她应承担的罪责。
一个民族的两代人是永远不能互相割裂的,德国的战后一代即便不像影片中的迈克“不小心”闯进了上一代的生活,在精神上也还是和他们的上一代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任何一种暴力都需要孕育它的土壤,对于一个有过纳粹意识形态的民族来说,每个人都有责任,不管是接受审判还是人性反思。战后一代没有理由像影片中迈克在法学院的同学那样,把自己放在无罪的位置上,充满优越感地宣判父辈有罪,慷慨激昂地说出“他们为什么不在发现真相时自杀”或是“我会亲手杀了她(汉娜)”,这些言论的前提是将自己和父辈、和民族割裂开,是一种逃避,是一种怯懦。影片中迈克知道汉娜曾是集中营看守之后,便成为夹在历史、情感、道德和理性之间的矛盾集合体。从他和同学对庭审的讨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汉娜仍有感情,他在尝试着去理解汉娜,但他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又让他无法回避对汉娜的道德谴责和法律批判。在汉娜被判终身监禁时,迈克流泪满面,但他去探望狱中的汉娜时又最终选择转身离去。他想要逃避却无法逃避,他可以多年不见汉娜,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但他对汉娜的爱恨纠缠一直在影响他的成长和生活。迈克代表的那代人没有参与二战中的屠杀、不用遭到法律的制裁,但他们却分担了上一代人的罪责和耻辱。
这部影片就是那个年代对于德国社会的真实写照,每个人心中都藏了无数的秘密、无数的看法,而当时特殊的社会环境与德国人保守的性格又使得他们无处宣泄,因此我们看到迈克最终选择了去倾诉,在汉娜的墓前向自己的女儿去倾诉,因为经历过大喜大悲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这或许是人性的一个悖论,总是在一切都结束之后才明白去感悟,而在之前却茫然不知所措。

二战结束后的15年中,西德对纳粹历史的态度以沉默与回避为主。因为纳粹政权有关的人数太多,从军人数1500万……光妇女就有230多万是法西斯团体成员,6千多名女青年是集中营的看守。

到了战争的最后几年,集中营全面深入整个国家的日常生活,而被形容为“集中营宇宙”,大大小小的工、农、商和军火工厂,都利用集中营供应的免费劳力。另外供应商提供集中营所需物资,包括木材、建材、布料、脱水蔬菜、尸体的火化炉、毒气室的毒药、追踪受害者的制表机(如IBM),实在很难相信供应商从没注意到物资设备可能的用途。

西德检察部门虽收集了65万名纳粹战犯的资料和物证,侦查的涉案战犯总数16万人,约8万经法庭审理,3千多人被判刑,可仅12人被判处死刑,其中在各个集中营犯下罪恶的战犯,仅1517人被宣判有罪。后两德统一之际,女战犯不问罪行轻重一概释放。——女主角所在的奥斯威辛集中营中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电影中仅判决了5人,判刑最重的还是一个文盲看守,这里面的深层原因没有交代。

因为当时西德重建缺人才,而绝大多数优秀人才都被纳粹吸收,1951年西德通过了恢复1945年被撤职的原纳粹官员职位的法律,大批的原纳粹高官重掌大权。60年代末的联邦总理基辛格和总统吕布克均为原纳粹高官;国务秘书为当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的起草者,西德17个部长当中,有8 人曾在纳粹德国国家机关中担任过领导职务。20世纪50年代末期,西德司法界担任法官和检察官的前纳粹分子多达9000余人。这些人在纳粹时代,判决数十万反法西斯主义战士长期监禁,处死了其中6 万人。——审判女主角的法官是否原纳粹成员们,电影没说。

还有一大批从事过活人试验、无痛致死、化学战、细菌战的纳粹战犯,因为拥有教授、专家、学者、博士、研究员等显赫的头衔,二战后仍然在西德各大学执教,逍遥法外,无人问津。——男主角的教授说“社会赖法律以运行,而非依靠道德来维系”,这恰恰是绝大多数战犯所谓的“我仅奉命行事”的学术说辞。教授为什么会这么说?在得知男主角掌握女主角减刑的重要证据隐而不报时,教授什么都没做,为什么?

西德新一代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曾出现过极左潮流。少数大学生试图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会制度。——而男主角当时的行为未免太温和了,仅仅是袖手旁观。电影中情绪最激动的另一男生,也仅仅是质问其他集中营的罪犯为何不处置……他们真的生活在象牙塔中,不问世事。80年代,对纳粹历史的出现了所谓的“历史学家争论”,一方认为,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类似的大屠杀事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很有可能是对斯大林“大清洗”的回应。90年代新一代大学生认为纳粹时期普通德国人都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自愿帮凶,而男主角所代表的60年代的大学生却持反对态度。

事实上,集中营一开始是政治恐吓中心,之后变成死亡工厂,接下来是取之不尽的奴隶供应库,到德国政府垂死之际,却变成对德国政府最大的威胁,因为其中隐藏人类史上最大的罪行。纳粹之所以进行俘虏大迁徙,是希望转移俘虏到安全地带继续剥削其劳力。这些俘虏在途中死亡并不要紧,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说出他们的故事。——电影中集中营的幸存者,母女俩作为集中营罪行的见证人出现,奥斯威辛集中营110万被杀7千多人存活,她们的生还是运气,还是技巧?就像《苏菲的选择》里苏菲的幸存。

普利摩-李维曾说:“所有幸存者的回忆都不可靠,不全面,因为他们有幸活到解放。而活得那么久是因为他们比别人喝多一口水,吃多半块面包,甚至可以做轻微一点的苦工,他们是特权俘虏……特权俘虏是集中营人口中的少数,却是幸存者中的多数。他们甚至把反抗的囚犯的头压进汤锅里活活淹死。纳粹让这些人满身罪恶,满手血腥,尽可能地受到牵累,建立起强烈的共犯关系……这些犹太人连自己人也不放过,只是为了多活一个礼拜。这才是集中营的真面目,不只杀人,而且毁灭灵魂。”“其实能侥幸能活过集中营的这些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见证人。他们其实并未陷落地狱底层。那些真正掉入底层的人,那些亲见蛇蝎恶魔之人,不是没能生还,就是从此哑然无言。”

我们有太多问题等待解答──专制体制如何形成?在什么情况下普通群众会成为专制体制的帮凶?人的个性为何如此容易被磨灭?受害者如何变成魔鬼?如何反抗和预防?……

不了解这些,我们会跟我们的上一代同样盲目。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黑暗时代”,但这绝不是你作恶的理由和托辞。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认为自己有责任,但破坏力实实在在就在那里。

汉娜-阿伦特另一本名著《黑暗时代的人们》的序言里有一段:
“即使是在黑暗的时代中,我们也有权去期待一种启明(illumination),这种启明或许并不来自理论和概念,而更多地来自一种不确定的、闪烁而又经常很微弱的光亮。这光亮源于某些男人和女人,源于他们的生命和作品,它们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点燃着,并把光散射到他们在尘世所拥有的生命所及的全部范围。”
很多时候,道德底线都远比法律底线更有意义: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可以运作得很好,但如果没有了道德底线,个体的“平庸之恶”能毁掉整个社会。

柏林墙倒塌后的第一年,在柏林进行了另一场有关“平庸之恶”的著名审判。这次接受审判的是4个30岁都不到的年轻人,他们曾经是柏林墙的东德守卫。
两年前一个冬夜里,刚满20岁的克利斯和好朋友高定,一起偷偷攀爬柏林墙企图逃向自由。几声枪声响,一颗子弹由克利斯前胸穿入,高定的脚踝被另一颗子弹击中。克利斯很快断了气。他不知道,他是这堵墙下最后一个遇难者。那个射杀他的东德卫兵,叫英格•亨里奇。当然他也绝没想到,短短九个月之后,围墙被柏林人推到,而自己会站在法庭上因为杀人罪而接受审判。
柏林法庭最终的判决是:判处开枪射杀克利斯的卫兵英格-亨里奇三年半徒刑,不予假释。他的律师辩称,他们仅仅是执行命令的人,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罪不在己。主审法官西奥多。赛德尔当庭指出:“东德的法律要你杀人,可是你明明知道这些唾弃暴政而逃亡的人是无辜的。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是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权利,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道德义务。”

有网友说:“你去德国,会不会想回眸一下曾经的柏林墙两边?你去韩国不会不想起三八线两侧?你去台湾不会不想到海峡两岸?其实,许多时候,说教是没有用的。从小到大,接受了十几年的教育,往往被一次旅游、五天时间就彻底洗白。当井底之蛙跳出井底,才会真正感受到,原来井外之天比井口可大多了。

希特勒的理论很冠冕堂皇,叫做国家社会主义,简称纳粹。“纳”是国家主义的缩写;“粹”是社会主义的缩写。(在中国,为了避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它混淆不清,照例忌用它那“国家社会主义”的全称,只用简称“纳粹”。)所以许多中国同胞只知道万恶的“纳粹”,却茫然不知纳粹也是社会主义。

这一番探讨,也许是章军的多年感触。隐而未发。

好吧。时间也差不多了。杨总那边我就不去了。你这次的来意,我非常清楚,放心,有了你我这次的交流。我知道怎么做。沈倩那里的事情,我会用我的方式梳理运作。说完,站起来握着我的手。眼睛里闪着神奇的光亮。后会有期。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7-20 15:20

第二十二章

回到酒店,杨东早已睡下,微微拉起鼾声。

我胃里混合的咖啡、啤酒和饮料,开始发作。窗外的月光隐约透进卧室。我瞅着天花板,脑中的投影竟然射在上面。轻佻的丰满女人,浪笑着。章军在一旁对那女人说着,用手指着我。然后窃窃一笑。灯红酒绿,鬼影重重。我好像对章军说,有一种酒叫醉生梦不死。

而后,金光一闪,沈倩出现。微微一笑。我惊奇的说,沈倩,你不是在Q市女监吗?沈倩没有回答,温柔的伸出手,抚摸我的面颊,说,哎,你也受苦了。我其实经常在梦中看见你的,给你讲着我的传奇故事。我仔细想想,还真有过这回事。我此时好像在梦中有梦,梦中还有梦。

“一辆乳白色的富康轿车,穿过北州西部山上农场的宽阔街道,路两边是高大的松柏,还有高悬的农场特色产品广告牌。我坐在车后座,像是一个久居洞穴的几乎失明的人突然见到阳光,自由的空气流通在身体里,兴奋、新鲜,车拐了个弯,开始下山。远处褐色的山峦起伏,下山的路边荒芜荒凉,几乎二年没有见到外面的一切,典型的高原地质地貌。原有下山的路已被一条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截断,切断部分要修一座高架桥。离上山的检查站还有几百米,车拐过向东沿临时路段前行。”

“一场让所有中国人胆寒的“萨斯”在这一年爆发了。早在明朝的刘伯温对此做了预言,一气杀人千千万。在那场劫难中死去的人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数字,但据一位高人说,天上定下在这场瘟疫中国人至少要淘汰八百万人,神慈悲于人,就又赎了人的罪业,作为一个警告,但劫难还远远未结束,最终还要有个大审判。在外面的人几乎都经历了类似行政拘留的十五天的观察期。”

说话的声音,是沈倩无疑。慢,柔。温暖。

中国警方在1983年第一次开展“严打”,此后在1996和2001年有两次。二0一0年六月中国公安部部署了第四次为期7个月的第四次“严打”。1983年自上到下发动了一场“严打”刑事犯罪的运动。那场运动是四九以来一直到迄今为止运动规模不论从批捕人数还是批准死刑人数都是最多的一次。那时和运动沾上点边的人的感觉是大难临头,人人自危。

当年的白宝山案件。白宝山最早就是在83年严打的时候被抓入监狱被判徒刑的,从此产生了对社会的报复心理,然后来犯下很有名的白宝山的系列枪案,就是枪杀军警的枪案。这个严打,当时有很多判决的严打的整个抓捕过程都是非法治的,甚至还是非理性的。在严打时曾经有人因为偷窥而被枪毙,这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不会存在这种现象。它这个严打还导致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就是过度惩戒案件的发生,到最后会出现庞大的上访群体。在BJ很多上访的人员岁数比较大的往往就是83年严打的受害者。而且这个运动式的严打不以法治为准绳,而是以长官意志为准绳。这种严打它到底能维护法律还是维护长官的个人意志?
  
80年代以后,鄧某平、胡耀某、趙某陽主导的改革从经济逐渐转向政治,其黨内高层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也不断地进行反扑。从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直到胡耀某下台,台前幕后的各种表演,耍尽了阴谋阳谋。
  
我知道,诽谤和谎言是市侩政治的合法手段,是反对政敌的惯用伎俩。世界上未必能找到一个不曾往对手身上泼污水的伟人。此外,所有的人都不仅极力想把杰出人物贬低到自己所能理解的水平,而且还企图把他们打倒在自己脚下,把他们推入自己创造的、并称之为“日常生活”的黏糊的、有毒的污泥之中。(《克里姆林宫秘史–斯大林情妇回忆录》148页)
  
武警部队的前身是公安部队。1982年6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担负内卫执勤任务的部队同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警察统一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83年时候 ,岗楼上是没有武警站岗的,那时候 是公安站岗,85年以后裁军,出现了武警编制。看守所、劳改队才用武警站岗。1983年4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部在BJ成立,李刚任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首任司令员,公安部部长赵苍璧兼任首任政治委员。公安部队“人民武装民警”,着装是上绿下蓝,只看上半身的话几乎分不清是公安还是武警,85年之后着装改为公安制式,但颜色发青,领章帽徽都一样,肩上的盾牌图案除了红五星之外还有两支枪。
  
从1983年8月上旬开始到1984年7月,各地公安机关迅速开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第一战役。迟某强就是这次战役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例。不仅因为他正当红,还因为在1997年新颁布的《刑法》中取消了他所犯的流氓罪。
  
83严打最大的目的是给5年前刚刚结束的文化大革ge命降温,让社会上很多带有文革痞气的人彻底熄火! 别的不说,83年严打造就了十年的安定发展,社会上的渣子被一扫而空,直到当年那批劳改犯陆续放出来之后社会上才又开始乱起来的。
  
83年时毛已经死了近7年了,改革开放也有四、五个年头了,为什么还会出现毛时候的滥杀情况?社会的部分呼声,人quan权意识、人quan权观念没有,黨和政府的权威不容怀疑和侵犯,一是杀人杀惯了,二王是导火索,这些因素造成了1983年的滥杀。
  
有一个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被抓的)说:“要听政府的话,好好改造”,那时没有黨的概念,政府就是最高权力!
  
83年法律不健全是主因,相应的管理职能也低下,市场经济放开了,冲击一下子到各个阶层和领域,乱也就不可避免。那时候治安的确够乱,我已经清晰的记得跟大一点的伙伴骑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操场看审判犯人,一个个五花大绑,脖子上挂一大大牌子,身边各站一警察,宣判一个就有人去打个大大的红叉,那场景人山人海,我们只知道到处跑凑热闹,完了就看一绿色大卡车来了,犯人一个个押上去,还有女犯人,然后就去游街,刚开始还能跟上车,后来就跟不上了。大一点的伙伴骑车很猛一直跟到郊外去看枪决现场,回来就绘声绘色给我们讲述。据说收家属子弹费是真有其事,但大家好像也没什么抱怨。
      
1983年的严打虽然早已载入史册,但国人仍然是记忆犹新,至于对与错,法律界应该早有定论。我个人认为,是与现代文明相悖,与解放初的镇压反革命有异曲同工之处,打击面过大,造成了很多冤案、错案。据有的资料介绍,全国杀了3万多,后来据说,联合国的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给中国领导人写信,要求停止后,严打才有所收敛,并逐步开始走向正规。
    
当时的严打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但是法律程序简化了,甚至是没有按法律程序,也造成了人人自危,给世界法律界留下了笑柄。
    
大陆第一批发财的几乎都是判过刑出来的!但后来因为自身原因几乎没有人继续发展下去,甚至大陆第一批吸毒的也是他们,现在没剩下多少人了吧。
  
1983 “犯罪井喷”和“严打运动”。千万城镇待业人员,同样数量级的流动人口,远远超越了治安体制的管理能力。这一年开春到秋天,沈阳的盗窃抢劫杀人犯“二王兄弟”,持枪横行大半个中国,杀害11人,国人心惊肉跳。5月,同样出身沈阳的卓长仁等人,竟劫持了国内航班,辗转到了台湾。6月,内蒙古呼盟发生27名无辜者被害、多名女知青被强jian奸的特大强jian奸sha杀ren人案……法学界称这个时期为“犯罪井喷”。
大逮捕那会儿我(网友)被抽调抓人(JC根本不够),三人一组发支枪五发子弹,我当时年青负责背枪。抓了2人,第一个15岁,男孩,罪名流氓。第二个19岁,女孩,罪名流氓。当晚先后顺利抓获。送到临时“看守所”时,乱的一塌糊涂,根本上交不出去,全县都往一个地方送,你想想会是什么镜头。
事过后才知道咋回事。各街道、乡村、单位都有任务,非交出罪犯不可,连只偷过一个南瓜的都抓来了,好笑……当今好想哭!
  
春打六九头。打春前的日子与往常一样,街面并无异相,文革“斗批改”过去了几年,大家眼下更关心自己的出路与个性张扬。十亿人民纷纷试着跨越一条叫“偷机倒把”的红线,为日后出九亿倒爷做着坚实铺垫。全国上下一片喧腾,说大家已忙到腾不出空参加本单位深入揭批四人帮的小组会,并不见虚。到这年,一场注定会很快遭人遗忘的边界磨擦,也断断续续打过了四个春秋,前方后方,新鲜劲与日俱减。宣传部门侧重点做出了适时调整,调到了鼓舞大家把握未来二十年“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那里,把解放思想放在了首位。“解放思想”,一个莫名其妙的口号,国家只告诉你到时候了,思想需要解放了,却不说人们思想是被哪个束缚又被束缚于何时。人们看到,舞台上女歌唱家们“解放”最成功,思想带动了步伐,已不再规规矩矩直竖在那里演唱,轻佻了,变成手拿麦克风在台上走来走去,像大上海十里洋场……
      
一九八三年的春天到了,带着血腥气味。刚过了年,缉拿东北“二王”的告示便贴满了大街小巷,看惯并熟悉了大批判文章的人们,第一次目睹了国家的惊慌失措:通缉令破天荒地标出了金额高达千元的悬赏。
      
“二王”被乱枪打死在荒坡,但受惊的国家却得不到坐稳喘上一口,就在全国动员追杀“二王”之际,接连又出几件事,有叫胡娜的网球运动员闹叛tao逃,有叫卓长仁的带人劫jie了飞机。
  
80年代初,生锈的国门刚透缝,喇叭裤、邓丽君、老电影、舞会,还有《加里森敢死队》都进来了,大伙没有思想准备,就跟着感觉走。黨组织和居委会老太太也守不住防线,资产阶级太厉害了,它针对中国人民压抑了几十年的情yu欲,连下猛药,除非太监,谁能坐怀不乱?当时成都街头,时髦男女也敢牵手了,夜晚滨江路的夹竹桃缝中,埋伏着一对对情侣,而电影院是谈恋爱的上好场所,人们在暗中互相抚慰,快活得跟神仙似的。你参加过家庭舞会么?
  
在1983年监管机构体制改革时,监狱、劳教所从公安部剥离出来,当时中央政法委也考虑将看守所一起移交,但顾虑当时的特殊情况,一个是“严打”的需要,一个是当时的司法部刚成立,接受能力有限,所以就暂缓移交。一下子就缓了数十年,监管机构一直是两个序列管理。
  
现在,这短短几年,俯卧撑事件、躲猫猫事件、毒奶粉、煤矿事件、杨嘉事件、邓玉娇事件、城管事件,等等,这到底是怎么了?中国到底怎么了?
  
BJ小贩被城管追逐,被迫“跨栏”后骨折;俯卧撑;“躲猫猫”……越来越多的体育项目和游戏进入死亡地带,变成了一场场死亡事件的关键词,同时伴随着疯狂的流行和疯狂的谎言。人们身体的任一部位都成为死亡不可预测的因素,等待着一次匪夷所思的“诱发”。
  
如果李荞明之死没有新解,那么,“躲猫猫”就与此前流行的“打酱油”、“俯卧撑”一样,成为又一个流行热词,因为,在“躲猫猫”的背后,同样深含着吊诡的语义,有关机关一定在掩饰着什么真相,伴随这个流行词,民众对公权机关将失去信任,甚至导致执法机构声誉的岌岌可危。
  
“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哪个人是眼线,管教的警官叫谁出去单独谈话的次数多了,我们也都明白了。有时候警官会跟你明说,要你照顾下,有时候不说,你自己心里明白,做事不要做太过分就行。”我说。而相应地,只要线人平时不要强出头,牢头对于“线人”也是敬而远之,互不侵犯。
  
“线人”和牢头共同治理的潜规则,数千年后仍然悲哀地延续着。从《隋唐演义》里的程咬金,到《水浒》的牢头李逵和戴宗,到云南“躲猫猫”事件里打死李荞明的牢头,无一不隐现着这套潜规则的力量。

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也无论是释迦牟尼、老子、孔子还是苏格拉底、摩西、耶稣,所有的大智大慧的圣人、先知、哲人都不厌其烦的劝人重德向善,为什么他们都不劝人重财而是劝人重德呢?因为他们都知道上天赋予每个人权利的大小多少完全取决于他们的人格,也就是取决于他们的道德。一般人只能看到眼前,所以也就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圣人大哲可以看到长远,在他们的眼里,人的生命不止一生,既有前世,又有来生。正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所以圣人、先知们都劝人重德向善。因为他们知道人在道德堕落的同时意味着人格的降低,意味着天赋之权的丧失,意味着自行走向毁灭。
  
人格的降低在天神的掌控中,最终归宿是地狱,再无恶不作就面临形神全灭,那时人的整体生命的彻底的毁灭。人格的降低在人间的最终归宿就是监狱,但不包括因信仰遭迫po害被押的情形。
  
据现代最新考古发现人类文明应当是五大文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100年前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前后,由苏美尔创造,又称苏美尔文明,希腊语称此地为美索不达米亚);克里特岛的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500年前后);恒河流域的哈拉巴文明(公元前2500年前后);黄河流域的夏商周文明。从1996年开始,中国花了10亿多元的巨资,集中了200多个专家学者搞了一个夏商周的断代工程,目的就是要挖掘出商以前夏的历史,从挖掘的成果看,已知的在商以前有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龙山文化经过碳14的考证大约在公元前2100-2000年,这与文献上记载的夏有470年和431年大致相当,而且传说夏有万国,商有千国,周有八百,从龙山文化遗址看,发掘出了许多的小城堡,所以现在的观点就是龙山文化是夏的早期,二里头文化经过碳14的考证,大约在公元前1610-1560年,其中发现了两个城堡,郑州商城和郾师商城,遗址有几个故宫这么大,其中一个宫殿的面积有1万平米,这被认为是夏的晚期,不然的话,中国的历史只有3000多年,就很难称得上是5大文明古国之一。目前,这一工程已经取得了许多的重要成果。另外,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就是根据甲骨文的记载上推断出商武丁的大致年代,武丁在位是59年,很有名的一个君主,那时大概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
  
监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监狱的雏形是原始人驯化野兽的岩穴。后来,不杀“战俘”了,把俘虏关押在洞穴之中,强制他们投降归顺。国家出现以后,此设施日趋完善,终于发展成为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据史书《唐律疏议》记载:“皋陶造狱”。皋陶是4000多年前的传说中的人物,舜帝时期,曾被任命为刑法官。关于他掌管刑法、发明建造监狱的传说,古籍记载很多,历来视他为监狱的首创者。在我国古代监狱中,都挂有皋陶的画像,不仅狱卒要像敬神拜祖一样敬奉跪拜他,而且连被囚禁关押的犯人也如敬拜神明佛祖似的对他行三叩九拜之大礼。
  
“监狱”一开始并不叫监狱。夏朝的监狱称作圜土。《今本竹书纪年》载:“夏帝芬三十六年作圜土”。《尔雅•释名•释宫室》解释:“狱……又谓之圜土,筑其表墙,其形圆也”。因而,夏朝的监狱大体是用土筑成圆形的围墙,用以拘押囚犯,是一种很原始的形式。商朝叫“圉”,至西周,对监狱的称法多有不同。有称“囹圄”者,《风俗通》载:“狱,周曰囹圄”。西周的囹圄,不仅是拘押罪犯的意思,而且包含着“令人幽闭思衍”的思想。有谓“圜土”者,如《周礼》郑玄注:“圜土谓狱城也”。周代的圜土是带有收容与囚禁这样双重性质的机构。也有曰“犴狱”者,即“乡亭之系曰犴,朝廷曰狱”。这皆表明西周的狱制在夏商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类型的监狱。春秋对监狱的说法和西周大致相同。如“囹圄”、“圜土”等。此外,春秋时期还称监狱为“狴犴”。《孔子家语•始诛篇》载:“孔子为鲁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狴者,狱牢也。狴也叫狴犴,是一种传说中的野兽,力猛似虎。后人常用狴犴作为狱门的装饰,以达渲染恐怖气氛,显示监狱的威慑作用。战国时期的狱名叫囹圄,如《管子•五辅篇》说:“善为政者,仓廪实而囹圄空;不能为政者,仓廪虚而囹圄实”。因各诸侯国争霸,战争俘虏增多,七国普遍设狱。《尉缭子•将理》就有:“小圄不下十数,中圄不下百数,大圄不下千数”的记载。秦朝叫“囹圄”,直到汉朝才开始叫“狱”,《汉书•刑法志》载:“天下狱二千余所”。不仅只此,汉代监狱的管理制度,如系囚制、呼囚制、颂系制、孕妇缓刑制、录囚制等都达到了比较完备的程度,为后来历代监狱管理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州县都有了监狱。宋朝各州都设置了类似周朝的“圜土”的狱,犯人白天劳役,晚上监禁。明朝京、州、府、县都有了监狱,清朝沿袭下来。监狱的职能,据《唐律疏议》记载:“狱者确也,也实囚情”,“以圜土聚教罢民”,“任之以事,而改教之”。即对犯罪的事实要进行核实,对犯人要教与改。牢,牢字的本意是“闲也”,是监狱的俗称。养牛马圈为牢,有防范的意思,故防范犯人逃跑的设施为“牢”。汉代的“掌稽核罪囚”官员,便名“提牢之另事”。 监,明代把监狱称为监。据《明律•逃亡门》中规定,“凡犯罪囚禁而脱监”,“于本罪上加二等”。把监狱称监,这是首见律文。另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年间制定的收押、提讯例规中,也多把监狱称为监。班房,晚清以来,监狱有时也称作班房。班房之名,起自于旧时壮、捕、皂三班御役中的捕班的公审房。清代的这种“班房制”,后来演变为羁押未决犯的“看守所”。笆篱子,是辛亥革命以后对监狱的一种俗称,意思是,监狱防范严密如同笆篱,咫尺而不相见。习艺所,把监狱称作习艺所,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根据山西巡抚赵尔巽的奏请,在各省通设的一种新的监狱体制,就是犯人在犯案地方按照处刑年限“学习技艺”,实际上是一种苦役制度。再后来,才将“监”和“狱”合并为一体,统一称为监狱,监狱的名称被正式列在大清会典中。对监狱的称谓就这样一直延续到今天。古代囚禁犯人的监房,围墙高大坚厚,狱房通常都比较狭小。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监狱.是山西洪洞县城内的旧县衙监狱,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监狱的监房很小,每间只有4平方米左右,犯人进去,无法躺下,只能坐着或蹲着。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监狱的遗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城北4公里处,那里有一座南北长106米、东西宽103米、高出地面5米的台地,台地上有十几座房屋,数十株苍郁的松柏。相传,这里就是商王囚禁周文王的地方,古时称"羑里"。这就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
  
监狱给人的印象是总是阴森恐怖的,但是在有的监狱里,新奇和温馨的气氛真的很难想象这里是铁窗中的世界。提起监狱,就会让人想到周润发、梁家辉主演的《监狱风云》系列电影。电影里的监狱黑帮林立,纷争不断。
  
监狱里呆的人是最底层,而最高层在古代就叫帝王,现在的人想到帝王总是着重于他的沉淀堕落的负的因素,已经不知其“君权神授”的神州远古的概念。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8-04 16:48

第二十三章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本写有关16世纪法国人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诸世纪》的书,里面有一些涉及到过去的事情,但我发现那的的确确已经被改变了。
回想起来以前有过不少这方面的书。历史上的很多先知和预言家们都谈到了过去那一年,人类将要面临什么,神安排的劫难一个挨着一个,直到把人类彻底消灭,将地球完全摧毁。但诺氏预言的的确确也讲到了如果有“某某某”到世间来,“什么什么”事情出现,还有“天使人类”等等,他的预言将告终,新的历史纪元将不按照他所预见的进程去发展了。最让我触动的是,他预言的人类出现什么事情的几个时间点,恰恰和沈倩她们经历的事相吻合。

16世纪法国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中指明历史的今天会有一位非同寻常的东方人出现,而且《诸世纪》多篇预言诗都讲述了关于他的情况以及在未来他带给整个世界的改变。

一位东方人离开他的家乡【在纪四第31首诗里这位“东方人”被称作“新圣人(new sage )”,那首诗描述到了他与他的弟子,从诗中的“Hands in bosoms”即“双手在胸前(合十)”我们看出这位东方人是以佛家的形式出现的】
  
穿越亚平宁山脉到达法国
他将越过天空、海洋和冰雪
用他的神杖唤醒世人 (纪二第29首)

他留在欧洲长久等待不能返回
他还会回到亚洲
来自伟大的赫耳墨斯 【“赫耳墨斯”(Hermes)是希腊神话中的传信神使,手里握有一根具有法力的神杖,可以使沉睡中的人立刻清醒过来。】
他会超越所有东方的君王 (纪十第75首)

圣言遭受从天而降的打压
他寸步难行
秘密与真象被封闭
他们还会继续前進 (纪二第27首)

在《诸世纪》多篇预言中,诺查丹玛斯曾用“新圣人(new sage )”、“圣言(divine word)”、“圣心(divine spirit)”和“圣徒(divine ones)”,从这些用辞可以看出,这一切在400多年前的预言家心目中都是何等的神圣。

四百多年前的预言先知诺查丹玛斯写下《诸世纪》预言,并留下他七幅画的《失落之书》。在《诸世纪》中隐藏着神秘的“蔷薇卍字符系列预言”,被隐藏的秘密是什么?“蔷薇卍字符系列预言”的秘密对未来的重要性又是什么呢?在《失落之书》中披露了什么线索?

我们可以看到在《失落之书》中有七幅画作,几乎每一幅画上,都画着一个“輪”,這個“輪”究竟指的是什么?科學家把他們稱為“時間之輪”、“生命之輪”。是否还别有所指?诺查丹玛斯为什么会如此煞费苦心,留下這七幅帶有“輪”的畫呢?

在其中的一幅画上,有一艘大船,船的上方有個“輪”,船边诺查丹玛斯捧着一本书正在认真的阅读,这本書與船、“輪”有著怎樣的联系?在另一幅画上,月亮女神阿爾特彌斯帶著“輪”从天而降,向人们开示着未来的美好境地。

另外,在古老的印第安霍比部落预言石“霍比石”上刻绘着霍比预言--“大人與卍字圓輪”:一个帶有卍字元的圓輪光芒四射,许多人模仿着大人的动作,似乎表達“某種與卍字圓輪有關的奧秘,人們會因此而受益、昇華。”

这些预言,预示着本次人类文明的最大秘密──千万年来,人类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辗转轮回,经历了各种苦难与辛酸,在蒙混之中一直找寻着返本归真的回归路,期待着有一天佛法洪传之时,能得到佛法的救度。普救世人的佛法何时出现?返本归真的回归路又在何方?《诸世纪》中神秘的蔷薇卍字符系列预言隐藏的最大秘密,向人们讲述着佛法将在世间正法、度人的这一事实:月亮女神阿尔特彌斯帶著“輪”從天而降,显示轉輪聖王將帶著“輪”下世傳法度人;诺查丹玛斯的船之画对应到了佛法中的“法船”之說,人一旦修習了佛書、修煉了佛法,就如同登上了法船。

令人驚訝的是,二千多年前在東方古印度這地方,已經有了和“法FALUN輪”有關的神諭,连结着仙界奇花“优昙婆罗花”出现世间的契机:“优昙华者,……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我们一直在期待着救世主耶稣再次降临,拯救我们出苦海。可是,我们知道他什么时候到来吗?耶稣说过:“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原来,我们并不知道耶稣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重临这个世界。
尽管这些话出自两千年前,但今天的宗教(昔日的正教)又有多少不是这样的呢?——既然看不到救世主的降临,更不知道他何时降临,也就松懈了对主人的忠心。开始是放纵自己,后来则是作恶多端——因为有人认为“我的主人必来得迟”。甚至还有人认为“上帝死了”。
“既然已经没有人管我们,我们就自己尽情地寻欢作乐吧!”凡是打碎人类美好信仰的,使人堕落的生命,都是魔鬼——不论它有多大的名头!

聖王临世,必悄悄然。他要观察一切生命真实的思想和行为,分清谁是忠仆、谁是恶仆,然后再给予相应的处置。所以,没有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来。
不知道时间,人就容易丧失信心;而等待时间久了,人也容易懈怠。但他终于是要来的。因为这个世界需要他的拯救,因为这个世界有许多善良的人、有信心的人和忠诚的人。即使他来了,你也得去辨认他。真理临世,必有谬误相随。
如果你辨认不出他,他对你来说,就等于没有来。可是,你会对这个世界说:他还没有来!他凭什么来拯救你?就凭你能够辨认出他!你能辨认出他,你就能得到拯救;你不能辨认出他,你就得不到拯救!
  
耶稣說:“天国好比十个童女,拿着灯,出去迎接新郎。其中有五个是愚拙的。五个是聪明的。愚拙的拿着灯,却不预备油。聪明的拿着灯,又预备油在器皿里。新郎迟延的时候,她们都打盹睡着了。半夜有人喊着说,‘新郎来了,你们出来迎接他。’那些童女就都起来收拾灯。愚拙的对聪明的说,‘请分点油给我们。因为我们的灯要灭了。’聪明的回答说,‘恐怕不够你我用的。不如你们自己到卖油的那里去买吧。’她们去买的时候,新郎到了。那预备好了的,同他进去坐席。门就关了。”
耶稣临世时,即使是他原先的弟子,也有进得门的,也有关在门外的。不是彼此有别,而是有些人没有“预备好”。这没有什么奇怪的——耶稣第一次来的时候,不就是这样的吗?当人们能够认识他是神的时候,已经铸成大错了!
真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有的人去敲门,说:“主啊,主啊,给我们开门。”耶稣的回答会是什么样的呢?《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这样记载:“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这句话是一声警钟:“我实在告诉你们,我不认识你们。”所以,耶稣提醒人类:你们要警醒,因为那日子,那时辰,你们不知道。
  
耶稣神被钉在十字架上时与两个死囚的对话:
“两个与他同钉的囚犯,有一个开口侮辱他说:‘你不是基督吗?救救你自己,也救救我们吧!’
“另一个责备他说:‘我们同样受刑,你就不怕上帝吗?我们受刑是活该,是罪有应得。但他并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他又对耶稣说:‘耶稣啊,你作王临到的时候,求你记得我。’
“耶稣对他说:‘我告诉你,今天你要跟我一起在乐园里了。’”
  
沈倩说着,这时天立刻清亮起来了,天空一片湛蓝。我远望天边有一丝白云,从远处飘过一大朵深灰色的云,同时又有一大朵白云也往前移动,心想,这块白云怎么那么像一个人那?我没有在意,就继续发正念。当再次抬头看时,就在我的头上方,怎么像是个观音菩萨?她头戴发簪,身穿长裙,腰系长带,宽大的袖口露出双手。她好像在移走身边的一块巨大的石头(手还没有触及到那块云)。眼前的一幕令我非常震惊。泪水差一点就流了出来。其实在这个空间看是移走一块巨石,在另外空间也是一场正邪大战啊。

沈倩说,我曾去过正觉寺。殿中的佛像雄姿庄严,令我望而生畏。和尚告诉我说,前殿已经换佛(庙里的人都知道寺院要换佛)。我不知道以前供的是什么佛,现在供的是未来佛──弥勒佛。弥勒佛带着无限的慈悲笑看天下事,两侧是四大金刚。见到弥勒圣佛,我感到格外的亲切,久久不忍离去。正殿供的是高大的释迦牟尼佛像,两侧是十八罗汉,各自打着不同的手印。后面就是观音菩萨。我先挤上前去,双手合十拜谢她的看护。然后又回到正殿细细观看。
猛一抬头,我看到在释迦牟尼像的两边悬挂着一幅金字大对联,
左联上写着:佛光普照风调雨顺;
右联上写着:法輪常轉天下太平。
横批是:正法久存。

在距今七十年前的对德国纳粹罪行進行审判的纽伦堡审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审判。审判一开始,所有纳粹战犯用同一个理由为自己辩护,这个理由是“执行法律的人不受法律追究,杀害犹太人是在执行法律。”“执行法律的人不受法律追究”是世界上共同信奉的法律古训。
希特勒和其他法西斯主义者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个很“完满”的形式主义法治者,通过法治实施专制和运用法律灭绝种族是希特勒的两大发明。对待犹太人,第一步通过立法進行身份上的区分,使犹太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第二步通过立法禁止犹太人经商,切断了犹太人的财富来源;第三步通过强制劳役法,使有劳动能力的犹太人从事超强度的劳役,在将他们的体力耗尽后再赶往集中营从肉体上消灭。六百万犹太人就是这样通过分步骤被屠杀的。因此所有纳粹战犯都有理由说:杀人是在执行法律。
这样一来把法官难住了,因为法官们也信奉同样的古训,法官们不得不休庭。休庭后法官们讨论:如果纳粹战犯的辩护理由成立,承认他们执行的是法律,那么只需做一件事,开庭后即宣布他们无罪,审判也应宣告结束;如果认为他们的辩护理由不成立,就必须从法治原理上予以说明。
    
德国著名哲学家拉德-布鲁赫在法律问题上有个非常精辟的论述,他说:“法律分法上之法和法下之法,以人类的共同理性,以人的尊严和权利作为展示内容的法是法上之法;凡是以背弃人类理性,漠视人的尊严、践踏人的权利为特征的法都是法下之法。法下之法是恶法,恶法非法也。”
他的这一思想很快使法官们达成了共识,法官们认为,纳粹战犯执行的不是法律,而是一种罪恶。再次开庭,法官们以恶法非法的原理驳斥了纳粹的辩护理由,纽伦堡审判才得以顺利完成,并将包括集中营护士在内的迫害参加者判处了绞刑。
    
根据以前的罗马法,一个自然人要作为权利义务主体,具备“人格”是前提条件。“人格”一旦下降或丧失,就是“人格减等”。罗马法中将人格减等分为人格小减等、人格中减等和人格大减等三个级别。人格下降越多,相应所失去的权利就越多。完全丧失了人格,即完全失去所有的权利。
那么一个人的人格取决于什么呢?人格取决于道德。德国大思想家康德说过:“一个人可以没有知识,但不能没有道德,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道德。”换句话说“人之所以具备人格,就是因为人有道德。”每个人的人格之高低,自然也就取决于他们各自道德的高低。
  
监狱里呆的人是最底层,而最高层在古代就叫帝王,现在的人想到帝王总是着重于他的沉淀堕落的负的因素,已经不知其“君权神授”的神州远古的概念。其实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远溯中土上古时期:
《董子》曰:古之人造文字者,三画而连其中者谓之王。三画者,天地与人也;连其中,通其道也,取其天地与人之才而三通之。非王者其孰能若是乎?《春秋元命苞》曰:王者,往也。神之所输向,人所归乐。干宝《搜神记》曰:舜知天命在己,体道不倦。《援神契》曰:天覆地载谓之天子,上法斗极。《钩命决》曰:“天子,爵称也。”帝王之德有优劣,所以俱称天子者何?以其俱命于天,而王治五千里内也。董仲舒直接指出,古代造字,王字的三横,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中间的一竖,代表着将三者贯通,作为王的人,必须具备对天地人三者规律的把握;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神所授予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是子民所乐于归顺的;是天上与地下间的枢纽,帝王上事天,下养民,有天命存在,得时刻体悟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均衡与运行规律,不得懈怠。这些在在证实着“君权神授”早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普遍认知,并非舶来品!
  
再来看看唐-徐坚的《初学记》里,“总叙帝王”篇是这么写的:皇者,天人之总,美大之称也。《易纬》曰:帝者,天号也。德配天地,不私公位,称之曰帝。天子者,继天治物,改政一统,各得其宜。父天母地以养人,至尊之号也。大君者,君人之盛也。《吕氏春秋》曰:帝者,天下之所适;王者,天下之所往也。《尚书纬》曰:帝者天号,王者人称;天子,爵称也;皇者,煌煌也。《韩诗外传》曰:君者,群也;敢群天下万物而除其害者,谓之君也。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称为“皇”、称为“帝”、“王”、称为“君”、“天子”的生命,可不一般,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当的!“父天母地以养人”──表明了这人世间的一切,他们都得承担:他们得承继天命,治理天下万物为其除害;将各自为政的地区以及民心,统一在自己“德配天地”的修为中,使人人各得其所、各安其份、各得其宜而天下大治。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成了天下人效仿的榜样、向往的目标、最适当的遵从模式。正因为他们身居如此高位,而不视为私有;肩负着如此的重责大任,而不敢有丝毫懈怠,上天就给予他荣耀:有了神圣至尊的天号;有了人中煌煌大美的爵称。
  
因此,以现代的眼光看来,那“君权神授”,意味着你必须扮演“半神”;“天赋君权”代表着你必须抛弃大半的“人心”,那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一点疏忽不得,否则十目所视、千夫所指,進谏、诤言、上表、谒奏……全都来了。还得日理万机,每日行程排满,扮演多重角色。如此一来,你就理会到为何皇帝下诏,开头总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了,这句开场白,昭告的是多大的重担与压力!
这样一来,就明白这好皇帝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所谓“文治武功、勋业彪炳”,要“文武双全”、“术德兼备”的!所以历史上所谓的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干盛世等等,也不过就昙花一现,因为创业维艰,守成更难。
  
德者,得也,古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里,认为人从宇宙循环规律中所获得用以指导自己行为、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顺应规律的那部分内容,称为“德”。德只有人才能够获得,只有人才能够体悟,也只有人才能自己选择、自我约束。而“德配天地”──道德境界高超的帝王,可以治理与带领他的人民走向“人所归乐”的生活。
人的道德境界越是崇高,就越是能够深刻地认识事物,洞彻和把握事物间的规律,做起事来就能深谋远虑,高瞻远瞩,更能胜任天地人三方面,四通八达而游刃有余,否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处处掣肘,寸步难行。所以帝王治理社稷,是以“德配天地”的圣人姿态,以及对道的体悟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并以身作则为子民的表率。
  
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且变化多端的,作为联系人的帝王,稍一不慎或德无法配天地,导致国家施政有缺失,天就出现灾害来谴责他;如不知道自我反省,又出怪象来警告他;如果还不知悔改,天才改变成命,使其丧邦失国。因为赋有天命在,是“神之所输向”,所以灾异就是天地与人的“对话”!所以历史上许多的明君和贤王,天下任何一小撮地点出现灾异,立刻斋戒沐浴、祭拜天地、下诏“罪己”,得为天下臣民负责与担当啊!
其实古代少数的英名君主、流芳百世的真命天子,深刻知道自己以爵事天,是受天命为王,拥有天下,替上天行使管理百姓的权限。同时更明白,能成帝王,是被上天视为自己的孩子──“天子”来护佑的。所以他们的降生,很大一部分都以神奇、祥瑞、特殊的方式昭告天下:
  
《诗含神雾》曰:华胥履大人迹而生伏牺。《帝王世纪》曰:神农氏,姜姓也。母曰妊姒,有乔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尚羊,生炎帝。《帝王世纪》曰: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野,感附宝而生黄帝于寿丘。……
由这些记载,我们得知伏牺氏的母亲因好奇,踩着巨人的足迹而怀孕生了他;而乔氏之女名叫女登的,更离奇,在华阳游玩时,感受到神龙头部的碰触就有神农炎帝的出生;那黄帝的妈妈叫附宝,见到巨大的一股电流围绕着北斗枢星打转,光耀四野,闪烁不定因而有了感应,于是二十个月之后,神州华夏人文初祖──黄帝就此诞生。……
《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孟津,白鱼跃入王舟;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这就是三代受命之符。祥瑞不是凭空产生的,他是对美德的报答,是王者世世代代“积善累德”的效验。王者将王天下,天必出现一种非人力所能引起的征兆,此即“受命之符”。就是“天下之民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应诚而至”的鼓舞与惕励。
而这些特殊生命的长相与一般人也大相径庭,《帝王世纪》曰:伏牺鳞身,女娲蛇躯,伏牺氏与女娲都是蛇身人首,有圣德;《史记》曰:黄帝姓公孙氏,生而神灵,龙颜,弱而能言;《春秋元命苞》曰:文王四乳,能乳天下布施恩德之谓也;《尚书大传》曰:尧八眉,八眉者如八字;《春秋元命苞》曰:舜重瞳子,又曰:武王重齿,是谓刚强。宋均注曰:重齿以为表;《洛书》曰:禹胸有黑子如北斗,长颈鸟喙,貌亦恶矣。天下从而贤之者,好学也;《春秋合诚图》曰:苍帝之为人,望之广,视之专,而长九尺一寸。又曰:赤帝之为人,视为丰,长八尺七寸。……
  
其实不必觉得惊讶,远古时期人神同在,五官体态各异,不足为奇。“重瞳”指眼中有两个眸子,古传舜跟项羽都是重瞳,见《史记 五帝纪》及《项羽纪赞》,后世用来比喻帝王──这是辞海对“重瞳”的注解。至于颜面似龙、长脖尖嘴、千里眼、顺风耳、身高九尺一寸……等等,就见怪不怪!
当然,他们所接触与使用的一切,都和“龙”扯上关系,运用的图腾、图案非龙莫属!穿的衣服叫“龙袍”,上头全是张牙舞爪的龙刺绣,脚上穿的当然是有亮丽色彩的龙头锦履。而中国历代帝王最隆重的服装叫“冕服”,为专用于祭典的礼服。“冕服”为玄衣纁裳,即青黑色的上衣和黄色的裙子,象征天地的颜色,穿“冕服”时得佩戴“冕冠”。而“朝服”这种服装仅次于“冕服”,是皇帝在大朝会、大册命等重大典礼时穿着的服饰,相当于群臣、百官的朝服。就宋代皇帝来说,还有裘冕、衮冕、通天冠服、履袍、衫袍及御阅服等等。
  
至于食的方面,我们可以由清朝《四执事库档册》中得知,有御膳房太监每日纪录的“节次進膳底档”、“照常進膳底档”等,知悉乾隆帝日常生活情形:
每日寅(时辰名,即清晨三时到五时)正三刻起床(档册记做“请驾”),御膳房即伺候冰糖炖燕窝一品。有时不用早点,即于卯时(时辰名,约当早晨五点到七点)用早膳。而由此乾隆膳档的纪录,更发现许多特殊事例:每逢祭天地、宗庙,皇帝虽斋戒,饮食仍照常用荤,唯不饮酒,不食葱蒜。至于祖先冥诞、忌辰则素食。
膳档纪录有云:“八月二十三日,世宗宪皇帝(雍正帝,乾隆帝生父)忌辰,此一日遵例伺候上(指皇上)進素,内廷(女眷)主位進素。卯时一刻,外请祭福陵(先皇墓)毕。卯二刻早膳:山药豆腐羹热锅一品、竹节卷小馒头一品、苹果软烩筋一品、口馍萝卜白菜一品、罗汉面筋一品、油炸糕、奶子糕。后送菜花头炒豆腐一品。福隆安(太监名)進杂烩热锅一品、盐水豆腐一品、素包子一品。随送攒丝下面,進一品,粳米干膳進些。”
  
住的方面,谁都能理解,那宫阙楼台、飞檐殿宇、池阁亭榭、九曲回廊……,我想有的明君贤王,可能忙得一生都没机会走透透哪!再说行的方面,那肯定舟、车、辇、马应有尽有,那是九五之尊该享有的荣耀啊,这儿就不细说了。
  
古代帝王时期,由于人们都站在道德的基点上为人处世,所以,人们对宇宙规律、神机奥秘的洞察力和运用能力,是今天的人们所无法想像的,其实,世代所留下的神话、传说就是当时人们的真实写照!作为当时群民的首领──帝王、天子、明君,不是像今天一样,是由财富、地位和权力所决定的,而是由掌握天道规律的深浅所决定的,境界最高深者才能成为天子、帝、王哪!只是当时被架上了“家天下”的所谓“封建”框框,涂上了高贵特殊的七彩光环而已。
这些天子、国君、帝、王,他们上承天意,神授君权,天赋异禀,所以能够与宇宙的能量融汇、贯通、感受而真实地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状态与境界,靠着斋戒沐浴、祭拜天地、下诏罪己、诚恳自省,得到上天的点化与宽宥,来改变施政方针、调节治理方式,化解危机。所以,他们才被称为天君、天帝、天王!其实他们是真实存在过的,只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的越来越不被道德水准日渐低下的后人所理解,遥立在史前洪蒙之初,直至变成了神话传说。
  
至于现代人一想起帝王就会说皇帝的三宫六院,“天上人间”里帝王般的享受。天子何以有三宫六院呢?很多人认为,这就跟今日为什么男子会有外遇一般,只是单纯的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但这是历史的真实吗?且让我们比较一下,汉朝与罗马,这两个相似的帝国,看看天子何以要有三宫六院。
  
在史学界,很多人都在比较汉朝与罗马这两个早期帝国。罗马在西元前146年结束第四次马其顿战争后,就成为了一个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大国。之后,经过了一连串的内战,以及苏拉独裁时期、凯撒时代,最终在屋大维时形成了庞大的帝国。罗马帝国和汉朝有许多地方很相似,除了当时军事都十分强大外,都拥有丰富的文明、艺术、文化。民风都很坚毅,政治都有一定的平民性格,习俗上都是以父亲作为家族的领袖,皆拥有着相当完整的法律制度。并且,在开阔的文化风格及对域外民族的兼容并蓄上,也是相似的。但是这两个相似的帝国,却有着一个最大的不同。当我们掀开罗马历史的史页,最先感受到的,就是因为长期、多次战乱所带来的阵阵血腥。反之,汉朝虽然是全面征兵制,甚至宰相之子亦要从军,但在文化上呈现一种和平、谦和的状态。
  
为什么罗马人这么常发动战争?固然有帝国侵略性的因素,但是一个相当主要的原因是,罗马人没有办法解决帝位继承的问题。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中,屡屡发生禁卫军弑主、任意拥立新帝,或是继承人不能服众,致使内战等情况。因此帝王往往只能将悍将收为养子,以平息军队、军事将领的不满。长此下来,政权多由骄兵悍将把持,又或帝王本身即为军事强人,就让罗马充满强烈的军事主义,而每每政权易手,更难免有一场风波。继屋大维之后的罗马帝国的君主提比略,晚年被禁卫军杀死在卡普里岛。
  
中国又是如何解决继位纷争呢?依靠的就是周王朝一个伟大的政治发明,嫡长子继承制。嫡长继承制,是将正妻的子女视为“嫡出”,妾所生育的孩子视为“庶出”,于是采取“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意思是正妻有儿子的话立她的长子,没有嫡子,就立妾所生的长子。这种继位方式,让朝野上下对继承人再无疑意,因此在传位过程中,比较不会有大规模的国家内乱,而早立储君,亦有利于完整的帝王训练。以西汉宣帝、元帝、成帝为例,在史册上不仅常看到宣帝、元帝间,对于政治主张的讨论,因为很早就确立成帝为嫡皇孙,因此宣帝也时常教导幼年的成帝读书、为政之道。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本,就是一套完整的、维护嫡庶秩序的礼节,以及发达的官僚制度。一般而言,在皇帝有足够的子嗣时,嫡长继承制是不会有问题的,因此保障皇帝有后代(保障皇帝有候选人),是古中国政治维系中的一大重点。
  
那么,若是皇帝缺乏子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我们可能会想,皇帝有那么多的妻妾,这种事不太可能吧,但这件事却造成了两汉的政治危机。两汉的结束,都和皇帝无后有关系。西汉成帝多年无子,晚年只得立定陶王为太子,但这个太子即位后(哀帝),竟好男宠没有生子,26岁早逝后,遂给外戚王莽一个弄权的机会,最后终于篡夺了西汉。东汉的情况就更明显了,东汉是中国史上,最多小皇帝的时代。许多皇帝都未满10岁就夭折了,在位稍久的,如:桓帝,也没有生子。因此,只得改立先帝的庶子及其后代。因此,皇帝的废立往往掌握在皇后、外戚手上,最后也因为外戚乱政,让东汉走向灭亡。
  
从以上的分析看来,我们必须承认,中国古代的嫡长继承制,确实减少了国家的动乱与百姓的苦难。而这个制度的安全,就在于皇帝宗室要有足够的“皇帝候选人”,因此,为确保皇帝有足够的儿子,天子在礼制上必须有足够的妻妾。天子的妻妾是为了满足欲望吗?其实未必如此,因为皇帝过去临幸后妃,是受管理的。当然古史我们不很清楚,但至少明清的皇帝,在这方面是有限制的。相传清康熙更为此置“敬事亭”,让太监记载皇帝临幸后妃的纪录,一方面确保后妃怀的是皇帝的孩子,一方面也约束皇帝。
  
并且,整个后宫更有着明确严格的赏罚制度,比如隋唐,即为女官设6局24司,(共有尚宫局、尚仪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寝局、尚工局等),授享俸禄,秩比外朝官员。当然,中国某些混乱的朝代,皇帝可能淫乱,但大部分的时间,后宫的制度还是很严谨的。因此,要拿过去皇帝作为藉口,说男人应三妻四妾或纵欲乱性,或许应该好好深思了!
  
听着沈倩的讲述,我恍然大悟,历史的真相原来如此。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8-29 10:25

第二十四章

没有硝烟,却比战争更艰难,这是一条还不是路的路。……你走过!踏出了痕迹。是的,美丽的鸟是关不住的!他们拥有着一切!可是他们害怕了,连一点点星火也要扑灭!可是星火总要燎原,没有永远的黑暗,他们造不出来。而在黑暗中的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最佳致敬则来自克莱斯勒的汽车广告:“你可以修筑高墙,从而把人和人隔离开来。但你不可能将一个人与他的自由隔离开来。因为自由总会找到一条出路,来达到和平。”

有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是如果诸恶一直在作,甚至越做越过,乃至是非颠倒,这一切都不影响后面的那句,众善奉行。

只有众善够重,诸恶就能被诛。

梦境里的我思维异常清醒。而沈倩在梦境里的存在又真实无比。似乎没有了人间烟火,我和她的关系又显得非常纯粹。此时,我又能感觉得到在宾馆商务套间里大床上熟睡的我,我的身边,杨东鼾声如雷。这是怎样的一种体验。曾经思考过四维空间的存在,或者几十维空间的存在。那毕竟是一种理论。古人说的红尘一梦,人生如梦,是多么的贴切。

或许,沈倩的境界里,她的话的实况一直存在着,我的思想偶尔联通,就会进入现场,对我来说,就是现场直播。

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是描写苏联劳改劳教制度的力作。中国这十几年的劳教制度几乎成为了一些地方政府掩盖矛盾的工具,不只是法律的漏洞,还是法律的替罪品。劳教制度也变成了违法行政的大杂烩。

列宁时代的“契卡”——肃反委员会,是出于对维护苏维埃政权、镇压敌人的需要而建立的组织,由捷尔任斯基负责领导。“契卡”即以后的克格勃——安全委员会的前身。
普京任总统后,曾重新树立起捷尔任斯基的塑像。从布尔什维克(多数派)的革命理论而言,对反革命敌人的镇压是理所当然而比较简单的,但对于党内外、干部队伍中种种其他的异己分子,即不拿枪的敌人应该如何处理却是一个难题。
于是,苏共(布)捡起了俄罗斯时代及国际对一般的流浪者、盗窃行骗者、破坏社会治安等不劳而获者收容教养的办法,在劳动改造营中另建“劳动教养”单位。除收容一般社会不容的人员外,在具体实践中,把各类不宜公开镇压的反党集团分子、阶级异己分子集中起来,类似于流放地进行长期的劳动改造。
  俄国十月革命以后,除了沙皇时代的监狱,苏维埃政权没有修建正规监狱,契卡在1918-1920年间修建一定数量的劳动营,这个时期没有系统的对在押犯进行区分,小偷、强盗、少数被俘的白卫军、反对苏维埃的地主富农等等都在列。
到了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苏联开始实行“集体化政策”,政治犯的人数急剧增多。这时政治犯被单独登记,不再与其他犯人关押在同一所监狱,全部政治犯被关押在由最高苏维埃安全部门控制下的监狱。
随着斗争的升级,早期修建的内务部监狱已经人满为患,苏联当局在远离中心城市的地区,修建了规模更大的劳动营,大批犯人被转移到劳动营,参加矿业开采、伐木、养护道路、修建大型建筑等等劳动。科雷马河的一处矿场,这里开采铀矿石,因为得不到相应的劳动保护,总共有3万8千名犯人死在这个矿场,这仅仅是整个科雷马河矿区死亡人数的一小部分,这里成了死亡谷。

  劳动教养制度起源于前苏联,1950年代中共中央在发动“肃反”运动中逐步引进和建立起这一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制度。劳动教养并非依据法律条例,从法律形式上亦非刑法规定的刑罚,而是依据国务院劳动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这种制度的巧妙之处在于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部分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文革中,由于裁量权过大,导致很多不该被劳教的人被以“右派”名义送进劳教场所,遭受了非人的待遇,导致很多人非正常死亡。这段历史在很多纪实文学作品中都有描述,如杨显惠的《夹边沟纪事》、何济翔的《沪上法治梦》。
随着历史变迁,被劳教的范围不断更新和扩大,游手好闲者、违反法纪者、不务正业者、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沿线和大型厂矿作案者、以及小偷、卖淫嫖娼者、吸毒者、破坏治安者都有可能被劳教。近年来,随着基层上访人数的增多以及政府“维稳”的压力,上访人员也成为被劳教的重点对象。

为了巩固新生的革命政权,从1951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逮捕、拘留了几百万犯罪嫌疑人,其中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判了刑,相当数量的人被判了死刑。但是仍有不少罪行轻微不够判刑,或由于时间短一时查不清问题的人,继续关押在看守所、拘留所。紧接着,1955年至1956年,在全国党、政、军、群、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内部肃反运动,又有几十万人走进了拘留所、看守所,其中多数人只是由于历史问题而被关起来的,很难判刑。怎么处置这些关在看守所、拘留所里的人,成了一个大问题。
于是1955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下发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这个内部肃反文件时,预料到对人的处理问题,所以“指示”明确规定:“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又不适用于继续留用,放到社会上又增加失业的,则进行劳动教养,就是虽不判刑,虽不完全失去自由,但亦应集中起来,替国家做工,由国家发给一定的工资。”
这是第一份有关劳动教养的红头文件,从此,“劳动教养”这个名词也就诞生了。接着,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各省、市立即筹办劳动教养机构的指示》,于是,劳动教养在全国办起来了。
  
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被逮捕、拘留的人大量增加,看守所、拘留所、监狱,人满为患,于是在大西北地区广建劳改、劳教场所,北京、上海、内地一些省将大批劳改、劳教人员送往西北各省。以青海省为例,三年内先后有20多万犯人和2万5千名劳教人员从全国各地送来,被安置在58个劳改场(厂)。塘格木劳改农场,先后送来600名劳教分子,其中455人是因右派问题被劳教的。把他们和已决犯人混合编组,同吃、同住、同劳动。
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没有规定劳教期限(1979年《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才规定劳教期限一至三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劳教人员等于被判了无期徒刑。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又有很多人因为不满意当时的做法,被劳动教养。对这么多劳教人员总得有个处理办法,于是每年由中央下达对劳教人员解除劳教比例,使劳教人员有个盼头,不至于绝望。但是中央下达的比例,下面不会认真执行。举例来说,1959年,中央下达给劳教人员解除劳教比例为3%,而青海省只给45个人解除劳教,占劳教人员总数0.2%:1960年中央规定劳教人员解除劳教比例为5%,而青海只解除805名,占2.37%。而被解除劳教的人,在中央提出的所谓“多留少放”政策指导下,能够回家、回原单位的人极少。所以有人说解除劳教留场(厂)就业,是第二次劳教。
而青海省地处高寒地区,严重缺氧,加上饥饿,还要进行重体力劳动,大批劳教人员被饿死、冻死、虐待致死。三年中死亡劳教人员4千多人,其中3千多人是右派分子,他们没有能活到平反昭雪那一天。

劳动教养成为当时解决右派分子的重要方式。全国55万右派分子中,约有48万多人送劳动教养,4万多人被判刑,留单位的是极少数。
1961年4月,公安部制定《关于当前公安工作十个具体政策问题的补充规定》。依据该《规定》,劳动教养的期限是两年到三年,由劳教机关“内部掌握”,只在收容时向本人及其家属宣布;对表现不好的劳教人员,可以延长劳动期限。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公检法被“砸烂”,劳动教养制度停止实施。一部分劳教人员被释放;一部分劳教人员被转移到监狱、劳改队,当作罪犯进行管理。这期间,“牛棚”是右派分子的劳教所的别称。“牛棚”只是约定俗成的民间说法,并不存在于官方的正式文件中,但也不为官方所否定。被关入“牛棚”的人,人身自由、言论自由都受到严格限制,并被强制劳动。

直至1979年,中国被劳动教养的人员没有明确的期限,很多人最长劳教长达20多年。1979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明确劳动教养制度可限制和剥夺公民人身自由长达1-3年,必要时可延长一年。但以后在实践中,常出现重复劳教问题。
1982年1月21日颁布《劳动教养试行办法》,针对的对象包括“家居农村而流窜到城市、铁路沿线和大型厂矿作案,符合劳动教养条件” 的人。同时其它行政法规、司法解释甚至一些省市区、大中城市的政府和行政部门通过的地方法规或部门规章,都加剧劳动教养对象扩大化的趋势。实践中主要是针对发传单、卖淫嫖娼、言论自由、游行等。

以下是一篇《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王开的报道选摘,可以看到四九年以后两老系统的演变与细节上的黑幕:

1949年初,北平。北新桥炮局胡同集中收押点的国民党军警宪特人员越来越多。北平正处于解放军军事管制状态。当时,对这些旧政权的残余势力采取集中收押的管理方式,是形势所需。
2月25日,新成立的军管会在这座古城的墙壁上贴出布告,限令国民党的军警宪特等人员到指定地点报到。新政权已经作出决定,在国民党炮局监狱的原址成立“清河训练大队”,对这些前来报到的人员进行“强制集训”。军管会公安局为此专门设置了登记处,等待旧政权遗留人员前来验明正身。
新政权布告的威力很快显现,打破沉默的是国民党军统局北平站站长徐宗尧。这位国民党少将特务,带着被褥毯子,坐着自己的黑色轿车,直接开到登记处,在新政权工作人员核对姓名之后,走进清河训练大队。
相当一部分国民党的军警宪特人员是自己要求参加“集训”的—在他们想来,随着旧政权的败退,他们所谓的“合法身份”已被剥夺,而新成立的政权急需“人才”,或许在“训练”结束后,新政府还能给他们一官半职。一个名叫徐太麟的军统特务,甚至为此编造假履历,“自首”说当过国民政府大官—他以为这样就能在“训练”结束后获得更高的职位。

原本清河训练大队计划只是“强制集训”300人左右重要的国民党特务,但这个数字却不断被突破。至临近开国大典时,清河训练大队已经集中了1000余人。
但这些特务们很快发现,现实与想象完全不同。他们被安排居住的是铁窗监房,一切行动都须依循各项纪律,整个训练大队形同监狱。“上当了!”特务们陷入恐慌。
“晚上能听到有人在偷偷哭,还有些特务大喊大叫,大哭大笑。”原清河农场监察科科长、85岁的卢凤来回忆说,这些特务在被集中之后,在一次与外界通话时,有人拿着电话机哭起来。私底下,特务们认为这是“变相集中”。
“训练大队为什么起名叫‘清河’?就是要特务们将自己身上的罪恶、灰尘、不干净的东西清洗清洗。”卢凤来说,国民党特务们幻想轻松通过集训,继续做官,未免过于天真。

第一座劳改农场

那时的卢凤来只有二十四五岁,是清河训练大队第一批工作人员。之前,他隶属中共冀东区北平情报委员会,一直在北平做地下工作,掌握了一些国民党特务的资料。
清河训练大队的其他工作人员也基本选自中共冀东区北平情报委员会,清河训练大队大队长安林就是情报委员会负责人。
国民党特务源源不断走进清河训练大队,这给卢凤来他们造成了不小的工作压力。当时,清河大队只有17名干部,而国民党特务却越来越多。尤其是当这些历史反革命分子发现这里并不是什么镀金之地时,气氛越来越紧张。
起初,国民党特务们私下还保持着原来的组织关系,彼此互称官衔,上下级关系明确。大特务大都端着架子,沉默不语;小特务们则打水扫地,甚至给“官长”铺床叠被。清河训练大队让他们自选班长,结果选出来的都是大特务。
“为了改造他们的思想,安林每周都会讲一次大课,主要是对比说理,让这些特务认识对人民犯下的罪行。”卢凤来回忆,安林讲的是《人民公敌蒋介石》、《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美帝侵华史》、《论人民民主专政》等。

为了摸清特务们的底细,1949年10月,清河训练大队号召“受训人员”用坦白检举的立功行动,争取做一名新中国公民。这种以敌制敌的方法非常有效,“他们开始主动坦白,并且互相咬、互相揭发。”
“交枪支弹药,交财产,金戒指、金镯子、金条、钻石??有的是他们写信让家人送过来,有的是我们派人去取。”时任清河训练大队某中队伙食管理员的王根富回忆,军统北平特务组长曲福乐交了几十支曲尺手枪。
根据“受训人员”交待的材料,清河训练大队编写出《军统概况》、《中统概况》等特务组织资料,它们至今仍保存在清河农场的档案室里,书本已然卷曲泛黄,翻开来,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当年特务们的姓名及其组织结构关系。
到1949年底,狭小的炮局胡同监狱有些不敷使用。“最多的时候,炮局胡同集中训练了2000多人,已经放不下了。”卢凤来说。此时,新政权正在学习毛泽东于1949年10月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根据这一文章的精神,1949年底,中共北京市委做出“不能使大批国民党特务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坐吃闲饭,要通过劳动把他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新人”的指示。

劳改农场的成立呼之欲出。

1949年11月,受当时北京市市长聂荣臻的委托,安林来到了天津以东一片30多万亩、从未有人开垦过的荒滩上。这里被称为茶淀地区,属于河北省宁河县,处于三条大河围成的三角地带。这块盐碱荒地就像一座孤岛,远远漂浮在与首都有相当距离的地方。第一座劳改农场—清河农场,就在这里诞生。
1949年11月16日,北京市公安局派出几名先遣队员深入渤海滩涂的茶淀地区,为“清河训练大队”考察选址。12月27日,46名干部、警卫战士、技术人员押解25名敌特分子,第一批开赴这里,拉开了清河农场的建设序幕。此时,寒风席卷大地,这里除了白茫茫的积雪和盐碱,只有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红蒿。
1950年2月24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以2400万斤小米作为启动经费,“北京市地方国营清河农场”正式成立。安林任场长。2月24日至3月15日,北京市公安局将清河训教大队管训的敌特分子,分三批计1950名押解到这块远离北京的蛮荒之地,实行劳动改造。
“坐火车去的,列车上挂五六节车厢,从北京永定门开到茶淀车站。”卢凤来说。北京市公安总队调来了500多人的一个营兵力负责武装看押。
当时,清河农场的武装看押显得十分重要,一个中队收押100多人,干警有二三十人,其中有五六名小队长,每人配备一支长枪,他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面对看押改造的敌特人员,时刻得握紧枪杆子,不是闹着玩的。”王根富说。

对于过惯城市生活的特务们来说,劳动改造简直是一场磨难。建场初期,这块盐碱地上根本没有住的地方, 农场干警和敌特人员只能一起搭席棚子。缝子都有一指宽,大风不停地往里灌。
敌特分子中能人很多,有人十多岁就开始玩枪,有的是京城纨绔,有的是高级知识分子。但对于干农活,他们简直是“五谷不分”。扶犁耕地的不会吆喝牲口,手里摇着鞭子,嘴里却对着耕牛喊着“兄弟向南,哥们向北”。几个人抓着骡子的笼头,急得脸红脖子粗却套不上车。“出尽洋相。”卢凤来说。
出工不到两天,大部分特务手上即磨出了血泡。为了逃避这种超负荷的劳动,有人甚至蹲在别人解的大便上假装方便耗时间,也有人假病装傻、吞食异物。
一位军统特务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荒漠席棚,风雨不遮,一日三餐高粱米,名为管训,实则受难,晚间肢体疼痛,辗转不能成眠??”

犯人争先恐后“露鼻子”

现在的人也许很难想象那时的干部觉悟。当时的劳改干部与这些历史反革命们几乎同吃同住。干部还要带头。挖水渠时,许多干部把裤脚一挽,赤脚下到冰冷的烂泥里带头排水挖泥。
劳改干部大都出身贫寒,一个个身经百战,但却没有文化。“当时我们属于北京市公安局五处,因为没文化,被人称为‘傻老五’。”卢凤来说。
国民党特务们却正好相反,他们当中不少都是官富子弟、大学生。“说实在的,因为咱们掌握政权了,所以才管教他们,要是论文化,咱比不了人家。”后来当了清河农场副场长的王根福说。
对于这些有文化的历史反革命,清河农场决定“能用的就都用上”,并公开宣布“改造态度、表现好坏,出勤与劳动工效高低,是决定将来对其量刑轻重的条件之一”。这对已被关押了一年的“犯人”来说,震动可想而知。他们的干劲很快上来了,“都争先恐后‘露鼻子’。”

在一份“关于茶淀农场筹备工作汇报”中,对他们的表现这样描述,“孙继英认为在设计方面比别人都强,但郑君成和陈子厚就不服。纪鸣远在农田水利上有经验,但为了表现自己,就不愿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苏金城为了表现自己,直接给干警写建议书??”
当时清河农场的基建处,可以说掌握了旧中国最高的技术水平。“尽力争取,提前释放,毕业之后拿薪金”的呼声,使得历史反革命们的情绪空前高涨。

整个50年代,清河农场在北京乃至全国都广为人知。这是第一个大型劳改农场。中央只是划拨了2400万斤小米,而他们却在几年内,收押改造了大批反革命分子,还使十余万亩荒滩变成了良田。
到1951年6月,清河农场已收押了5000多名反革命分子。他们的劳动改造换来了一条中心干渠,两座大型扬水站,还有纵横农场的大小渠道。“渠道设计得相当科学,有的是自己设计的,有的是请苏联专家设计的,也有的是被改造的反革命分子设计实施的。”卢凤来说。
反革命分子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生产劳动,这在清河农场的领导层中曾经发生过许多争论,包括是否要使用有文化的反革命分子,都成为争论焦点。在当时清河农场分管管教工作的副场长李一平看来,管教永远是第一位的,干部与反革命分子之间毕竟是“敌我矛盾”。这个矛盾经常表现得非常极端。

1950年3月,军统特务兴安站少将站长冯兰亭在朝鲜战争爆发后,认为时机已到,纠集6名同犯建立“蒙难同志会”,密谋潜逃后拉几百人到太行山打游击,被其他特务告发。同月,军统塘大分局长杜锡进密谋集体越狱,亦被告发。后杜锡进再次潜逃,被抓后执行法办。
不过,大部分特务已经接受了“改造是唯一出路”的观念,在劳动中等待着新政权给予宣判。1950年7月12日,清河农场举行第一次全场宣判大会,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对440名国民党特务宣判了劳动年限,刑期最长的五年,最短的半年。

当时的清河农场,识字的干部就没有几个,更不用说熟悉法律的。而判决程序一般都是由清河农场管教科写出建议书,由北京市法院最终核准盖章、下达。
1950年~1953年,作为开国“三大运动”之一的“大镇反”拉开帷幕。在《清河农场五十周年大事记》一书中,第一次提到“镇反”是在1951年4月25日:“清河农场根据市局指示将镇反运动中应镇压的399名罪犯押解进京。于当晚7:00时安全抵京。”卢凤来和王根福都亲自押解过要被“镇反”的罪犯,“用的是火车”,从茶淀车站拉到北京。
“在建立政权初期,革命党变成执政党,专政机关的性质鲜明,这是当时执政的需要,也是革命形势和国际形势及国家安全的需要。”现任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政委王金亮,提起这段历史时说。

“革命需要”在1957年之后愈发强烈。那一年,又一批“专政对象”被送入清河洗涤罪恶,他们被称作“右派”。清河农场首次分五批接收了3000多名“右派”。

此刻清河农场内部早已滚动成一个社会。这个社会成分复杂。院内的人是服刑人员。而院外的人则要丰富得多,一部分是干部职工,而另外一部分是“就业人员”(这里是指刑满释放后的“留场就业人员”,户口落在农场当“合同工”)。
再加上干部职工的家属子女,就业人员的家属子女,清河农场最多的时候能分出九种不同成分的人来。“那个时候,我们一度被戏称为‘清河国’。”原清河农场教育改造处处长、73岁的崔乃贵说。
与国民党特务被押送清河的情形类似,这些“右派”大都是从北京坐火车到茶淀,“列车一分为二,前几节车厢坐的是乘客,后几节车厢拉的是‘右派’。”只是,当他们走出车厢,看到的不再只是莽莽荒野。此时,清河农场四周岗哨林立,不远处还有一支支马队监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在纵横交错的岗楼和铁丝网之外,那时的清河农场是“绿野平畴、水渠纵横、房舍叠起、鱼肥虾鲜的‘北国鱼米之乡’”。“丰衣足食,要什么有什么。但这些都被1958年到1977年的自然灾害、浮夸风、‘文革’、唐山大地震,毁坏殆尽。”卢凤来说。

从1959年开始,与全国其他农场一样,富足的清河农场也开始实行粮食定量。“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新中国初步恢复的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不少人陷入饥荒。
1960年前后,全国饥馑,劳改农场自然是首先削减粮食供应的地方。从1957年底开始,每个犯人的月定量由45斤降到了21斤。
随着灾荒严重,代食品也愈加多样化,豆秆、榆树皮、稻草,以及其他可以粉碎的植物根茎都变成代食品。《北京市监狱劳改志》记载,1960年,因饥饿而浮肿的犯人数以千计。

灾荒带来了平静,“大跃进”的锣鼓平息下来,这是一段罕见的没有政治运动的日子。“右派”们不止一次看到刘少奇以国家主席身份,对在押的前国民党人员宣布大赦令。“中央政策要宽大”的传言不胫而走。
这是“右派”们被劳教以来第一次看到政治前途好转的希望。但这一切很快成为幻影。1966年“文革”发动,“这一次,整个清河农场都被打散了。”王金亮回忆说。

1967年1月,北京政法学院的造反派到清河农场夺权,成立了一个“革命办公室”,把当时的清河农场领导挨个批斗一遍。这种混乱状态持续了一个月。2月19日,北京市公安局军管会直接接管了清河农场的党政大权。
清河农场进入了军管时期,一个分场一名军代表。在“砸烂公检法”的指导方针下,军代表一年多时间内就在清河农场揪出了所谓现行反革命134人,其中清河农场干部84人,工人50人。整个“文革”期间,清河农场有530名在职干警受到冲击。随后,这些人被揪斗、关押,有的被迫害致死,有的被遣送回乡,有的被下放农村。
1969年,军代表对当时清河农场所管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战备疏散,在38天内,将13000多人疏散到了河北、山西等25个省区。1969年,清河农场实有犯人仅2人,无劳动教养人员。1970 年,清河农场实有犯人为“零”。此时,绝大部分劳改干警也被遣散到北京周边县区劳动。
直到1976年,老干警从北京周边县区逐渐调回,清河农场的“元气”才慢慢恢复。

刑事犯没有政治犯好管

1979年,当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在建国30年后终于出台,自此,“刑事犯”逐渐成为清河农场收押的主流。
或许是“文革”后遗症,1978年以后的几年里,社会治安成为突出问题。

1983年7月,当时的公安部长刘复之向邓小平汇报了严重的治安状况。邓小平指示“从重从快从严”,“严打”由此拉开帷幕。
还在艰难恢复过程中的清河农场,用它那颤巍巍的老监舍,再一次接受了一大批“严打”所收押的需要“洗涤罪恶”犯罪分子。

如今的清河农场还残留着几处当时的老监舍,杂草丛生,断壁残垣,看上去就像废弃的乡镇工厂。那围墙的墙体并不高,厚度也只有一砖,倘若没有墙上架设的铁丝网,你很难相信这里曾经是关押罪犯的监狱。
“当时的老监舍围墙只有2.2米。1996年,一夜大风就吹倒了一大片围墙。条件可想而知。”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政委王金亮说,看押罪犯的任务十分艰苦、艰巨,一到下半年,玉米、高粱等高秆农作物长起来,如同“青纱帐”,罪犯逃跑风险很大,
犯罪分子当时都在大田劳动改造,而那时的监狱警察连一辆像样的车都没有。更可怕的是,甚至有犯人挖洞已经挖到大墙之外,暴狱的危险随时存在。
此时清河农场的犯人与以前收押的两批“知识分子”已然不同。“文革”期间学校停课,这批犯罪分子不可能学到文化,法纪观念也很差。“这些罪犯恶习深、性情粗野,在监狱里的纪律意识差,管理难度也大。”王金亮说,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犯人的素质降到谷底。

老一辈清河干警比较怀念有文化的“监管对象”,“听话,懂道理,讲清楚了就会干得很好,累得直不起腰来也没有怨言。”崔乃贵说,而这些刑事犯,“没有文化,就知道闹”,有时稍有口角,拿起砖头、铁锹就打架。
整个80年代,上级对清河农场的要求是“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但1983年“严打”刚开始一个多月,清河农场已经人满为患。
当年9月,根据司法部向西北调运犯人的通知和劳改局押运犯人的工作方案,清河农场将700多名犯人押运至青海西宁。同年10月20日,清河农场又将720名犯人遣送至新疆。如此大规模、长途押送犯人,在清河监狱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遣送犯人去西北的列车都是绿皮火车,车窗用钢筋焊着栏杆,每一节车厢门口都有持枪的警察站岗。”崔乃贵回忆说。
清河农场随着这次运动再次恢复生机,清河中学1978年、1979年、1980年三届毕业学生加入到监狱干警队伍之后,清河农场的干警数量稳定,也适时满足了对全北京市一半多罪犯的管理改造工作。直到现在,清河农场常年在押犯人数仍然占北京市服刑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新鲜的法治试验

1983年,老公安魏相如主政北京市劳改局时,“严打”正如火如荼。刚刚从北京市公安局独立出来的劳改局,已划归正在重建的司法系统。
魏相如担负的是监狱整顿与改革的重任,没有人告诉他到底朝哪个方向走,而他发布的第一个革新之举大大出乎人们意料—“不准给犯人剃光头”。
“好多人不同意!”魏相如回忆说,一直以来都是给犯人剃光头,他们认为这样容易识别,便于管理。而在魏相如看来,“靠剃光头来识别犯人,不是根本。”
他的改革有了些人性化,“但还不敢讲以人为本,只能讲人道,阶级斗争为纲的思维仍然还在。”魏相如说。
魏相如的“不准给犯人剃光头”推行了一年多。1985年,清河农场某中队跑了一个犯人,农场政委一怒之下,犯人一夜间又全被剃了光头。“我讲了一年多的道理,还是没能把他们的观念扭转过来。”魏相如非常恼火。
1985年初,魏相如再次提出了革新举措—给将要刑满释放且一贯改造表现好的犯人,按照一定比例放假三天,让他们直接回家过年。北京市公安局对此顾虑重重,害怕给北京的治安带来麻烦,但魏相如没有给他们讨论的机会。“我就说我在搞试点!”

魏相如认为自己这个试点是根据社会学、心理学而来,并不盲目。“有家里人作担保,犯人回到家,街坊邻居都来看他,他还能把人扒拉开,出去干一票?”如今24年过去了,这个试点运行完好。
“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踩着脚印走,那还怎么改革。”魏相如说。同样是在1985年,他甚至批准了两名犯人在服刑期间结婚。为此,他亲自找到北京市民政局协商。“他们说没有法律规定可以这么做,我说也没有法律规定不可以这样做,我这是做试验。”

从劳改农场步入“监狱”角色的清河农场,有太多的空白需要填补。整个80年代,改革空气弥漫在整个监狱系统上空。1986年底,清河农场主抓管教工作的政委邵义山、陈祉盯上了调查中得来的两个事实。
—韩某,一名表现较好的服刑人员,释放后回到北京,原单位某玩具厂却不肯接收。在当地街道推荐下,韩某参加了招工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而当他拿着录用通知来到某变电器厂报到的时候,却被婉拒,原因不言而喻。
—1985年和1986年,北京两个城区释放的近千名刑满人员中,有15%由于种种原因成为无业游民。有人闲居家中消沉度日,有人重操旧业违法犯罪。

清河农场离北京180多公里,有些干警甚至一辈子都没到过北京城,监狱与社会的隔绝程度可见一斑。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监狱从来都是与世隔绝的。如果遇到一位服过刑的人,人们多会投以异样的眼光、甚至歧视。
一个在当时特别大胆的设想开始实施—监狱要走向社会。清河农场与北京市东城区检察院、门头沟区政协签订了“帮教协议”,犯人改造第一次成为全社会的任务。
魏相如对此大加赞赏。1988年7月7日,他把当时的北京市委书记、市长和司法部部长请到全国政协礼堂,举办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签约活动”—北京市18个区县全都与劳改局签订了“帮教安置协议”。
“当时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监狱改造工作,特许我们有‘一票否决权’。就是说,如果你这个地区的帮教和安置工作达不到指标,即便其他方面工作都好,也不能评先进。”魏相如说,这被司法部称为“北京模式”,轰动了全社会,司法部也把这个办法推广到了全国。

从“报告政府”到“报告警官”

如今,清河分局各监狱崭新的监舍看上去更像是一所大学。两道宽约十米的大铁门,混砖结构五六米高的围墙,上面密布电网。走进清河农场清园监狱,就会看到一个比足球场还要大的广场,两边是一色的三四层崭新楼房。每个监舍30余平米,住着8~12名犯人。监舍里有电视,有独立洗手间。
这就是现代化的监狱。从上世纪90年末开始,司法部提出建立现代化文明监狱,清河分局开始大规模调整监狱布局、实施监狱改扩建工程。到2004年8月清河分局监狱布局调整工作基本完成,由原来16所监狱合并搬迁进目前5座(另有第六座监狱正在建设之中)现代化文明监狱。
反革命的罪名早已消失,现在关押的主要是刑事犯。清河农场的正式名称已经是“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但在监狱管理局内部,它仍然是偏远的北京“飞地”,人们仍然习惯称之为清河农场。实际上,这里已经是一个特殊的监狱群,是北京市监狱系统的“半壁江山”。
这个偏远的“小岛”,早已告别了农业改造的时期,犯人劳动不再出监,监狱干警不再是“劳改干部”,而成为名副其实的监狱人民警察—1994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后,国家正式取消“劳改”一词,一律以“监狱”来称呼各式各样的监狱。劳改农场成为历史。

中国开始提倡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开始注重服刑人员的心理转化和改造,着眼于服刑人员在服刑期满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大环境。

清河农场走过了60年风云。在相当一段时期,专政观念致使所有到大墙里的人,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罪犯,统统被列为专政对象。而专政管理对象只能遵循一个规律—我说你做,只许你这样,不允许你那样。由于监狱是专政机关,这种性质更加强烈。

然而,1994年《监狱法》的出台,直接改变了清河农场的行刑理念,监狱的刑罚特征逐渐取代政治性特征。一个细微但却鲜明的特征是,犯人有事以前喊“报告政府”,现在是“报告警官”。当然,清河监狱60年的变化绝不仅仅止于此。

清河农场也曾经富裕过。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刚刚建立不久的清河农场曾经被称为“北国鱼米之乡”。“螃蟹满地爬,晚上到屋外用手电筒一照,就可以拾上一堆螃蟹下锅。”原清河农场教育改造处处长崔乃贵回忆说。而清河农场自己培育生产的小站稻、玫瑰香葡萄更是在北京城拥有极高知名度。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劳改产品都是国家统购统销的情况下,监狱的劳动力优势明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河农场办了砖厂、米厂、面厂、造纸厂??那个时候,清河农场还属于北京市公安局,许多公安干警也都自愿去清河农场工作。
“‘文革’前,一个造纸厂就能给全清河发工资。”王金亮说,但这样的时代已经不再。“文革”后,清河农场的经济一直捉襟见肘。这里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但实际上,在北京市监狱局研究室主任任启才看来,清河农场生产粮食的成本应该比农民生产成本还要高,整个监狱运转的成本都在里边。那个时候,清河农场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包袱。

清河农场的社会包袱并非一天形成。当第一代清河人艰苦创业的时候,这个小社会就逐渐形成。随着农场初具规模,干警、职工的家属来到农场,同时农场刑满释放人员也被留场就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量人口就聚集在了这里。
尤其是1978年,由于清河农场干警大多来自农村,多为部队转业,作为当时吸引干警的一项特殊政策,清河农场可以让两地分居的干警把家属接来,这样导致一大批农转非的干警家属子女等待农场解决就业、就学问题。清河农场不得不办起社区、工厂以及托儿所、幼儿园等等。这是当时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自然产物。
直到现在,清河农场还有一些社区,都在原来的监狱旁边,俨然一副小城镇模样。“也不是监狱愿意办社会,因为需要,但没人来给你解决这个问题。”任启才说。有了居民家庭,也就有了生活问题、工商业问题、社会治安问题,那么也就得有工商、邮局、银行、公安、法院、检察院??而这些农场办不了,都是北京市派驻过去的。一个小社会就这样形成了。

“问题出来了,监狱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很艰难。可是这些需要养活的还得靠自己来养活,就连子弟学校经费开支、老师的工资、学生的书本,都要靠监狱生产创收。”任启才说。
而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深化,清河农场的企业与农业生产却严重受挫。体制变了,农场周边的农民自由了,他们也开始种植葡萄等经济作物,效率的提高使得市场上的农产品逐步出现过剩。而需要葡萄作为原材料的酒厂等企业,也不再以国家统一价格收购。农场的经济作物积压如山,甚至一度包了车皮往广州发,但很快就卖不动了。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8-29 10:31

第二十五章

1991年,清河农场进入最艰难的时刻。在市局的不断反映、争取下,北京市政府在清河农场召开了一次常务会,专题现场研究清河农场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干警没有动力?那就给监狱干警增加浮动工资,由北京市财政出钱。生产不挣钱,项目不好?那就号召北京市各部门支持一下,给清河农场一些好项目。
这一次会议并没有改变清河农场的窘迫情形。“在市场条件下,谁有好项目拿到你这来?他有好项目,他自己不干,送给你?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启才说。1993年,清河农场那座一度辉煌的造纸厂因严重亏损而被迫停产。背负沉重包袱的清河农场再也走不动了。
1993年,北京市监狱局就监狱经济运转状况组织了一个调研,终于提出应该确立国家对监狱的保障机制,财政保障的体制。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这样的调研结果。清河农场的整个建设,中央只在建场初始通过财政划拨方式以2400万斤小米作为启动经费。而1955年底清河农场农业生产连续六年取得大丰收,主动通过财政归还了那2400万斤小米。监狱从解放初期就是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所有的监狱经费基本上都依靠自身,通过罪犯的劳动,组织罪犯发展生产来解决的。

“国家给我们这么多的廉价劳动力(犯人),给这么多投入,建了这么多厂房,这么多的土地,你不想法自己创收,发展生产,自己养活自己,给国家作贡献,反而向国家伸手要,说不过去。许多老同志感觉不光彩。”任启才说。
这个观念使得监狱体制改革顾虑重重,没人愿意开这样一个要钱的先例。虽然1993年的上半年以国家财政保障监狱经费的思路就已形成,但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却并没有底气提出来。而此时,整个监狱系统的经济承载力已经到了极限。

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句时髦的话:“不换脑筋就换人。”北京市监狱局“让国家财政来保障监狱经费”的思路承受着巨大压力。这个思路没有谈如何发展劳改经济(当时还叫劳改),如何创收,反而要求国家供养,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份要钱的报告,关系到监狱当政者的仕途。
当时,某省监狱主管领导也给上级写了一个报告,由于当地劳改生产方式是重工业,困难比北京市监狱管理局还要大。结果上级的批示说“不行就换人”。结果那名监狱主管领导真的被免职了。
但事实却依然摆在面前。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没有改变观点—监狱作为国家机器,应该由国家财政保障其经费支出;劳动改造是改造罪犯的手段,而不是监狱运行和发展的手段。

时任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局长的张旭明最终还是向北京市委市政府汇报了监狱的情况。他对当时的北京市相关领导说道:“北京监狱系统的警服是靠犯人生产的。”这让领导大为惊讶。

1993年12月7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市监狱管理局召开关于解决监狱系统困难的现场办公会议,这就是北京监狱局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12.7”会议。接受了事实的北京市委市政府明确了改革方向—“将监狱机关纳入国家行政机关序列,将监狱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体系。”监狱发展的大门打开了。
第二年,酝酿已久的《监狱法》出台,明确指出:“国家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经费。监狱的人民警察经费、罪犯改造经费、罪犯生活费、狱政设施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列入国家预算。国家提供罪犯劳动必需的生产设施和生产经费。”

有了保障的北京市监狱系统,从1995年开始改造。作为北京监狱的半壁江山,清河农场率先实施监狱体制改革。他们的监狱经费开始纳入财政预算,干警也成为人民警察,而不再是“劳改干部”。清河农场的纯工企业在1998年全部划归北京市国资委。沉重的包袱终于卸了下来,清河农场彻底实行监企分离,专司改造罪犯的职能。
“1995年,1996年,1997年,清河农场明显步入轨道。”王金亮说。监狱的改造首先从围墙开始的,在1995年之前,北京所有监狱的围墙没有一个达到5.5米部颁标准。以往清河农场的围墙只有2米左右,一砖厚,如今全部建成了5.5米的标准高墙。1996年12月,清河农场犯人马岩越过一截没有安装电网的围墙脱逃,这是迄今为止清河农场最后一名脱逃的犯人。
也是在1995年,清河农场这个小社会开始设法融入大社会。京津高速开通之后,从北京出发到清河农场大概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1998年,监狱企业从农场分离;2002年顺利实现罪犯劳动由狱外转向狱内,狱外资源由生产部门集中经营;2004年,撤销了子弟学校,合并了11个社区,解决了监狱办社会带来的诸多问题;2005年,开通了警察班车;2007年,社区推行物业管理,实现了后勤保障社会化。
这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使监狱长摆脱了“场长”、“村长”和“生产队长”多重身份的困扰。特别是在北京市政府的关怀下,监狱经费得到根本保障,张旭明提出的“警察吃皇粮,罪犯吃囚粮”成为现实。而这些,则使监狱专司改造罪犯之职成为可能。

如今,清河农场的干警大部分都搬到北京居住,干警实行轮休制,每个月都可以有半个月时间在北京市区。每周三和周五,监狱会有数十辆大巴车从设在北京各处的站点出发,走京津塘高速直达清河农场,接送轮班的干警。清河农场这个小社会形成的乡镇模样的群落已逐步萎缩,只有少数舍不得离开的老人还在那里长期居住。
摆脱了创收压力的清河农场开始重新规划,原本按照农业生产来布局的监区过于分散,星罗棋布竟有14个监狱。现在清河农场规划了6座监狱,目前已有5座建成,还有一座在建。犯人劳动自然早已告别了农田,不再出监。

5.5米的高墙上密布电网,像座城堡。门口的警官查看完证件,按下电钮,一道厚重铁门缓缓打开。步入这道铁门,身后咣当一声,回头一看,门已经关闭。这里是清河农场清园监狱。
每座监狱都有两道铁门,当第一道门完全关闭之后,第二道门才会启动。清园监狱的第二道门是铁栏杆样式的。透过这道铁栏杆门,可以看到监狱内是清一色的现代化建筑,广场、楼房、硬化路面,处处崭新。
这可能是国内硬件设施最好的监狱之一。监舍内有电视、洗手间,被子一律叠成豆腐块,干净而敞亮。每间监舍约30平米。现在,普通犯人的饮食标准是每月150元,每年都会发放冬装夏装。

“清河农场从当年低层次的挣饭吃、不跑人,现在已经转化为把犯人改造好。”王金亮说。监狱文化建设正在进行。以人为本,在清河农场的具体实施中,就是以警察与服刑人员为本。如今犯人的主体地位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高。
虽然现在犯人仍然在从事着劳动改造,但性质已经完全不同—劳动是改造的需要,而不是生存的手段。以清河农场潮白监狱为例,现在犯人从事的服装、医疗器械等生产,与其他改造手段紧密结合。处于高度戒备的犯人往往从事着重复性强并且没有劳动工具的工种,以磨练其性情;而轻度戒备的犯人则更多从事富有技术含量的工种。
2009年,这种来料加工的生产为潮白监狱赢来上百万元收益,这些收益除大部分依照经费“收支两条线”上缴国家财政外,监狱依据规定,一方面为参加劳动改造的犯人提供基本劳动报酬,按照劳动量一部分直接发到犯人个人日常生活必需物品零花存储卡内;其余部分则由监狱存储在犯人的社会就业准备保障金内。
为保障犯人的权益,每年北京市财政划拨给北京市监狱系统的经费都数以亿计。尤其是在2005年之后,北京市财政率先提供了罪犯的全部经费(包括生活经费、医疗保障等),平均每个犯人有3000多元。而监狱则轻装上阵,特别是国家住房制度改革后,监狱背负的社会与企业两座大山已然不复存在。
“现在正是清河农场再创辉煌的时刻。”王金亮说。1994年,清河农场招收大学生32名,这几乎是此前几年招收到的大学生数量的总和。1995年,招收大学生65名,1996年67名,1997年77名,如今,大学生干警成为清河农场的重点培养对象。

这些就是我到北州农场前的历史背景因素。沈倩说。而这些也仅仅是体制表面的因素。在外来魔力因素加强几千倍之后的两老系统的邪恶,你们是无法想象的。而劳教所与监狱企业的存在,产品里隐藏着怎么样的故事与血泪?“血泪产品”却优势销往被蒙在鼓里的全世界……

这里有一篇外媒报道,可以参考看看。

中国劳教所内外的残酷现实
May 09, 2023
文:驻北京记者 林望

被绑在床上2个月,用脚尖站立7小时,这是中国劳教所的真实状况。
皱皱巴巴的A4大小白布上,用圆珠笔小字密密麻麻地写着:“张文娟,57岁,5月4日偷喝热水被发现,被队长等十几人连打带踢,受电棍击打”……
刘华(49岁)被关押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郊外的女子劳教所,去年10月才出来。上述内容就是她将所见所闻写成的《劳教日记》的一部分。
“必须得把在这里发生的事情向社会公开”,出于这一目的,刘华用工厂多余的布头写下了这些日记。数百枚日记被劳教期满的女狱友们分别藏在身体内带出去。这样一来,被指责为滥用权力温床的劳动教养制度的黑暗一面终于被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这里有36种刑罚,要是不听话,就挨个让你们尝尝。”年纪还很轻的女队长对新来的劳教人员毫不客气地恐吓道。
刘华女士将中国臭名昭著的“劳动教养制度”的实际情况揭露给了世人。4月的一天,刘女士在朋友的陪同搀扶下来到了北京市内的某处和记者见面。
伴随着不时的流泪哽咽,刘女士开始讲述她在辽宁省沈阳市马三家劳教所的经历,一吐胸中苦闷。
2009年8月7日夜里11点,从警车上下来的刘女士在黑暗中被宣判了“劳动教养1年”,她眼前的劳教所大门上刻着“辽宁省女子劳教所”字样。
  
劳动教养是中国特有的制度,是不经过法庭审判等司法程序,而由警察判处的实质上的徒刑。除适用于吸毒惯犯和涉嫌卖淫的等人之外,也被乱用于有批判政府言行的市民。
由于高速公路扩建,刘女士的农田被征收。在多次投诉当地政府无果后她去北京上访,在上访途中被沈阳警察抓获。
当时的马三家劳教所共收容了约470人,从早晨6点半开始要工作至下午5点半,中间有1小时的午休时间。刘女士被分配到裁缝工厂,在这里有55台缝纫机,劳动定额是每天要制作220件武警穿的制服大衣。
干活慢的会遭到管理人员毫不留情的殴打,还有人被电棍打击至昏厥。而那些不承认自己有罪的人,则会遭遇更为残酷的暴行。
  
盖凤珍(55岁)从2008年4月起约在该劳教所关押1年半,她证实自己因为绝食抗议而被捆在类似手术台的床上近2个月时间。期间被用医疗器具将嘴撬开,灌入玉米糊和盐水。她还曾经被两手拷在柱子上,仅靠脚尖着地站立7个小时。
  
必须要将这些情况公布出去——刘女士这样想着,从模范劳改犯那里借来圆珠笔芯,背着干警偷偷在工厂多余出来的布头上记下了这里发生的事。这样的布头被藏在暖气管中,并拜托劳教期满释放的同伴带出去。
  
但是,在离开劳教所时要接受异常严格的身体检查,她剪下工作用的橡胶手套手指部分,做成小袋子,将布头卷起来之后放进袋中,再由同伴们分别藏在自己的阴道中逃过检查带了出去。
  
刘女士的《劳教日记》就这样被带出劳教所。今年4月,以独立报道知名的中国媒体《财经》旗下杂志《视觉》对此进行了报道。
  
辽宁省组成了调查组,对干警116人、劳教人员55人进行调查并公开了结果,称干警和医护人员“不得已在强制进食时使用了医用护理床”,承认对扰闹场所秩序的劳教人员进行了“完全正常的管束措施”,但是“不存在违规问题”,并作出了该报道“严重失实”的结论。
  
然而在网上,大家却纷纷质疑该调查的客观性。《视觉》杂志相关人员称,“写下报道的记者和编辑现在面临很大的压力”,由于要接受当局的调查,该杂志5月号被叫停延期。

但是,中国媒体对劳教所的真实情况进行揭露,这一事件本身给司法界和知识界人士带来了极大震撼。

根据中共官方的文件显示,中国目前有350个强迫劳动的劳教所,截至2008年底,总计关押了16万个囚犯。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在中国已经运行了53年。

二0一五年新年期间,姜某一家三代去了海南东山岭打算「再起」,没想到周某康的地盘西川一古宅挖出了造型逼真的「蟾蜍」「螃蟹」形状的两块巨石。共20吨左右重。

2004年10月22日还有一则更莫名其妙的新闻,说时任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中国林科院院长(姜的六叔姜上青的女儿)姜泽某领导的国家林业局出了一个「关于促进野生动植物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认定包括梅花鹿在内的五十四种人工繁殖驯养的野生动物可供食用。姜泽某不但鼓励吃梅花鹿,而且明确规定青蛙、蟾蜍这些与姜某生命来源有关的动物被列入中国「重点保护动物」,人工繁殖驯养的也不允许捕食。

那么,姜某的狗头军师增某红的来源是个什么东西呢?2007年就有个小道士转述老道的话说,增某红是一只非常毒的寄居蟹,壳的前半部分是由三只蛤蟆头摞起来的。乍一看,还以为又是一只癞蛤蟆呢。当拿掉三层蛤蟆头之后,才可以看到完整的寄居蟹的样子。」

上网去查「寄生、螃蟹」,上面的解说是:它们(包括癞蛤蟆)靠滤食海洋中的生物为生,常被许多小动物寄生(江亲信和姘头们),毒螃蟹就喜欢藏在三层癞蛤蟆头(三呆婊)下面出主意。不过,2002年十六大,姜某失去党政两大权,就把政治局候补委员增某从后台推到前台,任国家副主席。

今年新年,四川一古宅挖出了姜增真实来源的两块巨石,姜增的命运已经昭然若揭。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9-01 9:14

第二十六章

我想起近代西南才子锺云舫在成都望江楼崇丽阁楹联:

“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操白河烟,烘丹景霞,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端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属谁家物?

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冈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闲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梯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回望历史,烧饼世事,轮番烧烤的生命,久远矣,人的心都快烤糊了,但是如何解局?真是“落在乾坤套里”的“跳死猢狲”,哪一块云是我的天?又如何回去?这时真正的英雄智者无不发出“江山信美,终非吾土,何时是归年”(元诗人王恽词句)的祈盼!

正是:
观红楼,鉴当下,悚然心惊快寻普度大道;
通人情,悟阴阳,翻然知返确见机缘难得。
众生,醒来!

有诗曰:
红楼一梦好了歌,相反相成荣到穷。
世人皆重名利情,几人大观得悟空。

伏羲时期天地发生巨变,并伴随毁灭世界的大洪水,历时多年,只有昆仑山一带的人幸存下来。这一时期大概与伏羲兄妹乘葫芦逃生的传说,以及亚特兰蒂斯、姆大陆等毁灭的传说相吻合,时间距今一万年左右。据《楚帛书》记载,洪水过后一片混沌,于是伏羲等进行创世,归正天地四时和日月星辰的运行,调和阴阳。

历经数千年后,到尧帝时期,天地再次发生巨变 ,世界性大洪水几乎毁灭了人类文明。尧、舜、禹承前启后,开始了再创世的历程。大禹治水,则是治大洪水之后局部地区淤积的洪水。

根据圣经的计算方法,按照创世记5、11章计算出创世是在公元前11013年。根据圣经记载和玛雅文化的起点日推断:公元前3114年,亚美大陆分开。约2万年前亚洲蒙古人的数支或数十支到达美洲,漫长的岁月里繁衍为后来被欧洲殖民者命名的印第安人。

三界这样一个宇宙中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有目地的被创造出来的。三界其实也是一个小宇宙,经历了九次演化与从组,最后一个小宇宙就是盘古宇宙,太阳系、地球等都是盘古宇宙的一部份。中国的古老传说中的盘古开天辟地说的就是这次小宇宙的生成过程。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宇宙是由一个叫盘古的神创造的。我们称之为盘古宇宙。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具有周期性的,每次人类文明都是毁灭于某种全球性的大灾难,而最近的两次全球性的大灾难都是大洪水,分别发生在将近一万年前与四千多年前。圣经记载的挪亚洪水发生在四千多年前 、中国尧帝六十一年,即公元前2297年,上次文明就是毁灭于那场大洪水。而再上一次大洪水则发生在将近一万年前,著名的“亚特兰蒂斯”大陆(“大西洲”)就是那时沉没于海底的。

《圣经》中的“创世纪”说的是亚当与夏娃最先居住的一个比地上更美好的空间——“伊甸园”的创造过程,这个空间也属于三界之内的,也是属于盘古宇宙之内的,后来由于他们犯了罪,才被上帝逐出伊甸园而到了地上,而他们出现在地上的时间大约在一万年以前。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故事说的女娲造的人也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于世的。

因为《圣经》中记载了在那次大洪水中挪亚一家听从了上帝的的告诫而幸存,所以我们把那次洪水称为“挪亚洪水”。在大洪水中,中国的文化很多都保存了下来。

“盛世藏古董,乱世买黄金,末世要修行”。

盛世、乱世的轮转只是世间的常态,这个谚语也只是告诉人们在世间常态中,要保值、增值自身的利益该如何处理。但是,万事万物都有成住坏灭的周期,人类社会也会有走到尽头的非常态之时,也就是佛经中所说的末法末劫时期的到来。那时人该怎么办?末世中的人又该如何保全自己的最大利益呢?

触及这个话题很敏感,如果人类不是已经走入了历史的最后一页,谁也不会去触碰这个莫大“忌讳”。正如上述的谚语,只谈到了盛世与乱世,其实,完整的谚语还应有关键的最后一句:末世要修行。

难道人类当前正处这个末世之世吗?有什么可以举证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对修炼中的人来说已经不是个迷,只是红尘俗世的人受到固有观念的束缚还不愿意认真思索,或许接踵而至的是,会有更多的人大梦方醒。

事实上,古今中外的所有著名预言,写到人类的这个时期就统统的嘎然而止了。如果不是这些古人串通好了的来诓骗我们现代人,那就应成为足够的证据,足以引起世人对当今人类社会特殊性的一个强力判定。

世界上各个民族文化正常的发展中,都应该是阴阳相合的。阳在其位,真善之心永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阴来圆融它,让善可以慢慢发展成长,从小善到大善。这是正常的社会,也是神传文化的本义。而阴阳反背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它的到来就代表着毁灭,它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情:把阳剔除其位,第二件事情,让阴来代替阳的位置。

第一件事情,首先它要混淆是非观念,混淆掉善恶之圣位。它的文化让人们不相信因果报应,它将历史的成败绘制成阶级斗争的历史,将替天行道,惩善扬恶的绝对对立,降格成仅仅一种派别的相对对立。它将神佛道,善恶有报描绘成封建迷信,纵容人的罪恶一面魔鬼一面来合法的去猖狂进攻圣道。它的结果是让人们再也不相信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泯灭了良知,不分是非。阳被剔除,绝对的概念就被描绘成为了一种迷信和哲学错误,它的让位,让辩证法(阴的相对)代替圣道成为了可能。

第二件事情:在阴代替阳后,用阴性词语(中性词语)来赋予了是非概念,和善恶概念。如党,如领袖,一个中性词语便成为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含义。《论语》:君子群而不党,表明了尊圣道的含义,拒绝弃群而党。那么反对党,反对领袖,则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含义。可是反对本身是中性,如果说有人杀人,我们不去反对,那么还正常么?还有人性么?

答案很明显。如革命,大家都知道革命是要死人的,可是它竟然能把这件隐含罪恶之事的词语合法化。这是把中性词语赋予正面含义(善)。同时,它也将一些本来是负面的词语(恶)变成了中性的含义,如阴暗面。它可以非法杀人,它可以毁天灭地,可是为了掩盖罪恶,它抛出来了一个“阴暗面”的词语,让人们忽略了罪恶本身,仅仅只是把它看成丑事,或者负面。俨然将罪恶掩盖,并赋予中性含义。

第一件事情与其说很残忍,可是还不够,而第二件事情彻底的在封闭环境下用反复高压熬出了迷魂汤。它的结果是,让人们重新建立起了阴性的“是非观”,将相对中的对立描绘成了绝对事物。如唯物论和唯心论,被赋予了绝对的概念,假如想要证明你是错的,不需要从科学上、是非上去衡量你,而只需要从哲学上去把你定性为唯心就可以了,甚至它只需要想反对你就够了。连三个代表思想都能证明量子力学的正确性,它还什么证明不出来呢?

阴阳反背的结果,就代表着毁灭。历史上,人心的下降,道德的放弃,都对应着大灾难和劫难,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来源于那个混淆是非,颠倒黑白的“新文化”。

阴阳反背的结果是,是非善恶都属于辩证,可是是非善恶属于阳,辩证法只属于阴。为了重新让阴阳和合,恢复圣道,必须将辩证法这一阴性相对赶出王室,打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重复王道!现在圣人在正法的含义是将阴阳反背重新正过来,让人们恢复最基本的是非观!恢复由来已久的圣道,恢复真善的王位。

请记得,我们说的善恶,并不代表事情本身,而是一种善恶之心。他是最普世的,超越了民族,文化,地域,时空。善恶并不是相对的,它更不属于辩证法的哲学概念。它是活生生离我们最近的心念,高和矮,从另一个角度看,矮就是高。可是善心用哪个角度去看,它都不是恶。矮的在更矮的面前它就是高,可是善心在更大的善心面前,小的善心难道会变成恶意么?这就是根本的不同。

沈倩说。克格勃在不断的审讯中,摸索出一套获取犯人“配合”的经验,这就是臭名昭著的“库尔斯基法”:
1.肉体刑讯,即酷刑和折磨,连续审讯不让睡眠最多连续达十昼夜;
2.化学刑讯,即以致幻的片剂、粉剂或注射滴剂来消弱、瓦解人的意志;
3.机械刑讯,即反复不断地向你宣读为你写下的“供词”,再让你重复这些内容,然后录取其中的有效成分作为你的“供词”;
4.政治刑讯,即威胁你的朋友亲属来辱骂你的政治理想,使你的信念崩溃;
5.心理刑讯,即制造和强化人的自我蔑视感,使之失去生活目标,从而产生自我解脱、自我忏悔、自我洗刷、自我鞭挞的行动。“
库尔斯基法”由于“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叶若夫曾得意地介绍经验:“要让受审人痛苦得生不如死,离目标就不远了。”还说:“令犯人自尊、信心丧失殆尽,便可如愿。

很久很久以前,天人道中有一神仙,叫蟾蜍仙,其形貌可不是人世间中的赖蛤蟆形状,那可是仙凤道骨,用人的话来形容,那可真称得上英俊潇洒,一表人才。有一次,王母娘娘开蟠桃会,邀请了各路神仙赴会,蟾蜍仙也在被邀之列。蟾蜍仙赴会时,在王母娘娘的花园里偶遇一仙女,动了凡心。出言不净,遭仙女呵斥并状告至王母娘娘处。王母娘娘见蟾蜍仙犯了天条,随手将嫦娥月宫中献来的月精盆抛向蟾蜍仙,罚其下凡界为蟾蜍,那月精盆化作一道精光射入蟾蜍仙体内,这月精盆乃是仙界中一件宝物,王母娘娘预知这月精盆在蟾蜍仙下凡界有用,令蟾蜍仙待磨难结束后,将月精盆完璧归赵,方可重新位列仙班。

这蟾蜍仙转生到人世后,为一赖蛤蟆形状,因其来自仙界,先天一点灵气未灭,受其本能使然,经多年苦练成蛤蟆精,练就了宝物七枚金钱,有使人生财转富的能力,它之所以能练就了具有聚集财富的七枚金钱,是因为它的元神体内藏有仙界宝物月精盆,它利用了部份月精盆的精华之气,才练就了这宝物七枚金钱,在地球上所有的蟾蜍中,它的本领最强,它就具有代表地球上所有蟾蜍的资格,也就是说,它是蟾蜍之王,简称蟾王。如果它的境况好,地球上所有蟾蜍的境况就会跟着好,如果,它的境况坏,地球上所有蟾蜍的境况就会跟着坏。这个宇宙中有一个天理,动物是不准修成神仙的,只有转生得人身,才有希望真正在正法门中修炼成神。

有一次,这蛤蟆精在使妖术害人时,被道家仙人刘海降服。历史上确实有位道家仙人叫刘海,为五代后梁陕西人,据道藏金莲正宗记云:刘海,"姓刘讳操,字宗成,号海蟾公,燕山人也。十六岁以明经擢甲科,迁至上相,平生好谈性命之说,受正阳子化度" 正阳子何许人也,乃是被称为吕祖的吕纯阳,八仙中的吕洞宾。刘海从吕洞宾那里学到了仙术,就具有了降妖除怪为民除害的本领,他降服了很多妖精,其中一个妖精就是这个蛤蟆精,刘海在降服蛤蟆精的过程中,毁掉了它的一条腿,所以,这个蛤蟆精就成了一只三条腿的赖蛤蟆形状。民间之所以传说,三条腿的赖蛤蟆难寻,就是因为这三条腿的赖蛤蟆是妖精,它的赖蛤蟆皮壳已非表面空间的这层分子所构成,是比表面空间的这层分子更微观的那层分子所构成,它可生活在人看不到的另外空间,普通人怎么能随便看到。更难寻到了。

这蛤蟆精见自己不是刘海的对手,就表示要改邪归正,跟随刘海,作一些善事,积一些功德。而刘海喜爱布施金钱给一些贫苦人,正好利用这只蟾蜍能使人生财转富的能力,这只蟾蜍跟随刘海后,当刘海要布施金钱给一些贫苦人时,就让这只蟾蜍变出一些财富给一些贫苦人,改善一下他们的处境,这样做,对这只蟾蜍以后转世为人有机会真正在正法门中修炼是有好处的。这只蟾蜍在跟随刘海作善事的过程中,只要世人诚心求这只蟾蜍给他(她)们送财,而他(她)们又有德与之交换,也就是说,拿德换钱,世人诚心求了这只蟾蜍后,对有些累世积攒的德多的人,有时是灵验的,可以发点小财,这是他们拿德交换得到的。但这样的事不能大规模的做,这只蟾蜍也不具备大规模做的能力,这样做了一些后,渐渐的名声在外,尤其是那些在世间小道中修练的风水师中传开了,认为金蟾有给人招财致富的能力。这样,通过许多风水师的口耳相传,文艺作品的渲染,从宋朝开始,在社会的一些人中,就流传开了在自家房屋或店面内外摆放金蟾可召财的故事 ,但直至清朝末年,民间以摆放金蟾来召财的人并不多,毕竟,金蟾召财的能力再大,也带有妖气,蟾蜍本身的形象就丑陋,一个三只脚的残疾蟾蜍的形象就更难看了,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华商中,用金蟾作为召财的信物才开始盛行起来,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前二年,更是达到颠峰。

再说那只金蟾的命运,前五百年,它凭自己的一点先天的灵气,修成了妖怪,逢五百年一劫,被刘海降服,为其所用,称为神兽,也积攒了一些功德。又过了五百年,此金蟾己有千年寿命,也是它应遭第二劫之时,一日,刘海对其说,你己有千年之寿,命该遭劫,此劫之大,我也无力保你逃过此劫,前日,师祖传旨,教我一个助你逃过此劫之法,你可愿意,那金蟾连称愿意,于是,刘海带那金蟾来到江苏杨州城外的一座阴气浓重的墓穴中,刘海告诉那金蟾,我施法,让你在此昏睡数百年,你就能逃过此劫,一旦醒来,自有生灵进入你这皮瓤,夺你之位,你的本命之神就能离体转投人胎,得人身真修大道,可得永年。说完,刘海朝那金蟾头部一点,那金蟾就双眼微闭,昏昏而睡。在这金蟾昏睡之期,宇宙中,人世间,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十九世纪开始,由于人类整体的道德下滑严重,在宇宙中一种旧的、邪的势力的安排下,几千年前,被正神打入下界的古蛇撒旦,是一个具有附体吸取被附体者能量且操控附体者思想的妖魔,它在另外空间的外形是一个大红龙。

宇宙间旧的势力为了毁灭人类需要安排一个集蠢、恶、坏、奸、丑、显示、妒忌于一身之最终人选。因此,必定要找一个最适合之灵体作为其附身之首选,找来找去,发现唐太宗时之恶人李元吉灭后,在无间地狱中妒忌之邪气还有一丝尚存,故引其窜入世间,导入阴气浓重之墓穴中。墓中早有一蟾蜍伏于其内,张嘴欲鸣之际,忽将这千年邪气吸入腹中,顿时蟾蜍之元灵被冲离体投生而去,而那千年邪气却成了蟾蜍之邪灵。几年后,蟾蜍寿终,已得蟾蜍之形的千年邪灵之气转生投人胎。不用说,那只蟾蜍就是在墓中昏睡数百年的那只金蟾,这只金蟾的元神乃是一英俊男人形像,它的元灵被冲离体投生而去后,带走了仙界宝物月精盆,带走了宝物七枚金钱,这蛤蟆精的皮壳就失去了招财进宝的能力,李元吉的元神在无间地狱经千年的磨灭解体后,已不具人形,残留的那一丝嫉恨之气,不能成为做人的元神生物之形状,所以,就夺去了蛤蟆精非表面空间的这层分子所构成皮壳,来做李元吉残留下的那一丝嫉恨之气在另外空间的存放之体,这叫做夺体成形,这样的事情,在宇宙的历史中,都是罕见的,当存放李元吉残留下的那一丝嫉恨之气的蛤蟆精的皮壳,转生到人世时,那个人的肉身形象就是存放了李元吉残留下的那一丝嫉恨之气的赖蛤蟆的形状。现代人的肉身中,一般会有主元神与副元神,这个转生者肉身中的主元神是赖蛤蟆的形状。

前面说过,夺体成形的蛤蟆精,在地球上所有的蟾蜍中,它的本领最强,它就具有代表地球上所有蟾蜍的资格,也就是说,它是蟾蜍之王,简称蟾王。如果它的境况好,地球上所有蟾蜍的境况就会跟着好,如果,它的境况坏,地球上所有蟾蜍的境况就会跟着坏。但是,当蛤蟆精本身的元神脱壳转生轮回时,己带走了能使招财进宝的能力。

从蛤蟆精的形成就注定了其做恶多端、毁灭人类道德升华的罪恶本性。在2000年9月其已恶贯满盈,罪业弥天,彻底被打入无间地狱了。现在世间上活动的,不过是个人皮,以及操纵它的烂鬼而已。古希腊的贤哲之人柏拉图说过:"看得见的是看不见的所投下的影子。"在历史上是被许多事实证明了的至理明言。

在生物界,癞蛤蟆也不是按照进化论的理论逐渐进化到现在这副模样的。2008年,伦敦大学学院古生物学家艾万斯和纽约石溪市石溪大学古生物学家克劳瑟等科学家宣布了他们的一个发现:距今六千五百万至七千万年前,地球上生活有一种体积最庞大、品质最恶劣,脾气最暴躁的蛙类动物,他们把这种庞大的两栖类动物称之为:"恶魔蟾蜍"。这种蟾蜍学名叫Beelzebufo ampinga,源自希腊文恶魔Beelzebub和拉丁文蟾蜍bufo,ampinga则是盾牌之意,因为它的身体部分结构如同盔甲一般坚不可摧。

恶魔蟾蜍长四十一公分,重约四点五公斤。其体格强壮,拥有非常宽的嘴,以及有力的下颚,食量不小,恶魔蟾蜍能吃掉蜥蜴、哺乳类动物与小青蛙,还可能吃掉刚孵化出来的小恐龙,科学家认为恶魔蟾蜍可能也长了角,对于"恶魔蟾蜍"而言,头上长角可以算是标准配备。他们的研究发现刊登在"国家科学院公报"上。

从上述的科学发现来看,远古以来,蟾蜍的祖先也就并非善类。按照宇宙中"善恶必报"的天理,这种生物是注定要灭绝的。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9-06 10:20

第二十七章

梦境里的沈倩美丽而圣洁。如手持甘露的观音。她说话的声音,温柔慈悲立体弥漫。

你现在贯穿起我给你讲的所有话语段落,就看到了我所经历的立体展现。在“从名誉上搞臭、从经济上截断、从肉体上消灭”的狂妄指令覆盖之下,“打死白打死,打死算自杀”,“不查身源直接火化”,姜增已然是恐怖的魔王。

还有,在二000年年底之前,有近千万人次去J城。大多数被失踪,秘密转移。

在肉体死亡、职场死亡与心灵死亡如影随形下,我和我们的处境,可想而知。

一滴滴晶莹的泪珠,从沈倩两眼顺脸庞滑下。你还能看见我,你也感觉到了我的九死一生。

我的眼睛也湿润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中华文化穿越三千年历史烟尘的庄严提醒。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荡》。《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语言艺术的典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靡”的意思是无;“初”的意思是始;“鲜”的意思是少;“克”的意思是能。

一以贯之,是一种态度;持之以恒,是一种能力;善始善终,是一种责任;金声玉振,是一种境界。

「这是一年的早春,很冷。那天突然有丝丝暖风吹来。由于一些原因,(女子监狱的)看守打开了所有囚室的门。阳台上有栅栏,女囚犯们都站到了阳台上。远处的山顶上覆盖着白雪,有早春的花儿初绽。

一位修炼者开始自发地轻轻哼唱,唱的是「为你而来」,其他修炼者一起跟唱……知道主要歌词后,其他的囚犯(非修炼者)也跟着唱了起来:「跨越千山万水,我一次又一次为你而来,我为你而来……我因为爱你而来……」

他们开始哭泣,然后每一个人都哭了。 7个囚室的所有犯人都哭了。

看守开始说:「好了,好了,回到里面去。」每个人都回去了,看守锁上了铁门,再也没有打开。

华盛顿DC,美国国会听证会的大楼外,初秋的傍晚,阳光依然明媚。倚着高出地面的一块草坪的侧墙,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点燃一根烟,他有时低头,有时眼神投向远方,眼中依稀有泪光闪烁。

他说:「我深深地感动,这是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歌声中,你嗅到喜马拉雅山的气息、海洋、空气、整个世界……」

葛特曼回忆,这是2008年7月一天的凌晨两点,逃难到泰国的长春修炼者(沈倩的同门)在曼谷给他讲述的一段亲身经历。

[新闻报道]
男声:2012年,随着前大连市长薄熙来妻子谷开来故意杀人案的不断深入。“大连”这座城市的名字频频出现在全球各大媒体中。 许多鲜为人知的种种黑幕被揭开。
[哈根斯工厂原址]
男声:这是大连高新园区七贤岭产业化基地高能街27号。1999年,由市长薄熙来批准,德国人冯-哈根斯在这里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人体标本生产基地,〝冯.哈根斯生物塑化有限公司〞,占地近三万平方米,主要从事尸体标本的制作和贩卖。
[隋鸿锦及公司的图片及尸体展]
男声:该公司经理大连医科大学教师隋鸿锦从哈根斯公司辞职后,于2004年成立了大连第二家尸体加工厂, “大连鸿峰生物有限公司”,该公司位于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广源街。短短几年的时间,隋鸿锦从教师变成了一个拥有三家公司的亿万富商。
[德国《明镜周刊》]
男声:2004年,德国《明镜周刊》发表一篇题为《与死亡交易》的报道。该德国记者通过现场调查指证:截至2003年11月,大连哈根斯尸体工厂就库存了647个已完工的尸体标本。从2001年11月到2002年1月,两个月的时间,共有“160具全尸”进入公司仓库。这些尸体全部标明来自“中国国内”。

男声:据一位曾在尸体加工厂工作的李先生证实
[尸体工厂前工作人员李先生采访]
“我跟你说,这个工厂就是薄熙来媳妇(谷开来)的”
“薄熙来一抓起来,它就关门了”
“一进来,进来来四、五个(辆),那里边拉的都是尸体,都是用塑料袋装着”
“我在这里上班一年半”
“我负责是肝脏那一块组装,我敢对这个事作证。〞

男声:那么如此大量的尸体来自哪里?
[尸体展中的孕妇照片,放大]
男声:在尸体展中,有一具年轻的孕妇和其腹中已成形的胎儿,试想哪个家属会捐赠自己的妻子和未出生孩子的身体呢?那么这些无声的人,他们是谁?
[医院里忙碌的医生,移植手术台]
男声:就在大连尸体加工厂生意兴隆的2001-2007年间,还有一个巨大的谜团,令整个医学界为之费解和震惊。
[镜头:忙碌的人群。器官移植,医院手术台]
男声:“器官移植”医学技术的发展,缓解了病人的痛苦,延续了人的生命。但是“器官移植”有极为苛刻的条件。病人只能接受血型和组织型与自己相匹配的健康人体器官。在非亲属的人群中,这种匹配的机会只有6.5%。而且移植过程中,器官的缺血时间必须非常短,也就是说健康器官离开人体之后,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移植手术(字幕标出:肾脏:12~24小时,肝脏:12小时,而心脏:4~6个小时)。显而易见,等到一个合适的健康器官的几率是相当低的。
[美国医院,数据分析]
男声:美国是器官移植第一大国,拥有全国性的器官捐献者数据库和等待者数据库。约八千万人的志愿人群同意死后捐献器官。与此同时,亲属间捐献器官的数量也很大。即使如此,美国政府2003年官方报告中指出,器官移植的平均等待时间:心脏:230天;肝脏:796天;肾脏:1121天。

[网易网页]
男声:在中国,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极少人愿意死后捐献器官或者尸体。大陆互联网门户网站《网易》数据显示,每百万人中仅0.03人捐献器官。在1999年以前,中国器官移植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然而1999年后,在中国的医院里,却出现完全违背器官移植医学规律的现象。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报纸]
男声:2006年5月24号,大连《半岛晨报》报道,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一患者住院3天便做了肝脏移植手术,另一位59岁的林姓患者住院10天后,便有了合适的肝脏供体。
[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
男声:2006年8月4号,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在它的官网报道。山东新泰市32岁的史某,从入院到手术,前后不到10天。
[《大连晚报》]
男声:2006 年12月30号《大连晚报》报道,新华医院12月29号,两个小时内实施三例肾脏移植手术。
[新华医院,报纸]
男声:从大连友谊医院的器官移植大事记中,可以看到该院自2000年后器官移植数量的迅猛增加,2002年2月1号14小时内完成一例肝移植、四例肾移植。
男声:在器官供体奇缺的中国,器官移植匹配的速度却异常惊人。
[数据分析]
男声:根据中国官方医疗器官移植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在1994—1999年,大约进行了18500个大器官移植。而在2000—2005 年,进行了6万个大器官移植。那么,这猛增的4万多个器官,供体源自何处?中共官方称,器官来自死刑犯。据大赦国际的纪录,这期间,中国大陆死刑犯的处决数量不到1万人。即使这不足一万人的器官都可以使用,那么剩余的3万多器官供体来自哪里?
男声:从尸体来源不明,到器官移植的蘑菇云,都直指一个事实:一场发生在大连乃至全国,对健康人群的按需谋杀,曾经发生并一直在进行。
男声:那么这个群体是什么人?
[匆忙的人群]

半岛晨报2004年10月11日的新闻报道《滨城海域海水反复泛红》
晨报讯 (记者万伟范佳德)近几天,不断有读者向本报反映,大连附近海域的海水泛红,反映的地点包括海之韵、北大桥、付家庄、星海湾等处海域。海水泛红时有反复,而且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
前天,在星海湾百年城雕附近海域出现海水泛红现象,持续时间约一个小时,有人称是附近施工所致。昨天,在星海公园西门前海域又出现同样现象,持续时间一个小时左右,时有反复。
读者王先生每天都到北大桥浴场游泳,他说从10月7日开始海水变得发红,让人不敢下海。王先生说,刚开始他们怀疑海水发红是赤潮,但许多见过赤潮的人说海水红的颜色和类型与赤潮明显不同。
王先生还说:“今年海里的海蜇也比往年多很多,已经六七年没见过这么多海蜇了,10平方米的范围有七八个。”而且下午三四点钟人少的时候,海蜇竟然“抢滩登陆”。

最近几年,大连海域的海水经常毫无规律的发红,发浑,当地媒体作过报道,但是当局一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更不去调查事发原因。明慧网7月11日刊登了一份资料,资料来自曾在哈根斯大连尸体加工厂工作过的大陆人士。这位人士揭露了大连海水发红的原因是中共和哈根斯 互相勾结,大发死人财,哈根斯的大连尸体加工厂的尸体大量来自不明尸体,泡尸体的福尔马林液体源源不断的全部排入了大连高新技术园区前面的大海里。他说:“这些年排入大海里的福尔马林有多少?已经无法估量了。”

大连尸体工厂老巢着火 网传连央视都不能现场采访
大连高新园区大厦突发大火 人员伤亡不明
阿波罗新闻网 2022-08-23 讯 大连高新园区大厦突发大火人员伤亡不明 今日13时50分左右,大连高新园区华信培训大厦在建高层发生火灾,目击者称起火点位于大厦东侧二层。火焰曾蔓延至楼顶,15时30分左右火势得到控,消防员进入大厦救援。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中新网大连8月23日电(宋太盛董永君)23日13时50分左右,辽宁省大连市高新园区华信培训大厦在建高层发生火灾。截至目前,官方尚未对外发布人员伤亡报告。
发生火灾的地点位于大连高新园区广贤路和黄浦路交叉口的华信培训大厦,是高新园区软件企业比较密集的地区。该大厦近20层高,西侧和南侧已峻工并投入使用,部分企业和培训机构已有人员入驻,一些餐饮服务机构正在陆续入驻。
据现场目击者介绍,起火点位于该大厦东侧二层,是一家正在装修的酒店。起火后,火势顺着楼体正在装修的外墙隔热板迅速向楼顶蔓延。十余分钟后,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开始扑救。但由于消防车的高压水枪只能到达楼层8层以下的位置,火势继续向楼顶蔓延。
记者到达现场时,在距离着火点一公里处就闻到刺鼻的烧灼气味,明火已爬行至12层左右的位置。大连市各区近30辆消防车赶到现场增援,增援的消防车高压水枪射程较远,逐步控制火势。
14时45分,火焰已蔓延至楼顶,同时向已投入使用的西侧蔓延,但火势明显减弱。15时30分左右,火势得到控,消防官兵进入大厦,开始进一步扑救和救援。现场人员伤亡情况和火灾原因正在调查中。

8月18日,大连市高新园区七贤岭产业化基地高能街27号,两栋看上去毫不起眼的厂房,被疯长的杂草包围。原主人已经离去,到处都一片狼藉,大门上贴着“2012年2月29日封”的封条。不久后这两栋房子就将被拆迁,不留一丝痕迹。而在几年前,这里还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尸体工厂”―――冯-哈根斯生物塑化(大连)有限公司。尸体被运到这里,经过一系列的“塑化”处理,成为可以长久保存的人体标本,在20多个国家展出,近2000万人参观。(南方都市报)

20世纪60年代初期,鄂华先生的反法西斯主义名篇《刺花的灯罩》问世,给一两代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作品中女主人公海林格夫人是一个穷凶极恶的纳粹女战犯。她为了获得人皮做艺术品,竟惨无人道地注射毒药杀害了无数的青年战俘。这个故事其实确有其事,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海林格夫人的生活原型名叫伊尔丝-科赫。
作为布亨瓦尔特集中营的头号女战犯,身高马大的伊尔丝-科赫,站立在达豪集中营旧址举行的布亨瓦尔特集中营审判案的被告席上。人们,包括审判席的法官惊奇地发现,在纳粹战犯中又出现了一个美女。她不但具有德国美女应具有的一切,而且还十分强健,像一名久经锻炼的健美女运动员。只是,如果近距离地盯着她,会发现她的两颊已开始略略发胖,眼角已出现了浅浅的鱼尾纹。不过无关宏旨,说什么她也够得上半老徐娘。她今年毕竟已然39岁,早已不算年轻姑娘了。
与其他被告不同的是,人们指控她的主要罪证,不是哪一类凶器,也不是杀人的数字统计,而是堆成一个小丘似的精美艺术品:有钱包,有书籍的封套,有灯罩,有票夹,有手套,有画面……所有这些艺术品的质地均属上乘,光滑细腻,富有弹性,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这些艺术品引起听众的很大兴趣,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名贵材料呢?开庭以后,大家听到科赫夫人的供词,不禁大吃一惊。那材料竟是人皮,一张张从尚未完全断气的活人身上硬剥下来的人皮。而亲手将那些悲惨的青年男女杀死并剥下人皮的残酷杀手,不是旁人,就是美貌的科赫夫人,一个货真价实的女战犯。

科赫夫人难道自幼就是一个女魔吗?当然不是,她本是一个德国工长的女儿,性格豪放,热爱自然,兴趣广泛,待人热情,整天跳呀唱呀,好像从不感到疲倦。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他父亲失掉了工作岗位,母亲的女红也日益失去销路。她不得不放弃当运动员的理想,去当一名伺候重危病人的护理员,虽然工作又脏又累,总可以帮助父母养家糊口。可就连这样的日子也维持不了几天,她被解雇了。伊尔丝姑娘沉默了,从天而降的苦难究竟是谁造成的,她真想咬他一口。后来她听到一种宣传:灾难是万恶的犹太人和布尔什维克带来的,只要把这两种人消灭光,德国马上就会有工作、有面包、有前途。她听得十分入耳,不由自主地跟那些人一块大干起来。开始打骂犹太人,还觉得心软手不狠,可在战友的带动、督促下,她也就进入了情况。
后来,她遇到了一个名叫汉斯?科赫的战友,他是一个极端狂热的纳粹党员。
在布亨瓦尔特集中营,资格老一些的囚犯都知道伊尔丝的诨号:"布亨瓦尔特的娼妇"。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一个追捕纳粹逃犯的高潮在全球兴起,大屠杀的主要刽子手艾希曼,纵有三头六臂也难免落入法网。杀人医生门格尔在正义力量缉捕下,有如没头苍蝇,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伊尔丝闻知,实感万箭穿心,精神支柱开始崩溃,一心只求早早同15年前死去的夫君在阴曹地府相聚。
  
一个秋雨连绵之夜,她写完给乌伟和其他子女的遗书,悄悄地用皮带做成一个绞索悬在房梁之上,又搬来凳子,站在上面。人到死时真想活,她几次把脖子伸近绞索,又不甘心地钻出来。忽然,她眼前一亮,仿佛出现了数百个身刺花纹的小伙子。他们揪她的头发,朝她脸上啐吐沫,骂她是"阴险狠毒的荡妇","杀人不见血的恶魔",并向她索命。太可怕了,她不得不再次钻入绞索中,极不情愿地用力蹬倒了凳子。此时是1961年9月7日后半夜。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Re: 天 使 之 痕

帖子刀锋非刃 » 2022-09-06 18:25

第二十八章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杨东猛然惊醒,对我说,昨晚梦里见到沈倩了,好像一直在给我们两个讲述她的传奇故事。

我对他一笑。真的吗?怎么会?呵。

杨东摸摸自己的头,有些不好意思。说,你昨晚回来的太迟。我们的事情已经办完。今天去看草原,我们几个好好陪你散散心。

(歌词)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人们都把它向往 /那里四季常青 /那里鸟语花香 /那里没有痛苦那里没有忧伤 /它的名字叫香巴拉 /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啊香巴拉并不遥远 /它就是我们我们的家乡

这是一个灵魂宁静的居所,没有喧嚣,没有污染,没有欺诈,一切如同混沌之初。广袤的草原延伸至山坡,尽头伸向天际。远山上的帐篷顶冒出炊烟,雪白的羊群在草坡上蠕动;勤劳的妇女在汲水,在挤奶,在放牧,在煮茶;雄鹰般的汉子在策马奔驰,在高唱赞歌,在大块吃肉,在大碗喝酒。一切都是这样的粗犷与古朴,与远古的游牧先民没有两样。

自古深山藏古寺,在甘南的崇山峻岭间、湖泊河流旁,隐藏着众多神秘的藏传佛教寺院。甘南包容了藏传佛教各门派的寺院,派别最全,高僧云集。寺院的金顶熠熠生辉,僧侣的长号响彻山谷;煨桑铺就了五彩的云路,净化着俗世的心灵。这里与极乐世界仿佛只有一步之遥。那六字真言写在粗大的经轮上,写在猎猎飞扬的经幡上,写在藏族人民沧桑的脸上,也写在手中循环的念珠上。夏河拉卜楞寺是甘青川安多藏区最大的佛教圣地。近三百年的历史造就了它藏传佛教学府地位,是全国最大、藏经最多的寺院,成为著名的“第二卫藏”。红墙金瓦、肃穆典雅的各类建筑,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面积之大竟是西海塔尔寺的两倍之多。龙凤两山之间,金盆养鱼之地,拉卜楞寺遥望桑科草原,僧侣们俯视大夏河水,虔心研习佛经,显宗密宗兼修,该寺统辖的八大教区、108属寺。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条神圣的路,神秘而诱人。湛蓝的天空,博大的牧场,成群的牛羊,俊秀的山峦,还有那神秘肃穆的佛教寺院,虔诚纯朴的藏族百姓,传统浓郁的藏族风情,一种纯净原始的生态环境,一种亘古未变的民族文化。这一切,会让你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
 
通往甘南草原的路,是一条朝圣的路,苍茫而高远。虔诚的信徒们背负行囊,从数十里、数百里乃至数千里之外赶来,一步一磕头,生生死死,初衷不改。额头渗透着殷殷鲜血,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芒。这是一条通往天堂之路。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他们那样,对幸福的向往如此真挚,对信念的恪守如此真诚。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这条路上始终跋涉着朝圣者,他们用身体丈量着天堂之路的里程。在这条路上,匍匐过无数善良的灵魂。
  
还有美好的事物,就是甘南草原上生长着一种草,叫马兰草,马兰花草的生命力很强,能在各种环境里生存,这也是它能在这个海拔高于4000米的高原上得以生存的原因,这也是它的高度所在,马兰花遍布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满山的马兰花,紫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充斥着整个草原,我觉得好象突然坠入梦境,诗意的草原,温暖的阳光,构成一样意境;“面朝草原,马兰花开”。草原是绿色的沸腾的海洋,草原上充满美丽的东西,甘南大地,这片土地不需要苏醒,因为它已经完成了自己。
    
进入夏季合作境内,油菜花的金黄与青稞田的嫩绿相间隔,大地象打泼了的调色板。玛曲附近,阿玛尼卿雪线下,无边的草原开满鲜花,牛羊象珍珠洒在草原间。有黄河第一湾,摄影天堂郎木寺,黄教第一寺拉楞寺。浓郁的藏族风情和宗教色彩。参加了插箭节、耍坝子、赛马节等节庆,在草原上和当地妇女跳了锅庄,看到了不少剪羊毛等浓郁的生活场景。尤其一个叫阿万仓的偏僻小镇上康巴汉子的剽悍俊朗和类似美国西部的野性气息让人难忘。
    
草原上的帐棚也很有特色,是那种四角带着蓝色花边的白帐棚,很美。“那种四角带着蓝色花边的白帐棚”是被当地称之为“浪人”的临时住所。“浪人”多为给自己放假的藏牧民。也有旅游者。

车载音响里的歌声:羊羔花盛开的草原 /是我出生的地方 /妈妈温暖的羊皮袄 /夜夜覆盖着我的梦 /喝一碗奶茶 /滚烫的象妈妈的话 /多少年在陪伴着我的旅途 /遥望白云深处的帐蓬 /搭在我的心里帐蓬前 /妈妈望穿的岁月
    
是你用你眼中掠过的沧桑 /射穿我心最柔软的地方 /让我感受到热 感受乱感受慌 /以为找到一个可以依靠的胸膛 /然后你开始那不羁的流浪 /带着我游牧生命天堂 /从此我懂得悲伤 /懂得恨和原谅 懂得了想念总在 醉过后滋长 /我不能控制自己去追寻你 /就象那辽阔草原脱缰的马蹄 /只要能偎在你怀里
哪怕冰天雪地 /前面路千里万里
情愿把所有都放弃 /也要狂奔向你 /有了你 就有我的传奇
 
在拉卜楞寺。导游喇嘛告诉大家,寺院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但两座敬奉弥勒佛的大殿——大金瓦殿和西后殿却完好无损。这种劫中无恙的神奇立即引起了我和杨东的兴趣。
  
我们先去了大金瓦殿。导游喇嘛指着正殿上那尊高10米的鎏金佛像说:“这是弥勒佛、也称‘未来佛’,佛像是二世寺主特邀尼泊尔工匠铸造的。这尊弥勒佛像手拿着‘法輪’,表示‘未来佛’将带着‘法輪’和八大金刚下世度人。”然后导游指着大佛前下方的小佛像说:“这是释迦牟尼佛、也称‘现在佛’,他和‘未来佛’一前一后下世拯救苍生。”导游特别强调说:“释迦牟尼佛只能度他的弟子,他在圆寂时告诉他的弟子说未来的人类将由未来弥勒佛下世救度,弥勒佛是宇宙中神通最为广大的佛、是宇宙众生唯一的拯救者。”
  
之后,我们随导游到了大经堂旁的西后殿。一尊高大的佛像使我肃然起敬。导游说:“这尊佛与大金瓦殿的佛是同一弥勒,不同的是这尊佛像呈半蹲半起的姿势,表示未来佛将起身来到人间普度众生!”我告诉他:“弥勒佛已到人间!”他会心的向我一笑!
  
当我再看大金瓦殿的‘未来佛’和‘现在佛’一高一低、一大一小时,蓦的悟到这不正是以释迦牟尼佛作为参照来烘托弥勒佛——轉輪聖王的层次之高、法力之大吗?

杨东对我说,“你知道拉卜楞寺的汉语意思叫‘吉祥旋寺’吗?”
我说:“这尊弥勒佛像的手势,导游喇嘛说是在向人世间转动‘法輪’,我很快联想到‘吉祥旋’这个寺名不就是告诉人们法輪轉动呈吉祥吗?所以拉卜楞寺深藏天机啊!”

杨东点了点头。

肖雪和薛丽在旁边静静的听着。肃穆。虔诚。

离开寺院。杨东催着我们说,上车赶路,我们要去西海,留宿在黑马河镇的加州旅馆。看海上日出。

你在彼岸,我在你眼里的另一端,中间流淌着,溪水般的波澜。
河的两边,盘踞着千年渡口,渡口的上面,刻着无悔的岁月。
  
我从悠长的岁月里,一路寻来,你不知道,我在寻找现在。
黙然的抚摩往事沧桑,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心碎!
停顿了脚步,将往事整理于心中……
  
蓦然,你温上一壶清酒,微醺,让体内红色的欲望悄然滋长。
让流星呼啸着,坠入我的倒影,不再离开。
千里烟波在思绪之外,回顾往事在诗意之砦。
  
你在哪里?在风的尽头?在时间的深处?在心的远方?
我眨了眨眼睛,看见了你,你在彼岸!
  
用绝世的风姿变做一种妩媚,用辗转的神色雕塑成一种完美。
或近,温暖;或远,思念;或轻,纠结;或重,缠绵。
背一把金色小箭,在尘寰之上,独舞。
张弓,是美;弯弓,是媚!
  
目光的焦点划过你额头浅浅的两道弧线。
浮动的鱼尾纹在你明眸的两端隐约。
伸出手指,翻转岁月玲珑的舌尖。
用唇息,琢磨和你相关的每一个短暂或永恒的片段。
  
如果人与人之间注定逃不开河流的阻隔,我愿意与凝望你在余辉日暮。
如果我飘泊的眼光注定逃不开这唯一的渡口,
我也愿意用尽一生,只为渡你一人,等你上岸!


附外媒報導两则:(二0一六年六月)
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網站六月十五日報導,六月十三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決議,譴責中共強摘器官。眾議院343號決議呼籲美國國務院對在中國“由國家批准的,從非自願的良心犯身上摘取器官”行徑進行更詳盡的分析。決議還要求美國國務院,就禁止向任何參與強摘器官的人發放簽證的法律實施情況提交報告。
【明慧网二零一六年六月二十四日】 六月二十二日,加拿大前亞太司司長大衛-喬高(David Kilgour)、人權律師大衛-麥塔斯(David Matas)和資深調查記者伊森-葛特曼(Ethan Gutmann)聯合發佈了中共強摘人體器官的最新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中共強摘法輪功學員等良心犯器官數量驚人。報告發佈後,很快引發國際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

(二0一六年九月六日完稿)

特此注明:小说所有素材均来自网络搜索。无法一一标注出处。感谢所有原创作者们的精华思想,让我们共同分享!祝好运!

刀锋非刃
知春会员
知春会员
 
帖子: 160
注册: 2022-11-05 16:26
手頭現金: 397.00
 

上一页

回到 小说

在线用户

正在浏览此版面的用户:没有注册用户 和 6 位游客

cron